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感染性疫病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7-01-16 05:37王海珍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猪丹毒耳病胃肠炎

王海珍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7500)

猪常见感染性疫病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王海珍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7500)

猪的传染性疫病作为养猪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生猪养殖中自然环境和人工养殖技术的制约,已经成为危害生猪生长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把握生猪养殖中传染性疫病的原因,采取必要手段进行防治,这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

1 猪常见传染性疫病及其发病原因

实际生猪养殖中,多种容易致使猪感染疫病的风险因素影响猪的健康生长。既有环境因素、养殖人员不合理的用药及免疫程序不足因素,也有猪自身疾病抵抗力低的原因。常见的猪传染性疫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猪丹毒及猪接触传染性胸膜性肺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倡导疾病,传播方式主要为消化道和呼吸道,携带病毒载体为饮水和饲料。猪瘟是又名“烂肠癌”,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疫病,发病率高,传播也快,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组织器官的出血、心脏坏死等特征,感染猪瘟的病猪病情在一个月后不死的将转为慢性,严重的会在7天内死亡。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症状表现为猪身上的皮肤疹块及慢性关节炎,通过方式单一,主要通过消化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早期作为一种病毒传入我国,常与猪瘟混合感染而发生,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猪一般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皮肤发紫等症状,断奶的仔猪感染居多,死亡率超过90%,母猪一旦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将会引起流产和死胎。猪接触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是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疫病,多为四月龄仔猪发病,一般分为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和急性出血性纤维胸膜炎。

2 猪常见传染性疫病治疗措施

2.1 猪传染性胃肠炎

当猪患上传染性胃肠炎后,一般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病猪最后会因脱水或者酸中毒死亡。在预防上,可以给猪饮用猪补液盐水提高抵抗力,起到防止病猪激发感染的作用。在治疗上,可以给猪喂用磺胺嘧啶,每天服用药量为20-45mg/kg,同时混合灌服甲氧苄氨嘧啶,每天药量为6—8mg/kg[1]。此外,为了提升猪的自身免疫力,要加强对猪圈舍的消毒,为其提供温暖又干燥的生存环境。

2.2 猪瘟

猪瘟作为猪一年四季的常发性的传染性疾病,当前在治疗上还没有特定的有效药物,经过长期的养猪实践证明,在患病初期可采用注射10头份猪瘟牌淋苗及用高免血清方法进行治疗,在抗菌素的配合对症治疗下效果会更加显著。此外,对20日龄及60日龄的仔猪实行免疫也是预防早期感染猪瘟的有效治疗方法。

2.3 猪丹毒

大部分感染猪丹毒的病猪会出现皮肤局部红斑及指压褪色症状,感染严重的病猪3到4天后会死亡。针对猪丹毒的预防及治疗上,需要定期注射猪丹毒疫苗进行免疫,同时对病猪的肌肉注射抗血清及青霉素进行辅助消毒,在抗血清的注射上,对于体重超过45kg的病猪每天注射用量为20-40ml/kg;对于青霉素的注射,需每三天进行一次,注射用量为5000-10000单位/kg。待病猪痊愈后需要继续用药1到2天直到疫病痊愈。此外,对于病猪皮肤局部红斑的症状可以使用肥皂水对其身体进行反复的洗涮,可有效缓解皮肤红斑。

2.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综合防治是预防和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只要手段,在生猪养殖中,养殖人员要重视仔猪的检疫与隔离,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母猪产房要进行隔离,通过引种来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感染与发作,对没有感染的猪场时候灭活疫苗,对感染发生蓝耳病的猪场使用弱毒疫苗。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作后,要对病猪的水槽和料槽与健康猪隔离开来,阻断疫病传播。

2.5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性肺炎

作为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猪接触传染性胸膜性肺炎,多发于秋末和春初季节,温度较低,对于此病,可以使用抗生素及磺胺来控制治疗,但治疗痊愈后的猪依然存在长期携带病毒的情况,所以需要长期使用红霉素、土霉素、林可霉素及青霉素等药物对猪及其圈舍进行消毒治疗,起到长期控制治疗的效果。

3 结语

养殖生猪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猪的各种传染性疫病,养殖人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首先需要找准疫病源头,坚持预防与治疗共存的理念,在根本上控制猪的传染性疫病,进而促进养猪成活率的提高,促进养猪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S858.28

B

1003-8655(2017)02-0102-01

猜你喜欢
猪丹毒耳病胃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