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背景下中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衔接研究

2017-01-16 03:55卢俊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导游中职院校

卢俊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单招背景下中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衔接研究

卢俊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作为高考的一种形式,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推动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单独招生背景下,分析了目前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融合高职旅游专业教学内容和考试要求,兼顾社会、学校、学生、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高职衔接的对策建议。

旅游教育;中高职衔接;单独招生;问题与对策

0 引言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战略和民众意志的选择[1]。实施“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发展形、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2]。单独招生是教育部授权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工作的一种方式。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是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深化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和探索多样化选拔机制的重大举措[3]。通过单独招生实现中高职衔接,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职业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与行业的结合,对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做出积极回应。这也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而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则需要正视目前中高职衔接所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笔者试结合中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相关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1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存在的问题

1.1.1 中职生源较少

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在制定单独招生计划时把中职生列入其中,但实际上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高中,从中职学校录取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旅游系为例,根据最近三年的统计数据,在单独招生录取的学生中,从中职学校对口升入的学生数占本年级学生数的比例平均不足30%。通过参加高考对口升学录取的中职生所占比例更小。

1.1.2 中高职衔接模式单一

目前,旅游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多为传统模式。即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分别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培养年限进行教学,高职院校录取新生时,既录取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又录取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中职生毕业后既可以通过对口升学考试的途径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也可以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继续学习。中、高职学校既无合作关系,也无业务往来。这种传统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工作是一种压力与考验[4]。

1.1.3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

高职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创新、开拓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旅游企业基本业务的操作技能,具备导游带团、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经营管理等能力,在旅行社、旅游公司、景点景区等国内外旅游企业中能够从事导游、领队、外联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中职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社会经济需求出发,直接为生产一线培养劳动者,向社会输送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导游和旅游管理人员。

对比两者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甚清晰,缺乏层次性,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要求有所欠缺,这不利于他们进入高职院校的后续教育的开展。这种口径宽窄不一的现状,影响了中高职的顺利衔接[5]。

1.1.4 缺乏合理的中高职衔接教育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实现的。目前的情况是,即使已经进行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地区,绝大多数院校也没有构建起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没有解决好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首先,专业课内容多有重复。很多中高职院校都开设有旅游市场营销、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行社业务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区别不大,使中职学生面临升到高职院校后再上同一门课的重复学习局面。教学内容的重复既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浪费了教育资源和学习时间。其次,公共基础课的标准悬殊,中职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导致升入高职院校后,计算机、数学、英语等公共课难以顺利开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数中职学校设置的课程标准太低,讲授内容较浅,重技能、轻基础,重操作、轻理论,难以通过日常教学帮助学生为后续高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1.5 职业能力等级划分不清晰

虽然导游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但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考取的导游证都是初级。这就使得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缺乏层次定位,毕业生所达到的职业能力也没有划分相应的等级。中职和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几乎一样,没有体现不同的教育阶段应具备不同的职业能力等级,造成中职和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雷同。旅游企业因为无法分辨中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区别点,导致两类学生工作岗位和待遇差别甚微。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进行深造的积极性。

1.2 原因分析

1.2.1 传统观念对专业的负面影响

“旅游行业是伺候人的活,地位低”“酒店很乱,导游很黑”,中职教育是终结教育等等,这些轻视服务业的传统思想让民众对旅游行业颇有偏见,也为旅游类专业中高职衔接时设置了一道道无形的障碍。以黄河水院为例,历届填报旅游专业为第一志愿的学生人数不多,被调剂到旅游专业的学生入校后转专业的可能性也较大。这一现象导致部分中职生在选择升入高职院校深造时,放弃本专业而选择其他诸如会计、商务、文秘、法律等被社会认可的专业。此外,因为中职学校“重技能、轻理论”的培养倾向,使学生升学考试时笔试成绩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导致录取比例较低,继续深造的路径变窄。

1.2.2 对口高考改革步伐缓慢

高职对口招生的院校少,且在中职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中职学校的师生对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不甚了解。这极大地影响了中职学校新生入学时的专业填报意向,不能很好地推动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且“3+2”五年制高职对家长、学生的吸引力下降,在教学管理上受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或就业推荐工作的影响较大,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减弱。

1.2.3 地区和行业缺乏对专业的统筹规划

从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角度来看,专业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中高职院校应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而不宜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设置专业,应当打破传统窠臼,依靠地方和行业,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能够较好地衔接起来。高职院校应深入研究中高职专业衔接问题,设计出合理的衔接口径,因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直接影响着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6]。

1.2.4 高职院校的创新意识不够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生源以普高毕业生为主,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制度都是依此制定的。在实行单招以后,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方法也需要改进。以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单独招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中职生,在中职阶段已经对导游服务流程和讲解标准比较熟悉了,在高职阶段,教师如果一味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难免使学生觉得乏味无趣。在中高职衔接的特定职教体系下,学校必须顺应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强化创新,否则就无法满足学校、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7]。

1.2.5 中高职实训教学存在“倒挂”现象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两者在教育层次和培养内涵上应当体现出差异,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中职学校“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在这样的理念下,为了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往往格外重视实训场所的建设,因而拥有相当水准的模拟导游实验室、形体训练室等设施。而不少高职院校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成立时间短、缺乏积淀、经费支持不足等原因,实训场所甚至还不如中职学校。这就造成中高职实训教学“倒挂”的现象。

2 对策研究

2.1 改革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宣传和招生方式

首先,在招生宣传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工具,搭建宣传平台。建立优秀毕业生数据库,由他们结合自身所体现的本专业的就业优势、发展前景等为公众做出对本专业客观真实的评价,减少旅游行业在社会中的负面影响。

其次,单独招生中针对中职学校的招生计划需要逐步增大。与中职生进行对口升学统一考试的模式不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通过“文化课+专业技能”的考试方式进行的,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职院校应适时调整文化课考试的难度以及专业技能考试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尝试高职院校自主命题招生、中职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等多种招生形式,以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方式招收适合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中职学校学生。

2.2 完善中高职衔接模式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职生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另一种是通过高职院校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入学。在实际招生工作中,因为中职生源质量、培养目标较普通高中毕业生有明显差异,毕业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普遍低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因此很多中职毕业生面对对口升学考试时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勇气报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调整中高职衔接模式。比如可以采用我国最早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四五套办”模式[8],即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学制分为四年和五年两种。前两年按中专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然后按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分流。优秀者进入专科学习三年,完成高职专科学业,考试合格者,颁发大专毕业文凭;其他同学继续按中专教学计划进行两年学习,完成四年制中专学业,毕业时颁发中专文凭。这种模式已经诞生三十余年,经历了时间的检验,是比较成功的模式,也可以借鉴国外中职免试升入高职的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即符合条件的中职生可注册入学,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2.3 设定阶梯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过程中,应以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及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分层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进一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应依据生源对象的特点进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设置: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可适当减少文化基础课程,增加专业基础和实习实训课程;对中职毕业生,可适当减少专业基础和实习实训课程,增加人文学科的课程。可尝试在入校第一学期用不同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实施分别教学,以弥补各自的缺陷,在各自达到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平衡后再合并教学。

表1 导游资格考试要求与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要点Tab.1 Tour guide qualifying exam ination requirem ent and m ain link-up points of tourism managem ent specialty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2.4 构建与导游资格考试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导游资格考试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准入考试,为导游人才培养提供了统一标准,是高职旅游教育培养“双证”旅游人才的重要途径。应以导游资格考试为导向,融合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考试要求,兼顾社会、学校、学生、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导游资格考试的五个考试科目对应的课程为分类依据,辨别课程异同,给出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要点,如表1所示。

2.5 依托职教集团,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依托职教集团,完善包含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代表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中职阶段,安排学生进行短期实习考察,从而对学生进行技能模拟训练;在高职阶段,侧重综合技能运用,根据旅游行业的淡旺季对实践教学进行分段,让学生在旺季顶岗实习,淡季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交互式递进。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种实践教学模式:(1)课程见习,即根据具体教学课程到景点景区或旅行社见习;(2)旅游业务实训,即在旅游旺季时,学校成立旅游公司或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对应的岗位实习;(3)顶岗实习,即在高职的最后一个学年,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实训,目标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4)教师服务社会,即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参与企业工作,或承担企业相应的课题研究,并负责实训学生的管理监督和实训成绩鉴定[9]。这样既解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层次性问题,又能解决高职院校经费不足和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短板等问题。

3 结语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是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深化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和探索多样化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重大举措。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为中、高职的衔接提供了良好条件,高职院校有了大批稳定的对口生源,教育质量就可以得到保障,也能够促使职业教育从终结性教育向终身性教育转型。因此,开展单独招生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极大地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1]贾艳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版,2013,7(2):56-57.

[2]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2).

[3]黄政艳,陈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4):40-42.

[4]郭翠兰.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职教论坛,2007(5):52-53.

[5]王宁.TAFE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的启示[J].科教文汇,2014(33):139-140.

[6]郭福娜,李庆苏.中高职衔接问题初探[J].北方经贸,2013(1):135-135.

[7]胡彩霞,檀祝平.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高职教育功能定位[J].职教论坛,2014(22):31-34.

[8]严雪怡.“四五套办”的试办[J].机械中专,1994(1):23-24.

[9]张斌.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衔接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版,2007(6):46-47.

[责任编辑 冯 峰]

Research on Secondary and H 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Specialty Education Link-up Based on Particular Entrance Exam

LU Jun-li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Kaifeng 475004,Henan,China)

As a college entrance exam form,Particular Entrance Exam is the great measure of coun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 system reform.Based on Particular Entrance Exam,i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kup.Accord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specialty teaching content and exam requirement,by the real situation of society,college,students and enterprise,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k-up.

Tourism education;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k-up;particular enrollment;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G642.4

A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16.04.015

2016-04-27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河南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研究(2014QNKY007)。

卢俊莉(1982-),女,河南汝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旅游教学理论。

猜你喜欢
导游中职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网约导游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