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雄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特色经验介绍

2017-01-16 07:17曾韵怡指导李俊雄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3期
关键词:李俊食疗支气管

曾韵怡指导 李俊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2.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薪火传承·

李俊雄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特色经验介绍

曾韵怡1指导 李俊雄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2.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介绍李俊雄教授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特色经验。李俊雄教授认为哮喘的病因主要在于本虚,而外邪引动伏痰是最重要的病机,因而扶正祛邪是治疗之本。在治疗哮喘上,形成了以“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为核心,配以捏脊外治,辅以食疗养生的独特经验,结合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效果良好。

支气管哮喘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 简易捏脊疗法 食疗 李俊雄

李俊雄教授为广东省佛山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得广大患者的热爱。李教授对慢性肺系疾病的中医诊治研究颇深,经验独到,灵活运用其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靳三针”治疗思想,创新的将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广泛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形成了李氏以“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为核心,配以捏脊外治,辅以食疗养生的独特经验,结合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效果良好。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将其经验摘其要者介绍于下,以飨同道。

1 寻根溯源,以探病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范畴。哮证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触发,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痰、咳喘,因哮必兼有喘,故通常哮喘并称。从古至今,各位医家对哮哮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各种不同见解,但普遍认为痰实、本虚为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哮喘发作的中心环节。关于病因,大多是与外感六淫相关,正虚外感,引动伏痰而发,还与饮食、七情相关,饮食等均相关。

李俊雄教授则认为,无论成人哮喘或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主要矛盾均在于本虚,本虚则外邪易袭,引动伏痰而发。本虚又分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的阴阳气血亏虚,而无论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均以气虚为常见。气为生化之源,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生生不息,若气虚则阴阳气血易亏,久则犯及五脏六腑,虚则致病。因而在治病过程均要时常考虑到如何兼顾治本。

2 独出心裁,自血穴注

自血穴位注射源于自血穴注(经络注血)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首创的“简、便、廉”中医适宜疗法,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关于血的药效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51篇记录“气味咸、平。主治羸病人皮肉干枯,身上麸片起,由狂犬咬者;吐血不止,衄血不止”。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包括两方面,一为血液对穴位及人体的作用,二为穴位注射时针刺对穴位和经络的作用[2]。自血穴位注射广泛应用于皮肤、血液系统系统、呼吸系统等领域,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李俊雄教授师承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灵活将“靳三针”用于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中。将自血穴位注射应用于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支气管哮喘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研究表明[2],血液中含有血细胞、补体、酶类、激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自血注入穴位后通过穴位吸收激发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持久刺激,促进释放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增强微循环,拮抗组胺、五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抑制变态反应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起到消炎、消肿、促进皮损消退,渗液停止等作用。从整体观来看[3],自身血是与自身最为亲近的营养物,无排异性,把自身血注入穴位就起到了濡养及刺激经络的作用,从而使经络发挥其正常功能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从局部的作用来看,针具刺入穴位产生“得气”感,使经络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李俊雄教授在自血穴位注射的选穴上,遵循“靳三针”的最初概念,突出了宣肺平喘的“背三针”为主穴,同时又选取了健脾、祛痰的胃阳明经足三里、丰隆,还选取脾俞、肾俞为配穴以加强健脾补肾。李俊雄[4]、张晓玲[5]、张丽[6]、区燕云[7]等临床研究中均表明,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内外同治,简易捏脊

李俊雄教授治疗上强调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综合治疗哮喘。中医内治法以中药汤剂为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火罐、温针灸、艾灸、放血疗法等,李教授在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亦有独特的见解,上述提到的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及简易捏脊疗法均有良好效果。

3.1 急性发作期 1)外感风热。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方药:甘草10 g,桑叶15 g,菊花15 g,北杏仁15 g,桔梗15 g,岗梅根10 g,枇杷叶15 g,芦根15 g,瓜蒌皮15 g,地龙15g,法半夏10 g。水煎服,每日1剂。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辛夷;胃纳不佳者加焦三仙;痰多可加盐蛇干。2)外感风寒。治法:宣肺平喘、止咳。方药:枇杷叶15 g,龙脷叶15 g,北杏仁15g,麻黄10 g,桑白皮10 g,橘红10 g,桔梗10 g,地龙15 g,甘草10 g,法半夏10 g。水煎服,每日1剂。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辛夷;胃纳不佳者加焦三仙;痰多可加盐蛇干。

3.2 缓解期 以四君子汤加减,脾虚偏重者加五指毛桃、黄芪、山药、黄精等;肾虚者加用六味地黄丸;血瘀者加桃仁。

3.3 简易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疗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西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便记载了捏脊疗法治病。目前公认的是,捏脊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通过提捏等方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大量的治疗经验表明,配合小儿捏脊疗法亦可调节小儿肺脾肾功能,加快小儿哮喘的治疗与体质的康复[8-10]。李俊雄教授也通过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发现,捏脊疗法能大大减轻哮喘患儿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并能增强免疫力。然而传统的捏脊疗法必须由专门技术人员操作方可进行,存在费用高,不能长期进行等弊端。因此,根据临床实践,李俊雄教授根据传统捏脊疗法改良创立简易捏脊疗法,即由家人通过单手对小儿或成人胸段双侧膀胱经上下反复适度捏按,时间最少20 min,每日可多次进行。此疗法操作简便,哮喘患儿及家长均易于接受。简易捏脊疗法通过调节患儿脏腑功能,提高患儿体质,从根本上治疗小儿哮喘。临床上,此疗法疗效显著,深得患儿家长喜爱。在雷俊娜[11]、李俊雄[12]等研究中同样表明,简易捏脊疗法能改善夜间咳嗽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减少β受体激动剂的使用。

4 药食同源,尤重食疗

食疗即药膳,是饮食和中医文化的完美结合,将部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制作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食品。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由此可见,食疗在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刘小虹[13]等更是系统的提出了一套关于哮喘的食疗,他们指出了众多的药膳配方。在谈吉等[14]研究中,药膳“蛤蚧粥”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得到了肯定的效果。李俊雄教授也认为,药食同源,特别在哮喘患者稳定期,饮食显得尤其重要,一是避免饮食因素导致哮喘的再发加重,二是通过药膳改善体质,起到调整阴阳气血的作用。在广东地区,“煲汤”情节特别浓厚,因此不同时期放入不同的药材,可以起到药膳作用。哮喘总的饮食原则:宜进食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生冷煎炸食物,咸淡适宜。忌食海鲜及其他容易过敏类食物如蝉蛹、蜂蛹等。多服用豆腐、豆浆、核桃仁、瘦肉、淡水鱼、鸡蛋等含有优质蛋白食物,少肥肉、甜腻之品。各种食物均有偏性,对于疾病各有利弊,有利的宜食用,有弊的则应避免[15]。

在急性期使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物及吸入剂,甚至抗生素都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可相应给予药膳以改善症状,补充营养,以及缓解西药带来的胃纳欠佳等胃肠道不适的副作用。可以在汤中加用南北杏仁、罗汉果、无花果、川贝母、浙贝母等,或者可用雪梨或鲜橙炖川贝母、浙贝母等服用。在稳定期中,药膳应起治病求本的功效,可以在汤中加用五指毛桃、山药、太子参、蛤蚧等,上述药材,性甘平,补益而不滋腻,此外再加入少量肉类(如猪肉、牛肉、鸡肉等,而羊肉温燥,体寒者可少量尝试),肉为血肉有情之品,增加药膳的功效。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严重者,可适当用动物的胎盘(如牛羊之类)磨粉冲服。胎盘即紫河车,性味甘、咸、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

李教授认为,食疗的重要性在于让患者不必长期服用中药汤剂,又能使“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 病例举隅

病例1:患某,男性,45岁,支气管哮喘病史、过敏性鼻炎10余年,常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反复住院治疗,规律吸入ICS+LABA,反复使用静脉激素,患者形体偏瘦,脸色苍白,咳嗽,痰色白质稀,气促,活动后、受凉后明显,可闻及喉间喘鸣音,口干无口苦,胃纳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偏烂。舌淡红,苔白腻,脉滑。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明确,中医辨证为哮证,从辨证来看,结合症状及舌苔脉象,均提示本虚标实,肺脾气虚夹有痰湿,治疗上应兼顾标本治疗。1)中药内服。处方:枇杷叶15 g,龙脷叶15 g,北杏仁15 g,麻黄10 g,桑白皮10 g,橘红10 g,桔梗10 g,地龙15 g,甘草10 g,法半夏10 g,瓜蒌皮15 g。水煎服,每日1剂。2)穴位注射疗法。给予3个疗程,每个疗程5组穴位,分别为定喘,肺腧,足三里,曲池,风门,肾腧,脾腧,天突,丰隆等按需组穴。3)食疗。急性期在汤水中加入杏仁,无花果等,待病情稳定,可适当加入五指毛桃、蛤蚧等;多进食优质蛋白。4)坚持合理运动。1个月后,患者病情稳定,咳嗽气促明显好转,中药汤剂改为四君子加减。2个月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脸色、胃纳转佳,可进行适当运动而耐受,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病例2:患某,男性,3岁,反复咳嗽气促3个月余,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反复多家医院诊治,患儿形体偏瘦,脸色稍白,咳嗽咯痰,咳声重浊,夜间咳嗽明显,可闻及喉间喘鸣音,胃纳欠佳,二便尚可。舌淡红,苔白,指纹紫红。肺部查体可闻及散在少许干啰音。患儿反复咳嗽,可闻及喉间喘鸣音,查体闻及散在少许干啰音,因不能行肺功能检查,目前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明确;中医辨证为哮证,痰湿阻肺。治疗方案:1)中药汤剂。处方:枇杷叶5 g,龙脷叶5 g,北杏仁5 g,桑叶5 g,地龙5 g,盐蛇干5 g,甘草5 g,法半夏5 g。水煎服,每日1剂。2)简易捏脊疗法。坚持每日1次或以上,每次20 min。2周后,患儿咳嗽气喘较前明显减轻,痰减少,仍有少许咳嗽,胃纳欠佳等,停服中药汤剂,予继续简易捏脊疗法,4周后,患儿咳嗽气喘基本控制,胃纳欠佳,形体恢复正常,二便正常。

6 结 语

综上所述,李教授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有独特的见解及心得,认为哮喘的病因主要在于本虚,而外邪引动伏痰是最重要的病机,因而扶正祛邪是治疗之本。在治疗哮喘上,形成了以“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为核心,小儿配以捏脊外治,辅以食疗养生的独特经验,结合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效果良好。

(本文作者曾韵怡为2017届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1] 李俊雄,张汉民,万贝,等.经络注血(自血穴注)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9,41(10):94.

[2] 罗秋燕,袁青.经络注血疗法作用机制分析[J].世界中医药,2009,4(3):126.

[3] 颜蔓仪.自血穴位注射在呼吸科应用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12(4):201-202.

[4] 李俊雄,童晶晶,郭泽楷.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J].新中医,2012,44(8):141-143.

[5] 李俊雄,张晓玲.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初探[J].中医中药,2014,12(1):182-183.

[6] 张丽,汪兴洲,黄钢花,等.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2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7):419.

[7] 区燕云.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0):46-17.

[8] 陈偶英,李英,钟捷,等.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哮喘非发作期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报,2013,33(3):76-77.

[9] 吴锐,陈蕴珍,江维红.隔药灸加捏脊法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1,7(1):37-39.

[10]王钰,王自萌.捏脊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6):119.

[11]雷俊娜,沈西,谢涛云,等.简易捏脊疗法治疗儿童哮喘多中心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47(8):260-261.

[12]李俊雄,曾韵怡,沈西,等.简易捏脊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3):106-108.

[13]谈吉,张民,杨晓云.中药膳防治支气管哮喘35例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1):141.

[14]刘小虹,钟亮环,单丽囡,等.浅议哮病的食疗[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6):1060-1062.

[15]李文艳.胃脘痛的食疗与中药验方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4(11):1379-1380.

R248.9

A

1004-745X(2017)03-0434-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3.018

2016-09-08)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316257880@qq.com)

猜你喜欢
李俊食疗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李俊杰作品
吹画
李俊儒论
春季养生食疗七要点
A Brief Analysis On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n Classroom
食疗养生祛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