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护理

2017-01-17 14:42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肌病高龄心绞痛

马 丹

(营口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 营口 115000)

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护理

马 丹

(营口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 营口 115000)

目的探究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80例患者分别有1例、3例、2例、2例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护理总有效率91.25%,病发率8.75%。结论结合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用药指导,能够显著减少其发病概率,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冠心病;发病特点;护理

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措施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笔者选取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81~93岁,平均年龄(82.5±1.7)岁。本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发病特点分类。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包括:①无症状心肌缺血:无明显症状,但负荷实验中心电图ST段表现为压低,T波倒置及低平,心肌灌注不足;②心绞痛:由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胸骨后疼痛,主要疼痛区域为胸骨、心前区,朝肩部、臂部、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呈放射痛,发作时伴有紧缩性、压迫性胸痛,胸部有灼烧、发闷感,面色一般表现为苍白,血压、心率表现为显著升高,皮肤发凉,四肢湿冷,但一般限制其活动,令其卧床休息,口服硝酸甘油即能缓解;③缺血性心肌病:发病前有乏力、烦躁、心绞痛、胸部不适和喘息等先兆症状,且心绞痛发作时口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多在睡眠状态下发病,疼痛程度、范围加剧或扩大,伴有窒息感、灼烧感和压榨感,主要表现为恐惧、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跳加速、发热等,早期患者发作时血压会升高,但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缺血性心肌病发作会出现血压下降;④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心脏出现增大,存在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和喘气等。

1.2.2 护理方法。①基础护理: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病房要维持静谧、洁净及空气清新,护理人员要对其作息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告知其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清淡、易消化为主,要戒烟酒,适量运动,可选择散步、打太极等方式进行锻炼,掌握有效的呼吸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能够对自身的疾病有所控制;②心理护理:很多高龄冠心病患者会存在焦虑与烦躁等不良情绪,当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时,其心肌需氧量就会增大,从而心绞痛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大,如果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在为患者心理时,护理人员不仅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更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想尽办法满足其心理需求,患者的焦虑感、烦躁感就会相应减少[1];③病情观察:由于老年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而冠心病的并发症发作时会极大的提升患者的血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护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及呼吸特征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则立即向医师报告;④用药指导:因为高龄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其自身代谢较为缓慢,药物服用剂量必须得到控制,才能保证其能够长期维持健康状况,护理人员必须在护理过程中悉心指导患者药物服用方法、注意事项,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概率。

1.3 观察指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护理后,按照上文划分的发病特点对患者发病时间、并发症、临床表现进行记录,统计护理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本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中,1例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3例出现心绞痛,2例存在缺血性心肌病,2例心肌梗死发作,护理总有效率、病发率分别为91.25%、8.75%。

3 讨 论

医学科研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与摸索,沉淀与积累,弘扬与探究的过程中,在临床研究方面,提高高龄冠心病护理的有效性,减少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的发生概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指脂质代谢异常或血液脂质沉着于动脉内膜,动脉内膜出现粥样脂类物质堆积并形成白色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由于斑块的增多使动脉腔愈来愈狭窄,出现血流受阻,最终心脏缺血诱发心绞痛。

冠心病患者存在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其在表现烦躁与焦虑时心悸需氧量会逐渐增加,使得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相继发生,而给予其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与用药指导则能够改善这一症状,使其发病概率显著降低。此文系研究高龄冠心病发病特点及护理方法,最终研究得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用药指导可显著降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病发率。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用药指导后,1例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3例出现心绞痛,2例出现缺血性心肌病,2例出现心肌梗死;本研究护理总有效率为91.25%,病发率为8.75%,与廖淑莉、盘秀姣、李淑琴等人[2-3]的研究成果别无二致,其护理总有效率、病发率分别为91.03%、8.97%,同样证实了结合高龄冠心病发病特点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给予其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用药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的发病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吴冬冬.45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6):171.

[2] 廖淑莉,盘秀姣.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7):175-176.

[3] 李淑琴.7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5):71.

R473.5

B

1671-8194(2017)08-0236-01

猜你喜欢
心肌病高龄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心绞痛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