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代表热议十九大报告争创世界一流企业

2017-01-17 18:55戴春晨
中国盐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肖亚庆所有制一流

■ 戴春晨

央企代表热议十九大报告争创世界一流企业

■ 戴春晨

国有企业有望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和压舱石。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所作的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017年10月18日下午,党的十九大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团会议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十九大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进一步安排,也是对国企发展新的号召、新的期盼、新的指引。

代表们一致认为,要不断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不断推动包括“混改”、公司制改革在内的国有企业改革。

争创世界一流企业

“我记得40年前,我们一切都向美国、向欧洲、向日本看齐,去到国外都要买冰箱、电视机。那时中国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但是今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中国什么都能买得到,大家都有一种自豪感。”十九大代表、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这样描述他感受到的变化。

变化的背后是众多国有企业强有力的崛起。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在以往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中国才能够在多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郝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国资的显著变化是实力更强了。从资产规模来看,目前央企资产总额已超过53万亿元,预计到2017年底可以达到55万亿元,五年将近翻了一番。从企业效益来看,五年来央企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4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超过30%;从核心竞争力来看,央企在许多重点领域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从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来看,目前48家央企进入了世界500强,几乎占到央企总数的一半。

另一变化是结构更优。郝鹏指出,在“进”的方面,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在“退”的方面,一是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已退出钢铁产能1600多万吨,同时退出煤炭产能5800多万吨;二是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坚决处置“僵尸”企业,去年以来,央企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超过500户“僵尸”及特困企业处置任务。在“转”的方面,中国高速列车制造、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都已占领全球的高端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获得的背景材料显示,2016年,央企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全国GDP的8.2%,上缴税费和收益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2%。

“央企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专项任务中发挥了顶梁柱作用。”郝鹏说。

在开放讨论中,包括郝鹏在内的多名央企代表都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是强调党的建设。郝鹏认为,过去五年国企国资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重要原因在于党的领导大大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央企普遍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重大部署在央企得到坚决执行,确保中央企业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在国企国资领域取得辉煌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新提的要求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十九大代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认为,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是要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二是要成为全球行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三是要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企业。

高红卫所在的航天科工,就是争创一流的典型例子。作为“航天国家队”成员之一,航天科工近年来有两大动作备受市场关注:一是将众多企业接入“航天云”的智慧企业运行平台,二是包括“太空快递”天舟飞船在内的商业航天板块,后者由于近期公布的“超级高铁”计划受到市场热捧。这两大板块均体现了中国央企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引领作用和话语权。

高红卫表示,航天科工将加快商业航天产业和智慧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应用生态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规模、不同领域企业协同发展,形成服务于各种规模、各类性质、各个领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坚持市场化重组

国有企业们之所以能交出靓丽的业绩答卷,离不开持续强有力推进的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就重点提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开放讨论中,央企代表一致认为,推动改革,推动公司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央企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讨论会现场获得的背景材料显示,过去五年,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改制面已经超过92%,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的改制面超过90%,企业形态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资本运营效率的提升。

肖亚庆在发言中透露,国企在不断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计划今年年底推动央企集团层面的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

前述材料同时显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行业,已经推动两批共19家中央企业开展混改试点,实施混改的企业层级正从三级以下子企业逐步向二级子企业和集团层面提升。部分央企在三级子企业探索开展员工持股试点,首批10户试点企业已经全部完成首期员工出资入股。

2017年9月28日,国新办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在这次会议上,国资委披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行业领域在拓展,第三批试点企业正在研究确定中。

肖亚庆在这次发布会上强调:“一个企业涉及到所有制的改革,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的显现,总是要给企业一个周期,要有一段时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指望一混就灵,一混所有都好了。”

在开放讨论中,肖亚庆重申,“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不是唯一方式,希望通过混改是国企的资产优势、效率优势与民企的优势形成有机结合,实现央企和民企的共同发展。

肖亚庆还强调,国有企业重组的过程和目的是一定要坚持市场化。今年,国企重组要继续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根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规律,考虑具体每个企业的产品特点和优势进行调整,以达到多重组,少破产。

但肖亚庆同时表示,市场化、法制化的破产肯定要进行。破产少是因为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和国企主要会考虑破产对职工带来的影响,今后还会将对职工的影响作为企业破产的重要考虑因素。

(来源: 2017年10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猜你喜欢
肖亚庆所有制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肖亚庆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肖亚庆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
肖亚庆履新前国资委主任转战工信部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
发改委:鼓励非公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混合所有制改革破题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