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如何向批次生产模式转型?

2017-01-17 07:04
猪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后备断奶猪群

技术要点

猪场如何向批次生产模式转型?

章四新
(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驻马店 463612)

笔者2016年10月份在德国考察发现在德国猪场批次化生产非常普遍,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工厂化养殖,人均母猪饲养效率达200头,人员工作不但效率高,而且还条理清晰,每周2天配种、1天防疫、2天分娩、1天母猪断奶上产床周转、1天休息,工作轻松,每天上下班都是开车回家,让员工彻底从猪场工作中解放出来。猪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是将原有的连续生产管理模式(即每天或每周配种、分娩、断奶、销售)的工作改为在每周集中有规律的生产模式,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断疾病的传播、优化管理、提高人员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

1 批次生产的优势

1.1 在防控疫病方面

批次生产能够彻底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甚至包括母猪群的全进全出,有合理的周期性空栏时间,有利于卫生消毒工作的开展,彻底消灭传染源;其次,间歇性生产使得疫病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途径切断,减少猪群感染几率;再次,批次生产的猪群日龄最为接近,整齐度高,便于制定防疫程序,且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整齐,有效保护易感猪群。同一批次猪群不再接触其他外来猪群,通过其他猪传播疾病的概率也被显著降低。

1.2 便于饲养管理

由于分娩日龄接近,产房仔猪便于同舍内交叉寄养,提高成活率的同时降低不同猪舍间疾病传播的风险;同一批次猪群日龄相似,便于制定饲喂计划,其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可达到最佳,也便于监控饲料使用情况以及水耗情况,随之用药成本以及死亡率下降,生产效益提高;猪群日龄相似,对环境温度、湿度需求也一致,便于集中进行温度、湿度调节;同批次猪发病情况一致、单一,便于用药;批次生产,生产节律明显,便于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和员工工作水平,易于生产流程管理和漏洞查找,全进全出计划更容易执行和管理,提高猪场管理效率;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种猪销售计划,使得猪群均衡生产;批次生产均为成批的全进全出,减少混群,便于质量追溯或问题追溯。

1.3 提高生产人员工作效率

连续生产中,配种、分娩、断奶等工作可能要在同一天中进行,批次生产由于工作相对集中,无交叉作业,使得妊娠检查、疫苗免疫、治疗保健等各类工作均集中进行,工作日内工作安排单纯紧凑,能够提高生产人员工作效率,且减少兽药疫苗因零散使用造成的浪费。

批次生产使从事分娩和断奶后管理的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他们这2个关键阶段。繁殖力管理也可得到更好的控制,有助于人工授精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程序的准确执行。

1.4 更合理的人员安排

根据批次生产节奏,合理制定每日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计划安排人员生产,精简人员;同时,每隔一个生产周期会有相应的休息日,解决国内很多养殖场一线生产员工没有固定休息日的现状。

1.5 在原有硬件条件下创造更高效益

对老旧猪舍翻新改建成本较高,改变生产模式不改变原有生产设施或仅仅稍加改造,生产成本增加较少,但生产效益可显著增加,能够使老旧猪舍创造更多利润。

每头母猪每年所耗用的工时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然而,产床利用效率,生产效率更高(窝产仔数、断奶重、出栏猪成本、产房舍成本)。批次生产可使每头母猪每窝多提供一头仔猪。

2 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过渡要点

2.1 过渡前需制定方案

批次生产为满负荷生产模式,过渡前根据种群数量、圈舍数量、圈舍类型设计适合本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根据批次生产的要求对各项生产参数进行设计(如:年产胎次、年产批次、每批分娩母猪数、每批配种母猪数、每批后备母猪补充数、每批断奶仔猪数、每批保育下床数、每批育肥出栏数、各阶段栏舍数量等)。

2.2 过渡期间要新旧模式一起抓

2.2.1 首先进行后备猪补充

后备猪提前入群,在过渡期最迟在130日龄入群,认真监测母猪发情表现,做好后备猪同期发情处理。

2.2.2 从断奶开始实施批次生产

按照批次生产的断奶计划(数量、时间点)对猪群进行断奶,为了更好的实现配种、分娩时间一致性,断奶之后要用血促性素(PMSG)和戈那瑞林(GnRH),按计划间隔时间配种,经过20周的时间全部母猪均可以按照批次生产计划运转。

2.2.3 母猪群的管理

已经开始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严格按计划周转,所生产的仔猪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转群。尚未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做好健康管理,跟上批次化生产的节奏。

2.3 过渡后

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补充后备猪、同期发情、出栏、腾栏。抓紧时间做好生物安全,避免因为疫情导致批次打乱或者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3 转型过程中常见问题

3.1 母猪管理问题

主要涉及配种人员在新模式下引起的短暂性的准配率低,准产率低问题。

3.2 后备猪管理问题

主要包括后备猪数量不足,后备猪利用率低。

3.3 猪群周转问题

育肥猪压栏引起一系列周转紧张,甚至不能按时转群。

3.4 转型期会有一定的生产成绩下降

由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过渡长达5个月,这5个月时间内由于工作、猪群不协调以及空怀母猪适当增多,会造成生产成绩短暂下降。

4 转型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4.1 具备过硬的配种技术

为满足每批次分娩头数,要求配种环节失误率应降至最低,同时要求查情、孕检技术过硬。

4.2 后备猪群数量要够、质量要高

批次生产要求按计划准备后备猪来满足生产,相应的要求猪场要有一定的养殖水平,能够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高的后备猪,为了后备与计划批次同步,使用四烯雌酮做好对应的后备与经产猪的同期发情配种。

4.3 执行生产管理流程

批次生产对流程管理要求较高,每个流程失误率要求降至最低,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包括每周猪群周转计划、每日员工工作计划,计划不当会导致生产缺口或者圈舍过负荷,同时需要做好流程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4 提高公猪利用率

要求公猪能够提供足够的精液供配种使用,且要求精液质量合格,因此要有良好的公猪管理措施,提高公猪利用率,满足配种需要。

5 小结

从长远来看通过批次生产实现全年生产计划的可控性,同时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可控性,是提高人员效率,解放人员的最佳模式,有效提高猪场利润。批次生产是彻底实现全进全出的重要生产模式,批次生产能够在满负荷生产情况下合理安排出空栏时间,有效实现疫病防控,最终达到特定疫病净化的目的。猪场应根据自身管理水平与猪舍硬件条件合理设计批次生产计划,管理人员的决心和信心是实现批次生产的前提条件。

2016-12-29)

猜你喜欢
后备断奶猪群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猪群中暑咋预防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