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3)

2017-01-15 12:40谢婧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课堂应用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

谢婧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和执行,社会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被社会所淘汰,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老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转而采用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变得更高。基于上述原因,趣味教学法就应运而生,通过使用趣味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高涨,提高课堂有效性。本文就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能促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趣味性教学被运用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死板、单一,缺乏有效的创新,对学生仍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同时教师为了追究进度,不管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已经掌握,就开始下一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不深[1]。这样的教学已经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使学生逐渐的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学生负担过于重

当前小学生学习压力丝毫不比初中、高中少。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的负担沉重,每天做作业就要做很久。同时,家长为了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给学生报名各种培训班,导致学生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应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公正、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对教师倾诉,使教师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有效的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用语言烘托出有趣的课堂氛围

语言的作用有时候是不可想象的,轻松愉快的语言可以使人产生高兴的心情,而冷漠的语言就会让人产生厌恶感,在小学阶段,学生正是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的时候,若是在这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常常能引入一些小故事,用语言给学生描绘出一副不同的世界,想必定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也便能吸引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了[3]。在新课的开始,学生总是会充满一点好奇,因此,老师引入新课的用语就显得很重要了,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利用学生的好奇来吸引她们上课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语言了。老师可以引用一些小故事或者是生活小常识又或是谜语与所讲的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做到一个良好的开端。

例如,在学习算数的时候,我用了一个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小猴子在自己居住的后山上自由的玩耍,到了中午的时候,玩得累了,也很饿了,便爬上了一棵桃树上,由于自己特别饿,一下子吃了三个桃子,想到家里的妹妹,又摘了五个桃子准备带给妹妹,问小猴子一共摘了几个桃子呀?”这样把学生带到猴子的世界,让他们自己感受算数的魅力。

3、合理利用游戏教学方式

游戏是新课标实施后,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方式,尤其针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游戏化教学不仅有趣而且效果十分显著,是最自然有效的教学手段。游戏既是劳动,也是学习,而且在生活中游戏无处不在。在游戏中,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而且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游戏也可以将知识简单化、生活化,学生更容易接受[4]。同时游戏也能够体现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形象化。比如,我组织学生测量自己的影子,测量工具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时根据生活常识学生会选择尺子、绳子等,无论哪一种方式,我都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再从中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类似的教学游戏有很多,重要的是要贴近生活,而且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游戏,让学生将物品进行分类,学习购物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乘除运算的理解和学习,这种游戏化的方式使数学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

4、课后作业的趣味化

课后的习题,是用来巩固学习的知识,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沦入到了题海中,学生的一味计算,毫无兴趣可言,取得的成绩也不甚理想,久而久之,学生就厌倦了一味重复的计算,继而厌倦学习。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出现,不得不改变的就是题海战术化的计算,例如,让题型多样化,形式灵活,避免重复题型的出现,又如增加一些智力游戏,联系一下生活,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们当前的教育阶段,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提高趣味性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4]。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采取科学、可行的教学策略来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谌伦惠.试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06):78-79

[2] 阳云秀.趣味性教學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28):99-100

[3] 马洪伟.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15-116

[4] 杨珂.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31):151-152

猜你喜欢
课堂应用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