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2017-01-17 17:56冯玉李丽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宝宝

冯玉++李丽华

摘 要:2015年网络十大流行语之一“宝宝”继“吓死宝宝了”之后衍生出各种变体,成为“万能接梗王”。“宝宝”被广泛应用于社交语境,为第一人称指示语注入了新的活力。运用语言学理论,探究了“宝宝体”的来源及发展过程,并从语用移情、言语童稚化、社会心理和模因论四个角度对“宝宝”现象进行较为全面的探析为今后网络流行语,尤其是人称指示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宝宝 自称功能 社会心理

一、引言

近日,王宝强婚变事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网友纷纷发言:“宝宝不哭”“心疼宝宝”等。“宝宝”这一网络流行语再次回到公众视野。近些年,网络流行语一直是语言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中诸如“XX哥”“XX姐”“高富帅”“屌丝”之类的人称指示语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8]之一,“吓死宝宝了”一时间风靡网络,并被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场景。例如:

(1)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2)宝宝惊呆了。

(3)宝宝的心遭受到了万吨伤害。

在这里,“宝宝”主要用于自称,相当于第一人称“我”,但其意义显然更为丰富,微妙地传达了说话者言语中的感情色彩。国内学者对“宝宝体”已经做过初步的分析,但多数研究局限于对此现象出现原因的猜想与探究,从语用学角度解析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尚不全面。本文以新颖热门的“宝宝”系列流行语为语料,追溯其词汇意义来源,分析语言特征,并探究“宝宝”独特的自称功能,以期对这一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

二、“宝宝”来源及发展

“宝宝”本意是父母对婴儿或幼儿的昵称。古时候父母有了孩子之后如获珍宝,将其视作上天的馈赠。随着时代的发展,“宝宝”一词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年轻情侣之间男方称女方为宝宝,以表达爱恋之情与珍惜之意。“海豚宝宝”“蚕宝宝”等拟人化称谓也纷纷涌现,贴切地体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2015年,“吓死宝宝了”这一说法悄然走红,又一次给汉语称谓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关于这一流行语的来源,“百度百科”给出了多达八种说法。笔者认为,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网络平台如此活跃的大环境下,流行语迅速走红的过程比其出处更值得语言学习者研究与思考。

“吓死宝宝了”最初是女生受到惊吓时卖萌的说法,意为“吓死我了”,“宝宝”意指第一人称“我”。对现代汉语自称的分类一般以视点为依据,在对话中利用说话者角色来调节人际关系时,根据说话基准选用情况,通常的视点选择类型有第一人称视点、第二人称视点和第三人称视点。[1]“宝宝”在此是以第二人称为视点的社会称谓语自指。以第二人称为视点是说话人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指称自己,强调交际双方的关系,从而拉近了双方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使得交际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继“吓死宝宝了”之后,更多的“宝宝”大军进入人们视野。如:

(4)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5)你欺负宝宝。

(6)宝宝的心遭受到了万吨伤害。

一般来讲,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是年龄介于10-39岁之间的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上班族群体。[2]从交际对象来看,“宝宝”多用于年轻人之间,女性居多。但随着流行范围的扩大,此称谓不再受性别、年龄、群体的限制,甚至被称作“万能接梗王”。比如著名媒体人刘同就在微博上表明:“现在无论别人跟我说一句怎样的话,我就只想回他一句——吓死宝宝了。”从句法结构来看,“宝宝”可用作主语(如例(4))、宾语(如例(5))和定语(如例(6))等多种句子成分,用法灵活。从句式来看,最常用的有以下框架:

A.宝宝V了:宝宝伤心了。

B.V宝宝了:吓死宝宝了。

C.宝宝V1,但宝宝不V2:宝宝委屈,但宝宝不说。

D.宝宝的内心XX:宝宝的内心是懵的。

E.本宝宝XX:本宝宝来了。

有这些语言框架,说话者只要填入符合语境和心境的词汇,就能表达出特定的语义,使得语言新颖,交际灵活。另外,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最新的“宝宝体”与之前其他的流行语相融合,派生出更多新颖独特的说法。如:

(7)怪宝宝咯。(“宝宝”+“怪我咯”)

(8)本宝宝好方。(“宝宝”+“我好方”)

“宝宝体”是网络语言的又一大创造,其用法灵活,进一步丰富了汉语人称指示语的多样性,是当今年轻人彰显个性的一种新的方式。

三、“宝宝”之意

“宝宝”的基本意义是对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延伸,但蕴含的感情更为丰富和微妙。本文将从语用移情、言语童稚化、社会心理和模因论角度分别阐释“宝宝体”的蕴含之意。

(一)从语用移情角度

“移情”最早出现于美学研究,审美中的移情指的是在观赏事物时加入个人的感情。而语言学中的移情是一种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理解对方的需求。语用移情是为了实现交际双方的情感趋同,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实现预期的交际效果。[3]在不同的语境下,语言的移情效果也各有差异。从收集到的“宝宝体”语料来看,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既可用于社交网站好友之间自由随意的交谈,也可用于媒体新闻标题,来吸引读者眼球。如:

(9)情侣之间:“你为什么凶宝宝?”

(10)台湾法务部长罗莹雪:“宝宝心里苦,但宝宝应该要说。”

(11)苹果公司:“宝宝心里苦,2015下半年被政府索要数据4000次。”

例(9)发生在年轻情侣矛盾争吵时,女方以“宝宝”自称,一方面表达了对男友说话语气的不满,另一方面,委婉而略带幽默地唤起对方的怜惜疼爱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矛盾得以有效缓和,对方原本的气愤也被巧妙地中和。

例(10)是台湾法务部门主管罗莹雪卸任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性格的形容。身居要职而以“宝宝”自称,进一步表明了贴近群众、有话直说的风格,侧面反映了其卸任之前在立法院舌战绿营立委时尊重事实、反对断章取义的坚毅。套用网络流行语“宝宝体”,起到拉近与听众距离的作用。

例(11)对于苹果公司发表声明的描述,引起读者和苹果产品用户的理解与同情,其蕴含之意为苹果公司与产品用户站在同一立场,尽最大能力维护信息安全。

(二)从言语童稚化角度

言语童稚化又被称作卡通化,是成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变异现象,表现为词汇、语音及语法等层面对儿童语言无意识或刻意的模仿。[4]“童稚化”的语言又称“童化语言”,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常起到卖萌的作用。“宝宝”在形式、意义与用途等方面都具有儿童语言的特点,虚拟出一种可爱单纯、没有威胁性的形象,寻求听话者的宽容和庇护。自称“宝宝”造成交际角色的错位,显得个性独特,又“萌味”十足,拉近了听话者与说话者的心理距离与社会距离。又如上述例(9),女方的责备刚柔并济,使对方不忍回绝。童稚化的语言暂时改变了二者交际角色的对立关系,有效地缓和了矛盾。

童稚化的“宝宝”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谦语,但又不尽相同。儒家文化主张“贬己尊人”,即压低自己的身份,而抬高对方的地位,于是有了“鄙人”“贱内”等称谓。自称“宝宝”在年龄上放低了自己的身份,使对方地位高于自己,但又不失分寸,恰到好处地让自己处于受关爱、被呵护的状态。这与先前流行的自称语“哥”“姐”截然相反。“哥”“姐”等自称语以第二人称为视点,抬高了自己的地位,是一种强势的表达,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相违逆。如:

(11)“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从“爷”“朕”“哀家”到“哥”“姐”,再到“宝宝”,网络流行自称语层出不穷,从锋芒毕露到谦逊卖萌,体现出年轻人彰显自我的个性以及社会环境演变下心理状态的变迁。

(三)从社会心理角度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与普及既依托于社会外界条件的成熟,也归因于社会个体和群体心理因素的驱动。[5]将网络流行语置于社会背景之中,并整合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动机,才能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其流行原因与传播机制。因此本部分将社会心理视角独立出来进行分析,以期挖掘“宝宝体”流行的内在动因。

网络流行语的初步传播一般是受求异心理的驱使。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自由开放,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和消亡。在这样一个“见怪不怪”的大环境下,新颖独特又蕴有丰富内涵的语言形式如一股清流,很容易抓住公众的眼球。在“宝宝体”刚刚兴起的阶段,一位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在公众场合自称“宝宝”,无疑会吸引到周围人或诧异或不解的目光。通过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语言,人们满足了好奇心理,彰显了自己的个性,成为互联网文化中走在前列的流行人群。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流行甚至发展到全民普及的程度,与社会个体的从众心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群体中的一个人对某一新的语言形式产生认同感,他可能会去另一群体中运用,而另一群体的受众如果也被吸引,他们将变成进一步的传播者。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找到与周围人共同的喜好,运用和传播网络流行语,在共性中获得归属感。

具体来讲,“宝宝体”还体现了人们的亲和心理和宣泄心理。宝宝本意为幼儿,是社会中的较弱群体。言谈中自称“宝宝”,放低了自己的位置,使听者处于较强势地位,某种程度上属于自谦行为。正如前文例(10)中,“宝宝”明显拉近了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心理距离,给人以平易近人之感。宣泄心理在此是指在高压的环境下,人们运用有效的语言形式,准确深入地抒发情感,宣泄情绪。例如,“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这一简单的表达,将苦闷、不满、委屈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不由地产生同情心理。言语之中隐含有自嘲之意,幽默风趣,让听者印象深刻。

(四)从模因论角度

模因论(Memetics)源于新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观点,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6]语言模因论则解释了语言进化的规律,为研究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是模因(Meme),是被模仿、复制和传播的文化基因。根据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模因可分为两类: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模因的表现型又可以细分为三种:同音异义传播、同型联想传播和同构异义传播。自从“吓死宝宝了”蹿红网络媒体之后,“宝宝不开森”“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本宝宝驾到”等“宝宝体”便如雨后春笋般流行于网络与现实生活中,成为“万能接梗王”,因此归为同构异义的表现型模因。

当词语成为模因并被广泛传播,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这些模因就会愈发强大,被人们普遍接受,变为“成功的模因”[7]。“宝宝体”诙谐幽默,新颖独特,满足了人们崇尚新奇、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娱乐化的同时得以表达情绪,释放压力,因此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短时间内迅速复制和传播。从众心理机制也进一步促成了“宝宝体”的模因传播,人们在模仿和使用流行语的同时紧追时代潮流,找到了自己位于网络交际中的群体归属感。因此,模因理论很好地阐释了“宝宝”延伸为自称语使用的动态发展。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不断地给传统语言注入新的活力。“宝宝体”的流行使人称指示语家族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不同指示语之间的切换与灵活使用,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情达意,实现交际目的。人们追求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新的流行语仍会不断涌现,人们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褒贬不一。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剖析,有利于我们追根溯源,探寻语言的演变趋势,正确评估网络语言的合理性,并有效引导语言的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校级人文社科基金“网络学习环境与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18000514316005]。)

注释:

[1]肖玲,沈燕:《说话者自称视点的选择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91-93页。

[2]陈一菲,张鹏:《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品牌再造》,国际公关,2016年,第4期,第94-96页。

[3]冉永平:《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外语研究与教学, 2007年,第5期,第331-337页。

[4]王燕:《城市青年女性的语言变异特征》,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第54-56页。

[5]刘凯:《社会心理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6]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语言科学,2005年,第6期,第54-64页。

[7]陈琳霞:《语言模因现象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第108-114页。

[8]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

(冯玉,李丽华 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100124)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宝宝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宝宝照相本
基于屌丝文化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
浅谈语言变异之网络缩略语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
方言角色社会心理学分析
可爱宝宝超级秀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