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2017-01-17 14:42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前房角型眼压

王 双

(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东港 11830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王 双

(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东港 118300)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纳入此研究中,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小梁切除术予以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前房的实际深度以及房角粘连闭合角度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前房的实际深度以及房角粘连闭合角度经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应用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

青光眼在眼科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临床中将青光眼划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发病人群多为老年患者,而此病能够引发患者的失明[1]。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予以治疗,现将治疗过程以及效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纳入此研究中,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是由25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组合而成,年龄区间为42~78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56.7±10.4)岁;观察组是由27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组合而成,年龄区间为44~79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57.2±1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比对计算后P值在0.05以上,统计学意义未产生,组间数据临床可比性加强[2]。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手术前需要滴注甘露醇,并在其角膜右方2.5 mm处作一切口,随后将黏弹剂注入其中,从而加强角膜前房的深度。如果患者的瞳孔较小,可以在其中心位置处将虹膜予以向外牵引,将其粘连现象进行分离,而后通过环形方式进行撕囊,其直径大致约为4.5~5.0 mm,在对患者进行撕囊时应有(具有相应的水分),使得晶体可以进行正常运转。通过超声乳化仪器将(乳化)予以有效吸除,35%~50%为其输出的能量,150~180 mm Hg为其负压的吸力,并(将晶体进行分离且对乳化进行吸除),充分乳化清除后对其实行抛光,随后将黏弹剂注入其中,将人工晶状体放置其中,采用卡巴胆碱注射液缩小瞳孔。利用显微镜对患者的患眼予以观察,查看是否存在粘连现象,如果出现粘连则需要将其分离,从而对房角进行开放,对切口不进行缝合。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在角巩膜缘位置做一巩膜瓣,随后将小梁进行切除,将虹膜予以切除。当手术完成之后,在患者的前房处将平衡盐液注入其中,通过尼龙线将其切口进行缝合[3]。

1.3 观察指标:观察以及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前房的实际深度以及房角粘连闭合角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以及计算,视力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前房的实际深度以及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均采用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数据之间经对比后如P值在0.05以下,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眼压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分别为(0.24±0.13)°、(0.72±0.08)°,治疗前后的眼压分别为(36.84±12.59)mm Hg、(11.36±8.67)mm 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分别为(0.26±0.09)°、(0.61±0.11)°,治疗前后的眼压分别为(36.26±11.52)mm Hg、(15.68±9.77)mm Hg。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以及眼压状况经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以及眼压状况经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4]。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房的实际深度以及房角粘连闭合角度: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房的实际深度分别为(1.47±0.36)mm、(3.54±0.58)mm,治疗前后的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285.33± 38.35)°、(57.08±27.25)°;对照组患者治疗量前后的前房的实际深度分别为(1.58±0.32)mm、(1.80±0.41)mm,治疗前后的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293.57±40.76)°、(166.85±90.77)°,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分析后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分析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

3 讨 论

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好发人群为老年患者,同时由于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此病病情发展较为迅速,且视力下降速度较快,眼部位置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曾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引发闭角型青光眼的因素较多,精神压力的加剧、不良情绪以及精神受到严重创伤均会引发此病。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情绪予以控制,从而有助于其患者的恢复[5]。

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小梁切除术,但是此治疗方法在术后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伴随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以及提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逐渐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此手术采用黏弹剂将房角予以分离,同时此手术切口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提高压灌注,手术后可显著减少其眼压和开放眼角。与此同时此治疗方法能够减少瞳孔阻滞的产生现象[6-7]。此研究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良好,其视力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前房的实际深度以及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均少于采用小梁切除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其相关指标,对患者视力的恢复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1] 崔艳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2):151-152.

[2] 李殿光,马京平,朱振流,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59.

[3] 张先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3,3(33):248.

[4] 陈小海.65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1-3.

[5] 庄建青.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6):119-121.

[6] 牟弘.10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8):180.

[7] 王馨,侯云姣,杨丹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电子期刊),2015,15 (66):53.

R775

B

1671-8194(2017)08-0124-02

猜你喜欢
前房角型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青光眼术后患者浅前房的护理体会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