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精准扶贫新模式探讨

2017-01-17 06:33张荣金黄妮娜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益林贫困户森林

张荣金,黄妮娜

(石城县林业局,江西石城 342700)

石城县精准扶贫新模式探讨

张荣金,黄妮娜

(石城县林业局,江西石城 342700)

结合石城县精准扶贫情况,通过生态建设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进行介绍,搭建生态屏障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林下经济发展平台,打造精准扶贫造血、输血功能,助力精准扶贫,提出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扶贫的新模式。

生态建设;精准扶贫;资源保护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的东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县及本省的瑞金市,西毗宁都,北靠广昌;地处东径116°05′46〞~116°38′03〞,北纬 25°57′47〞~26°36′13〞之间。自古以来,石城都是江西进入闽西粤东必经之地,素有“闽粤通衢”之称。南北同经长71.8 km,东西纬宽53.7 km,全县总面积1 581.53 km2。其中山地面积140 756.467 hm2,约占总面积的89%,耕地面积12 843.067 hm2,约占总面积的10%,水面面积3 852.933 hm2,约占总面积的3%,道路、城镇、村落、厂矿15 815.333 hm2,约占总面积的10%。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个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全县总人口33.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2 297户47 225人,其中有劳动能力26 000多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石城县把生态建设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始终围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搭建生态屏障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旅游、发展林下经济等平台,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协调发展之路,摸索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1 搭建生态屏障建设平台,打造精准扶贫造血功能

5年来,石城县共投入资金13 424万元,累计完成用材林、防护林人工造林3 774 hm2、封山育林3 213 hm2、森林抚育 1 707 hm2、低质低效林改造2 245 hm2。项目实施后绿化荒山4 056 hm2,新增针阔混交林3 067 hm2。项目建成后大大改变了林相结构、提升了森林景观、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蓄积量88万m3,直接经济效益88 000万元;投入油茶产业发展资金28 769万元,完成油茶新造3 800 hm2、低产林改造334 hm2,盛果期年生产茶油1 035t以上,年产值10 350万元;投入毛竹(笋)产业资金4 800万元,完成毛竹低产林改造3 000 hm2,年产毛竹225万根、笋干225 t,年产值3 375万元。在清山、整地、施放基肥、植苗、抚育等一系列工序中全部雇佣本村组贫困群众,解决农村贫困户富余劳动力1 200余人就业,贫困农民(参与项目)户均年增收9 000余元。

2 搭建森林资源保护平台,完善精准扶贫输血功能

2.1 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

石城县实施生态公益林5.329万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3.998万hm2,省级公益林1.333万hm2。据最新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显示,全县活立木蓄积由2011年的470.581 8万m3增加到目前的560.362 7万m3,净增8.978 09万m3;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75.1%,增加到目前的75.68%,增长了0.58个百分点。每年通过惠农政策“一卡通”帐号发放集体和个人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费、管护经费1 599.588 0万元。

2.2 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

通过与林农签订天然林停伐协议与停伐管护协议,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2016年起商品林停伐补助面积为国有0.136万hm2,集体1.721万hm2,每年通过惠农政策“一卡通”帐号发放补助资金合计521.9万元。

2.3 搭建护林平台,助力全家脱贫

按照县建、乡(镇)聘、站管、村用的管理机制,通过县、乡(镇)、村、组四级审核筛选,石城县共选聘27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生态护林员参加护林。生态护林员负责全县改造后的低质低效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林地、林木的巡查、森林火情的巡护、资源管理、森林病虫害监控等工作。每位护林员每年可获得劳务报酬1万元,带动护林员家庭约700名贫困人口脱贫。

2.4 生态搭台,旅游唱戏

通过打造赣江源国家级湿地公园、城北出入口的李腊石森林公园和郊区通天寨森林公园;开工建设城北滨江公园的河岸绿化、绿道绿化、道路绿化、公园绿化工程;实施赣江源大道、振兴大道、清华大道、迎宾大道、莲乡大道等街道绿化精品工程;建设城南出入口—石城南高速连接线的206国道道路绿化工程等硬件,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全力支持赣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如今的石城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华文化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旅游强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入围“全国首届生态宜居城市(县城)”,荣膺“2013中国绿色竞争力十强县”、“2014江西旅游发展十佳县”,连续四次入选“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和连续两次入选“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城市30强”。醉美的生态、精致的县城、秀美的乡村、特色的景区引来八方游客,五年来接待森林旅游人数973.9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5.889亿元。

3 夯实林下经济发展平台,助力精准扶贫

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贫困户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养殖业提供资金、技术、政策扶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举办林下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班,为贫困户发展林下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出台了林业产业发展、林权流转管理、森林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惠农信贷通、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措施,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来夯实林下经济发展平台,助力精准扶贫。江西三丰特色养殖场,是石城县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带动21户贫困户发展林下特色养殖,帮助100余贫困人口脱贫。目前,石城县先后探索出“林药、林果、林禽、林畜、林菌、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因林制宜发展七叶一枝花、草珊瑚、厚朴、杜仲、车前子、山药等特色中药材和香菇、竹荪、灵芝等特色菌类种植,以及蜜蜂、山羊、豪猪、孔雀、香猪、石蛙、梅花鹿、大王蛇等特种养殖。仅在2016年,石城县种植林下经济中草药88.267 hm2,占全省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面积的3.7%,获得中央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补助资金91万元,种植面积位列赣南第一,成为赣南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领头羊”。2017年,石城县又新增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基地3个,面积65.333 hm2;新增林下养殖户1户,全县林下养殖户达到22户。发展林下经济共为850户贫困户脱去“穷帽”,拔去“穷根”。

[1]李明.资产建设理论视角下的农村扶贫:以“生态移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5):262-263.

[2]何文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精准扶贫[J].当代县域经济,2015(12):45-46.

[3]周颖.生态乡村建设在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中的作用[J].传承,2016(9):107-109.

The New Model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hicheng County

ZHANGRong-jin,HUANGNi-na
(Shiche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Shicheng Jiangxi342700,China)

With the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carried out,different regions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different methods.Based on the local condition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cological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resource protection

C912

A

1673-5919(2017)06-0038-02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6.010

2017-09-28

张荣金(1974-),男,江西石城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管理。

路 实]

猜你喜欢
公益林贫困户森林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