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7-01-17 14:42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通量心脑血管存活率

刘 利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人民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刘 利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人民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DN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6,予以低通量血液透析)和实验组(n=26,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及1年、3年生存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1%、13.5%,两组比较(χ2=4.073,P<0.05);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116,P>0.05),但随访3年时实验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82,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糖尿病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糖尿病患病数量逐渐增多,DN是糖尿病患者发展至终末期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同时,DN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1]。目前,临床普遍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为DN患者进行治疗,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导致DN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报道发现,不同通量的血液透析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DN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DN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均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DN。其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29例,患者年龄在56~78岁,平均年龄(64.7±4.6)岁;病程5~11年,平均病程(7.5±1.2)年。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6)。两组自然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统计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遵照医嘱口服降糖药或者静脉注射胰岛素,选择含盐量、含脂肪量小的低磷饮食,以便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4009B型容量超滤透析机进行血液透析,2~3次/周,5 h/次,血流量、透析流量分别控制在300 mL/min、450 mL/min,整个透析过程中要常规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予以低通量血液透析,即选择F6型低通透性机器,基本系数为5.5 mL/(h•mm Hg)。实验组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即选择F60型高通透性机器,基本系数为40 mL/(h•mm Hg)。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进行观察统计,在治疗1年、3年时进行随访,评比其存活率。

1.4 统计学分析:借助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存活率使用(%)进行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26例患者共出现2例脑血管并发症,1例心血管并发症,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3.5%;对照组26例患者共出现7例脑血管并发症,6例心血管并发症,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8.1%,两组心脑心管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 对两组随访1年、3年存活率进行比较:随访1年时,实验组26例患者,存活24例,死亡2例,存活率为90.4%;对照组26例患者,存活22例,死亡4例,存活率为86.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时,实验组26例患者,存活20例,死亡6例,存活率为76.9%;对照组26例患者,存活14例,死亡12例,存活率为55.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一旦生物作用受损或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大大减弱对血糖的控制作用,进而造成血糖水平升高,引起糖尿病发生糖尿病[3]。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否则会造成肾脏血管不可逆转的伤害。DN主要是指糖尿病发展至终末期之后,血糖骤增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对肾脏血管造成不良刺激,导致肾小球硬化之后出现的病理反应,再加上患者自身免疫力有所下降,机体始终保持高凝状态,不断加剧的血管硬化程度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不仅会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与此同时,DN患者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加,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发生率较高,心脏负荷随之增加,会导致病情不断恶化[4-5]。

就目前而言,针对DN患者临床主张采用血液透析方法加以治疗。进行血液透析时会将患者体内代谢产物清除出去,净化血液,对水、电解质、酸解失衡现象进行纠正。具体可将血液透析分为低通量、高通量透析两种,低通量血液透析针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临床提出的治疗要求,所以治疗过程中常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其具有吸附、弥散、对流三者合一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低通量血液透析的不足之处,还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减小患者的经济负担,受到了广大患者和主治医师的信赖与肯定。但在为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采用纯净度高的透析器;及时补充血容量,避免发生低血压现象;透析治疗时可能同时滤除大量的营养物质,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蛋白;提高操作技术,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合理使用透析器,发现异常时要及时更换[6]。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存活率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3年时患者存活率、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刘亚丽在糖尿病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预后影响分析一文中的研究结论十分相似[7]。综合上述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鉴于本组研究选择的病例样本数量较小,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通量血液透析对DN的应用价值还有待临床进一步深入探讨。

[1] 杨小华,韩晓骏,严冲,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09-2010.

[2] 刘晓斌,王凉,刘斌,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1,10(1):22-24.

[3] 易晔,卢远航,冀倩倩,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23(19):2667-2669.

[4] 张雷.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炎性介质、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2):1485-1488.

[5] 王维平,熊长青,朱鹏,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6(14):91-94.

[6] 张洪源,冯现竹.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10):905-907.

[7] 刘亚丽.糖尿病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预后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6):48.

R587.2

B

1671-8194(2017)08-0173-02

猜你喜欢
高通量心脑血管存活率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