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

2017-01-17 14:42高小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癌痛护理人员疼痛

高小飞

(鞍山市鞍钢集团总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2)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

高小飞

(鞍山市鞍钢集团总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2)

目的探究临终关怀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病情改善起到的效果。方法将临床的晚期肿瘤患者分组给予基础护理与临终关怀的特殊护理,观察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生存质量与护理成效的评价。结果临终关怀组的患者相对基础护理组普遍反映生存质量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结论额外的临终关怀能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期限,是晚期肿瘤护理的发展方向。

临终关怀;肿瘤护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的选取采用2012年~2015年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98例,年龄分布为39~68周岁,平均年龄54.4周岁,性别分布为101例男性与97例女性。为排除干扰并保证患者配合治疗,选取的患者均有正常的五感与行动能力,可以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并具备正常的理解能力。总198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9例,对分组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职业状况进行量化对比,并以统计软件SPSS 16.0分析,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提示分组是随机的。在观察后期由于部分患者死亡,最终得到的患者人数为观察组94例,对照组90例。

1.2 护理方法:分组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护理,仅包含基本治疗与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感情上的临终关怀。共包括以下内容:

1.2.1 对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①建立类似家庭的病房关系,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引起患者的生存乐趣,以此转移患者对肿瘤和死亡的预期和恐惧。②鼓励患者与人分享心中的烦恼和痛苦,包括与其他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交流,而医护人员与家属也需一起交流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及时介入疏导患者的恐惧和绝望心理。③争取患者家属和亲友的配合,教导他们心理疏导方法,让患者从熟悉和相信的人那里得到有效的关怀。④关注细节,尤其是语言和动作,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故护理人员需时时谨慎,尽量体现移情和人道。⑤护理人员自身需树立新的临终关怀观念,晚期肿瘤患者由于疾病的预后基本是死亡,极有可能产生轻生或放弃治疗的想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避免将类似的没有希望的想法二次灌输给患者。故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需主动积极地对待患者,认识到患者的精神需求,简单的礼貌和平等的心态可以给患者以极大的关怀。

1.2.2 疼痛护理干预:绝大多数的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都会伴有一定程度的癌痛。癌痛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难以忍受的折磨,所以,对于癌痛的患者应作出相应的疼痛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分为两大类,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止痛药物干预是指在患者出现轻度癌痛的症状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轻度疼痛的可以适当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非麻醉性药物来止痛,中度疼痛或疼痛持续加重的可以给予如可待因或强痛定等弱麻醉性药品止痛,重度疼痛或持续强烈疼痛的,可以给予包括硫酸吗啡及杜冷丁等强麻醉性药品止痛。非止痛药物干预是指在使用止痛药物以外,利用各种媒介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1.2.3 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除了癌痛外还会受到疾病引起的负面情绪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谨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当前心理状况作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反应。晚期肿瘤患者都已接受过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不再期望完全治愈疾病,对此,护理人员需要特别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多多聆听患者的诉求,建立与患者的互信,让患者的心声得以表达[1-3]。另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还包括鼓励患者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护理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使患者保持完整的人格和自尊[4]。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尤其是女性患者,切忌不与患者交流直接进行护理治疗,这样容易引起患者不安和隐私被侵犯的感受,使得患者更加难以配合治疗。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能明白了解到肿瘤治疗手段的重要性和治疗的预期结果,从而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更方便医护人员工作的展开[5]。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①疼痛程度:通过询问患者得到疼痛分级,共分为6个等级:1分,患者无疼痛;2分,患者存在偶尔发生并不影响日常生活的疼痛;3分,患者存在持续发生但不影响日常生活的疼痛;4分,患者存在干扰注意力程度的疼痛,一定程度上影响日常生活;5分,患者存在较为严重且持续的疼痛,已高度影响日常生活,患者仅能自理;6分,患者存在剧烈且持续的疼痛,患者无法自理进食、排便等基本生理需求,只能卧床休息。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及服务态度的评价,以百分制评价,80分为满意线,60分为合格线。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分别对上述两个指标计算其均值、标准差,检验患者评分的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若齐方差且正态分布,则用t检验说明组间差异,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选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区间;检验患者疼痛评分采用χ2检验,也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区间。

2 结 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对照组病例数为90例,疼痛评分从1~6分,对照组分别为7、4、11、28、22、18例;观察组病例数为94例,疼痛评分从1~6分,对照组分别为12、40、13、19、11、9例,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病例数不变,对照组满意60例(66.7%)、合格26例(28.9%)、不合格4例(4.4%),观察组满意82例(87.2)、合格10例(10.6%)、不合格2例(2.12%),观察组的满意度调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上述晚期肿瘤护理指导意见下,护理人员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了晚期肿瘤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只接受普通疾病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在额外的晚期肿瘤护理下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我们做出如下解释:①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能够严格执行,落实到位,患者了解到治疗的意义和配合治疗的好处,所以能积极自愿地配合治疗,故能得到良好的预后。②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整体化、个性化和连续性的改善明显令患者更相信医护人员,相信治疗方案,这种信心也是患者预后改善的重要原因。③晚期肿瘤患者通过特殊的护理服务懂得了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而情绪的舒缓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④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有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癌痛症状。综合上述四点,我们可以得出晚期肿瘤患者特殊的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癌痛以及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的结论。

[1] 曹绍婷,岳珊珊.晚期肿瘤病人临终关怀护理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1):212-213.

[2] 庄亚贤,闵琦芬.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9):1139-1141.

[3] 周琳,杨益.晚期癌症患者应用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效果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601.

[4] 邵宏杰.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 2013,21(10):365-366.

[5] 郭志娟.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67.

R473.73

B

1671-8194(2017)08-0274-02

猜你喜欢
癌痛护理人员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疼痛不简单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