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粳稻嘉58在余姚作机械育插秧的表现及栽培要点

2017-01-18 08:40张怀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单季余姚市余姚

杨 波,张怀杰

(1.余姚市种子种苗管理站,浙江 余姚 315400; 2.余姚市阳明街道办事处农业经济办公室,浙江 余姚 315400)

晚粳稻嘉58在余姚作机械育插秧的表现及栽培要点

杨 波1,张怀杰2

(1.余姚市种子种苗管理站,浙江 余姚 315400; 2.余姚市阳明街道办事处农业经济办公室,浙江 余姚 315400)

2013—2016年结果表明,晚粳稻嘉58在余姚作机械育插秧栽培,表现生长整齐,生育期适中,茎秆坚韧,分蘖力较强,抗倒性较好,丰产性好,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低,米质特优,食味适口性好。其机械育插秧栽培要点为适时播栽、合理密植、精准施肥、科学灌水、化学除草和防病治虫等。

嘉58; 晚粳稻; 余姚

嘉58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合作选育的光身、淡香、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低、食味软香的晚粳稻品种[1-2]。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11)。余姚市2013年引入试种,经4年示范推广,该品种作机械育插秧栽培,主要表现生长整齐,生育期适中,茎秆坚韧,分蘖力较强,抗倒性较好,丰产性好,米质较优,食味适口性好等特点,深受种植农户和消费者欢迎。现将其在余姚作机械育插秧的表现及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 主要性状表现

1.1 产量

该品种2013年在余姚市示范4个点,面积14.7 hm2,其中,单季晚稻栽培4 hm2,双季晚稻栽培11 hm2,在生长期遭受极端高温干旱和百年一遇 “菲特”台风洪涝灾害的影响下,所有示范点平均水淹稻顶4天4夜(10月7日晚至11日晚),嘉58仍获产量7.109 t·hm2,比同户相邻田块宁88品种增产8.3%。其中,单季晚稻3户,面积4 hm2,产量8.141 t·hm2,比宁88增产6.9%,产量最高的示范户阳明街道梁堰村陈家巨户,面积0.27 hm2,产量8.808 t·hm2;双季晚稻4户,面积11 hm2,产量6.075 t·hm2,比宁88增产5.5%。2014年在余姚市舜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家钜水稻农场等示范70 hm2,产量7.662 t·hm2。其中,单季晚稻栽培35 hm2,产量8.340 t·hm2,双季晚稻栽培34 hm2,产量6.93 t·hm2,高产方面积7 hm2,产量8.259 t·hm2,高产田0.2 hm2,产量8.49 t·hm2。2015—2016年示范区产量分别达8.793和8.415 t·hm2,连续4年获得稳产高产。

1.2 熟期

在2013年异常气候条件下,全市实收产量比正常年份减产1.5~2.25 t·hm2,嘉58作单季晚稻栽培,于5月27日播种,6月25日机械育插秧,9月19日齐穗,11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166.5 d,比宁88长2 d;作双季晚稻栽培于6月30日至7月5日播种,7月18日至8月2日移栽,11月20日成熟,全生育期140 d,比宁88迟2 d。2014年在7—8月连续阴雨,低温少光照条件下,嘉58单季栽培于6月4日播种,11月8日成熟,全生育期161 d,比宁88早2 d。因此,嘉58在余姚市既能作单季晚稻栽培,也可作双季晚稻栽培,适应性比较广。

1.3 经济性状

作单季晚稻栽培,2013年嘉58有效穗352.5万·hm2,每穗总粒数118.2粒、实粒数113.9粒,结实率96.4%,千粒重25.1 g。2014年有效穗378.0万·hm2,每穗总粒数143粒、实粒数135粒,结实率94.4%,千粒重25.2 g。

作双季晚稻栽培,2013年有效穗331.5万·hm2,每穗总粒数118.7粒、实粒数109.8粒,结实率92.5%,千粒重25.2 g。2014年有效穗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02粒、实粒数98粒,结实率96.1%,千粒重24.5 g。

表现苗期起发快,分蘖强,繁茂性好,叶色呈淡绿色,株型紧凑,生长清秀,穗大粒多,直立穗,结实率高,灌浆快,成熟一致,后期熟相好,谷粒金黄色。

1.4 抗逆性

嘉58全身光滑无毛刺,俗称光身稻。2013年作单季晚稻栽培,株高82.3 cm,作双季栽培,株高73.8 cm。2014年作单季晚稻栽培,株高85 cm,双季晚稻栽培,株高72 cm。茎秆粗壮,抗倒力强,适宜直播、机械育插秧、抛秧和手插栽培。

据2012年浙江省区试抗性鉴定结果,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在余姚市4年多点示范,均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病和倒伏现象,在2013年10月7—11日灌浆期淹水的条件下种植户反映穗芽较轻。

1.5 米质

据2011年浙江省区试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72.7%,长宽比1.7,垩白粒率30%,垩白度6.8%,透明度2级,胶稠度78 mm,直链淀粉含量9.7%,属软香米,米粒外观透明度较好,米饭略带香味,食味柔软,可口清香,口感好,糙米食用,食味更优于普通粳米,深受市场和消费者喜爱。

2 栽培要点

嘉58作单季晚稻栽培,因分蘖力较强,应掌握插种密度和苗数,控制最高苗,严防群体过大,协调好穗、粒结构;作双季晚稻栽培,力争季节、早栽、早发,提高整齐度,弥补生育期略偏迟的弱点,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其机械育插秧栽培要点如下。

2.1 适时播栽、合理密植

嘉58作单季晚稻机械育插秧栽培,于5月下旬播种,6月20日左右机械插秧,用种量60 kg·hm-2,播秧盘525张·hm-2,机械插秧密度30 cm×14 cm;作双季晚稻机械育插秧栽培,7月初播种,用种量82.5~90 kg·hm-2,插秧盘600张·hm-2左右,机械插秧密度30 cm×12 cm或23.8 cm×14 cm(7寸机)。

2.2 精准施肥、科学灌水

嘉58一生总肥量折纯氮240 kg·hm-2左右,在方法上,单季晚稻前期促稳长,中期攻大穗,后期防脱力。一般基肥施施大壮复合肥(N 18%, P2O510%, K2O 12%)300 kg·hm-2,栽后5 d施尿素225 kg·hm-2,隔15 d再施尿素150 kg·hm-2,7月30日施复合肥225 kg·hm-2;双季晚稻基肥施碳酸氢铵600 kg·hm-2,栽后4~5 d施尿素2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栽后12 d再施尿素75 kg·hm-2,施大壮复合肥225 kg·hm-2。

栽后采取干湿交替,苗期经常露田,提早搁田,当苗数达到计划苗数的80%时即可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切忌采取重搁田的方法,以免引起分蘖苗大起大落;中后期干湿交替,健根壮蘖,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

2.3 化学除草、防病治虫

化学除草、病虫防治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防治意见进行。因机械育插秧叶龄小,苗较弱,双季晚稻插种遇高温季节,应避开高温时段施用除草剂,防止产生药害。

[1] 李金军,袁运动,徐美铃,等.光身稻对病虫危害的敏感性研究[J].江西农业科技,2013(3):50-52.

[2] 王斌,邵慧,金玉芳,等.粳稻嘉58特征特性及其机插栽培技术 [J].浙江农业科学,2014(5):642-644.

(责任编辑:吴益伟)

2017-03-16

杨 波(1970—),女,浙江余姚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种子管理工作,E-mail:285790844@qq.com。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507

S511

文献志码:B

0528-9017(2017)05-0750-02

文献著录格式:杨波,张怀杰. 晚粳稻嘉58在余姚作机械育插秧的表现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5):750-751.

猜你喜欢
单季余姚市余姚
现在你踏实了吗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余姚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灾害报道中的地方媒体作为——以《余姚日报》抗洪救灾报道为例
余姚男子私设作坊排污水污染环境被刑拘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