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7-01-16 11:48王桂芝
东方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意识

王桂芝

《2015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过:“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创新思维具有独立的知识结构,积极的求异性,创造性的观察、想象力。这些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潜在的创新求异思维,保证他们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并将它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去,更是学生具备求异的创新心理品质的前提及物质条件。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会形成创新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在基础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十分独特的作用。它在培养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多一点对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渗透,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多一点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他们走入社会时也就会为社会增添一点创新的新鲜血液,为国家的各方面发展增添一股新的创新力量。因此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也是面向新世纪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创新教育的具体途径

1、鼓励学生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敢提问,都能提问、都会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进行积极的、有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边看录像,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最后我说:“读了课文,谁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一定是聪明的学生。”一句话打破了学生们不敢问的心理障碍,激起了他们提问的欲望。有的学生问:“鸟的天堂究竟指的是什么?”有的学生问:“这株大榕树究竟是什么样的?里面的鸟儿又是怎么生活的?”有的学生问:“作者为什么第一次去没看到一只鸟,第二次去后心中确感叹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说这株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由于学生开动脑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教学时我不仅恰当地对学生的提问作了引导和提示,而且肯定了他们这种敢提问、能提问、会提问的良好习惯。促使他们逐步养成勤学好问、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质疑问难解惑中增强了创新意识,锻炼了思维能力。

二、转变陈旧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流,素质教育基本流于形式,是一种口号,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应试教育一直制约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只有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才有得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应试只能对学生授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我们一定要转变这一观念,突破这一定势,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实践活动中接收磨练,通过自身的操作、感受,积累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的精神、体会学习方法、体会做人的道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雄浑更新精神。如在教《菩萨蛮·大柏地》后,学生对诗词的内容已理解。我出了一题:诗中写出了这么美的景色,谁能把它画下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这时,我特别要求,半圆形的彩虹不能用圆规画,但又要画得好,画得圆,大家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们都积极动起了脑筋,又纷纷动起手来:有的同学确定一点为圆心后,用尺子量同样长度用笔打点,再把无数点连起来;有的同学用一根短线连接两支笔,一支笔固定不动作为圆心,另一支笔画半圆;还有同学一只手捏住两支笔,笔头处叉开,按在纸上,转动纸来画。我们班上的黑板报,也是每月必出的,以前在黑板上打格子、画线,都用的是长直尺,速度慢且不容易画直。我看见了就启发学生:“木匠用墨斗来画直线,又快又直。你们谁能想出办法,在黑板上又快又直地画线呢?”同学们茅塞顿开,有人建议用长皮筋,有人找来了毛线,沾上粉笔灰,果真又快又直地在黑板上“弹”起了直线。

四、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探究、发现的环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探究与发现,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的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能有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教师对独立见解应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坚持下去,每个学生一定会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如此坚持下去,全班一定会形成探究的氛围,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是对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感兴趣才能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兴趣产生了,自然会对创新感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导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导入是一节课的起点,门槛,精彩简练的导语不能能很快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很快的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唤醒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教材特点等方面巧妙的设计导入,让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以上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点滴看法,和同行共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