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术治疗60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7-01-16 02:12任东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8期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镜入路

任东伟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200)

显微手术治疗60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任东伟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200)

目的 研究显微手术治疗60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其中50例采取肿瘤全切处理,10例进行次全切。45例进行扩大额下入路,15例进行单纯的额下入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率为83.3%,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中45例视力恢复,10例视力无改变,3例视力有所下降,2例出现尿崩,但经过术后治疗后得到恢复。所有患者的视力及身体情况与术前相比,明显得到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较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在采取手术时,要注意选择手术入路及熟悉鞍结节区的局部解剖。

显微手术;鞍结节脑膜瘤;临床疗效

Stewart曾于1899年首次提出鞍结节脑膜瘤,1929年Bushing 等又再次对此概念进行规范[1]。它包括了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及蝶骨平台的脑膜瘤,是来源于颅底与鞍区移行区的脑膜瘤的统称。目前,对鞍结节脑膜瘤病因的研究尚未完全清楚。有人曾提出内环境改变及基因变异的说法。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已证实脑膜瘤患者的22对染色体常常会缺失一个基因片段[2]。一般在病发的前期,由于肿瘤的体积较小,不会出现明显的表现。但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对视神经的压迫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患者的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鞍结节处特殊的解剖构造,脑膜瘤的血管较为丰富,加上肿瘤较大,与视神经及颅内动脉紧密粘连,因此手术难度不小。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为了研究显微手术治疗60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现从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其中50例采取肿瘤全切处理,10例进行次全切。45例进行扩大额下入路,15例进行单纯的额下入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其中50例采取肿瘤全切处理,10例进行次全切。45例进行扩大额下入路,15例进行单纯的额下入路。本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3.5 ±8.45)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1.2±0.8)年;所有患者均有视力下降,一侧失明4例,双侧失明1例。经影像学检查,CT显示40例为等密度,20例为高密度,15例患者的鞍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MRI显示,病灶一般呈现T1、T2信号。肿瘤的大小:<2 cm 25例;2~4 cm 30例;4~6 cm 5例,平均直径为3.5 cm。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其中50例采取肿瘤全切处理,10例进行次全切。45例进行扩大额下入路,15例进行单纯的额下入路。首先,患者经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后,继续静脉滴注甘露醇。在显微镜的观察下,按照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式,选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3]。本组患者,45例进行扩大额下入路,15例进行单纯的额下入路。入路成功后,首先缓慢将脑脊液放出以降低颅内压,轻轻将额叶抬起,找到肿瘤后,切断肿瘤的基底部。术中一定要注意辨清肿瘤和视神经、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等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防止误伤[4]。肿瘤切除后,需要使用小片的肌肉、筋膜和生物胶对受损的颅骨进行修补[5]。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肿瘤全切率为83.3%,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中45例视力恢复,10例视力无改变,3例视力有所下降,2例出现尿崩,但经过术后治疗后得到恢复。所有患者的视力及身体情况与术前相比,明显得到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鞍结节脑膜瘤是来源于颅底与鞍区移行区的脑膜瘤的统称,它包括了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及蝶骨平台的脑膜瘤。一般在病发的前期,由于肿瘤的体积较小,不会出现明显的表现。但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对视神经的压迫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患者的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最为有效的方法。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较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在采取手术时,要注意选择手术入路及熟悉鞍结节区的局部解剖。目前关于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有主张双侧额下、单侧额下、翼点入路等还有经鼻蝶窦的入路。本组患者采取了扩大额下入路和单纯的额下入路。

综上所述,治疗鞍结节脑膜瘤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较高,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

[1] 赵甲山,李金星,朱贤立.鞍结节脑膜瘤的相关手术解剖和手术技巧[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1(9):244-247.

[2] 魏学忠,刘波,李智勇.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65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5):294-296.

[3] 雷霆,陈劲草,舒凯.大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切除[J].临床外科杂志,2003,11(6):411-412.

[4] Cook SW,Ism Th Z,Kelly DF,et al.Tran phenoidal removal of tuberculumsellae meningiomas:technique note[J].Neurosurgery, 2004,55(1):239-246.

[5] 鲁晓杰,王清,季卫阳.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10):1045-1048.

R739.45

B

1671-8194(2017)18-0045-01

猜你喜欢
脑膜瘤显微镜入路
《用显微镜看大象》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如何治疗脑膜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显微镜
脑膜瘤组织中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