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7-01-15 12:40何振华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岗位能力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高职院校中对各个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护理专业为向医疗领域输送护理人员的专业,学科知识专业性较强,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岗位能力。因此,探索护理专业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寻找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模式;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岗位能力

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医疗领域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应遵循市场导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目标导向性原则,以更好的解决高等护理教育发展与医疗领域护理人才需求的矛盾。精细化管理模式现阶段多被用于企业管理和医疗领域护理管理中,实践证实应用效果良好。但对于该种管理模式是否可以用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尚存在争议。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由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在上个世纪初提出。早期认为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的一种更高质量的管理模式,随着实践应用的广泛开展,现阶段对其概念和内涵有了明确定义,是指管理过程中对管理对象进行精心安排和组织,实行规范化、专业化、严格化管理,并认为其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2.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1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者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求学过程中,辅导员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学校管理者。因此,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应由辅导员负责,针对学科特点制定管理计划。对学生实施精细化管理前,辅导员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短期管理计划(管理周期为1个月)和长期管理计划(管理周期为3个月)。长期管理计划根据学生在校学习过程制定,以保障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2.2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本文共从管理内容精细化整理、精细化管理制度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法运用和对学生的精细化评价四个方面阐述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内容精细化整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管理主要为对学生学习情况、思想道德、行为的管理。辅导员进行事先调查,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化和整理,更加全面的掌握管理内容之后开展管理工作。

精细化管理制度制定:制度是规范行为的有效工具。对学生实施精细化管理也需要有制度依托。辅导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征制定针对性精细化管理制度。按照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进而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开展,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精细化管理方法运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要运用精细化的学生管理方法。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下,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以粗放式管理为主,即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需按照辅导员的要求对自身的学习、思想以及行为进行规范。长期实践发现,该种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较被动,对学生的管理效果不佳。而精细化学生管理方法主要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并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掌握支持[2]。此外,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还应结合学生的发展变化,对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对学生的精细化评价: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分阶段性对学生实施精细化评价,争取能够及时发现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及时采取解决方案,以免整体管理效果受到影响。

3.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中工作的应用效果

通过实践发现,精细化管理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点作用:(1)精细化管理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内容繁琐、工作量大的特点,辅导员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将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划分,明确管理重点和次重点,从而科学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减少管理失误的发生[3]。(2)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细化管理模式下,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更加密切。通过事先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采取个性化管理措施,使学生从接受被动管理转变为进行主动自我管理,有利于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效果[4]。(3)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能够明显提高管理效率。由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较多,辅导员精力有限,因此传统管理模式下多存在管理漏洞[5]。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条理的实施,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4.总结

总结全文得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划分,有条理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对于管理者而言,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管理效果,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值得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管理人员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邹金梅,曾晓奇,孙天聪,等.追踪方法学在高职护理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47-49.

[2] 黄刚.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0):8-10.

[3] 王佩,杨文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5):76-77.

[4] 杨真.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3):168-169.

[5] 张丽君,陈细瑜,黄秋慧,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7):491-492.

作者简介:何振华(1966—),男,汉,湖南永州人,本科學历。

猜你喜欢
岗位能力学生管理工作
基于建筑设备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个基本着力点探讨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个基本着力点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实践教学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