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线菌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2017-01-16 03:44刘颖国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链霉素林氏患部

刘颖国

(四川省苍溪县漓江镇畜牧兽医站,628421)

牛放线菌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刘颖国

(四川省苍溪县漓江镇畜牧兽医站,628421)

放线菌病是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多种致病性放线菌引起,不仅可以引起牛、猪、马等动物发病,还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此病以牛最为常见,尤其是肉牛发病较多,尤其是2-5岁的牛。引起此病的病原微生物为牛放线菌、林氏放线菌等,牛放线菌可引起骨骼疏松性骨炎,林氏放线菌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器官(如乳腺、肺、舌等)的病变。近年来,随着养牛业的发展,放线菌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笔者根据当地的发病情况,和大家探讨一下此病的治疗方法。

1 流行特点

1.1 病原 牛放线菌病主要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某些化脓性细菌也常侵入病灶。牛放线菌是牛骨骼放线菌病的主要病原,为革兰氏阳性菌,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在病灶脓汁中形成黄色、灰黄色或者微棕色针头大的颗粒样聚集物。该病原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常用的消毒药就可以将其杀死,对红霉素、青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较为敏感。林氏放线菌主要引起牛皮肤和体内柔软器官发生病变,是细小多形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磺胺类(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及链霉素较为敏感。

1.2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放线菌的病原不仅存在于被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还存在于家畜的口腔或咽部的粘膜、扁桃体和皮肤等处。此病不一定从外面传入,只要粘膜和皮肤有破损,就可以自行发生。牛换牙或者饲喂坚硬、带刺的饲料,如禾本科植物的穗芒、谷糠、麦秆等的时候,可以因为口腔粘膜刺伤而感染。

1.3 流行方式 在自然情况下,主要侵害牛,特别是幼龄牛最易感,换牙期间最易发生。一般不会引起大流行,主要呈散发性。

2 临床症状

牛放线菌常侵害下颌骨,疾病发生缓慢,感染后需经过几个月才出现一个小而坚实的硬肿块,往往要到骨体已经增厚,采食、咀嚼发生困难的时候才被发现。表现为下颌骨肿大,界限明显,肿胀初期触压患部有痛感,后期多无痛感。当赘生物从外层的骨质突破时,可在皮下摸到分叶的放线菌肿块。由于牙齿松动,吞咽和咀嚼困难,病牛很快消瘦。患部皮肤化脓破溃后,流出黄色脓汁,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林氏放线菌主要侵害头、颈、颌间软组织,局部肿胀、热痛,有时会出现全身症状,以后炎性症状逐渐消退,形成局部脓肿或者形成核桃大硬肿块,逐渐增大,最后破溃,不易愈合。舌和咽部受到感染以后,出现急性炎症,舌变硬,形如木条,称为“木舌病”。病牛流涎,咀嚼、吞咽和呼吸都出现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因为窒息死亡。乳房受到侵害时,出现弥漫性肿大或局部性硬肿,乳汁黏稠,混有脓液。

3 诊断

牛放线菌病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很容易诊断。必要的时候可以取少量脓汁,用水稀释,找出硫磺样颗粒,然后在水中洗净,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5%氢氧化铝或者氢氧化钾溶液1滴,覆盖玻片,用力挤压,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菊花状菌块的结构,则可确诊为放线菌病。如需判断为何菌,可以通过革兰染色来确定,阳性为牛放线菌,阴性为林氏放线菌。

4 治疗

4.1 外科疗法 如果病灶在软组织,体积不大,与周围的组织界限明显,容易分离,可以用外科手术将肿块切除。如果形成瘘管的,连同瘘管一起切除。也可采用烧烙法治疗。

4.2 抗菌素疗法 抗菌素对此病也有很好的疗效,林氏放线菌对链霉素、磺胺类药物较为敏感,牛放线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等较为敏感。如牛放线菌可以用青霉素100-200万IU,林氏放线菌可以用链霉素2-5g,或者青链霉素同时应用,注于患部周围,每日1-2次。

4.3 中药方剂辅助治疗 对于木舌型的病例,可以用黄柏 12g、白矾 9g、黄连 6g、白芨 30g、白蔹30g,共为末,开水冲调成糊状,装入布袋,噙于口中,袋两端系绳,固定于头部。同时内服清热解毒之剂,黄连 15g、黄芩 24g、连翘 24g、栀子 30g、金银花 30g、桔梗 15g、赤芍 15g、薄荷 12g、郁金 30g、玄参30g、牛蒡子30g、大黄 3 g、甘草 9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加入蜂蜜120g、蛋清4个,同调灌服。

4.4 对于皮肤或者骨组织的放线菌病例,牛多发生于上、下颌骨或者乳房,主要以外治为主,用白砒 30g、黄丹 15g、巴豆霜 15g、轻粉 15g,共研细末,用浆糊调匀,捏成枣核大小备用。视创口大小塞入数粒,如果肿胀未破,可以刺破塞入。还可以用适量的食盐,炒热,塞入创口内,如果肿未破,可以切开塞入,数日后,用消毒药液冲洗,然后用5%的碘酊浸纱布条,塞入创口,隔两天更换一次,数次后脓尽,则涂碘酊即可,直至消肿为止。

5 护理

病牛隔离于清净处饲养,给予鲜嫩好草饲喂,加强饲养管理。病情严重不能采食的,可以用胃导管灌入食物,进行人工饲喂。预防上,尽量避免饲料过硬而刺破口腔黏膜,防止邪毒侵入,隔离病畜,以防传染。

S858.23

B

1003-8655(2017)05-0029-01

猜你喜欢
链霉素林氏患部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不同硫酸链霉素浓度对烟草夏枯病防治效果探究
王老五破案
香港林氏总商会荣获韩半岛和平奖章
夏天热卖
体外诱导禽巴氏杆菌链霉素耐药株及耐药机制的初步分析
Genome Shuffling选育普那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LS15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巧用蓖麻治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