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2017-01-15 12:40赵敏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探讨教学设计

赵敏

摘要:語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探讨

一、探讨途径

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跟踪调查,对典型语文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对遇到问题的反复实践探究以及大量相关的理论学习、培训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理性地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让教师在课堂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更加会学、善学、乐学,学得深入、有效,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富有实效、高效与长效。

二、探讨的目的

我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的潜力,挖掘语文教学本身具有的创新的活力,从而达到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教学评价”为手段,并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极大地调动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课堂面貌得以改观,促进和改善师生教与学的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三、探讨的内容

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手段、方法的计谋性思考又是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具有三个特征:1.对教学目标的清晰意识和努力意向;2.对有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一般方法的掌握和设想;3.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和创造。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熟知并践行“有效使用教学资源策略”、“有效备课策略”、“有效上课策略”、“有效管理策略”、“有效评价策略”等行为方式。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四、实施情况:

(一)加大专题理论学习的力度。

在专题理论学习上,提倡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不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形式有名家思想荟萃、教科研问题会诊、课程理论讲座、示范课录像观摩等,以此来进一步保证教师理论学习的时间,拓展教师理论学习的空间。

(二)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

如果说教师是承担课题研究的主体,学生是衡量课题研究的标尺,那么课堂便是教学设计研究的主阵地。教学实际的研究也只有落实于课堂,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学生,研究成果也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1.严格备课环节。认真备课是上好课、开展研究的前提。平时我们严格执行"一课一案"。在备课中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和要求,统一讲评和考核。各备课组利用每周一的集体活动时间,讨论分析教材、教法,确定上课教师,集思广益,提高备课质量。

2.课堂教学。骨干教师很早便提出"立足课堂搞研究,搞好研究为课堂"的口号,号召全体语文教师平时就把每堂课当成研究课来上,做到"心中有课,课课有研究"。

3.相互听课。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每月至少相互听课3节以上,每听一节课做到及时:听前及时熟悉教材,听中及时笔记和评点,听后与任课教师及时交流心得。听课最多者每学期达60余节。

4.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一次课堂教学大赛。通过课堂大比武,提高了老师上课水平,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

5.重视每周的"上课→说课→评课→结课"的"一条龙"教研活动。在总结、交流、深化研究中,探讨模式的可行性,共同修改研究的内容。

五、取得的成果

两年多来,我带领语文教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构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两年的探讨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及小学低年级阅读课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读精讲,深入理解→总结全文,诵读欣赏→学习字词,强化练习。

(二)教学设计的探讨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三)改造了课堂。

首先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定位,从传统的一言堂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着、激励着,唤醒者,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改变学生整体上对语文学习的应付态度,让语文课堂焕发出其应有的光彩。实验校学生参加全县统一检测,实验班的语文成绩均名列前茅。

(四)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制订新评价标准以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原则、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制订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使广大教师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自我反馈,自我调控,不断改进教学。通过自评,不少教师在教育观念和具体操作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又能提升评价的正确度和积极影响。

(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了学生语文能力。

实验校的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健康地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了充分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较大提高,儿童言语表达和习作能力等方面,特别突出。在课题研究的班级中,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着教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课外阅读量人均达10本,古诗词积累人均达70首之多。

总之,两年来,两校高度重视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真正把这项工作放在了工作的首位,教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教学设计的探讨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锻炼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相关的课程理念被我们所接受,并尝试着融入了实际教学中;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明显提高,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共同的享受……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探讨教学设计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