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类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初探

2017-01-18 04:03何柳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药事药学药品

何柳艳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高职药学类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初探

何柳艳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以高职药学类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探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整体设计。课程依据药学类专业岗位规范及从业能力的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和情境设计。通过切割和整合成若干个项目化的模块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高职药学类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项目化教学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根据药学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该课程是必修专业课程,是国家卫生职称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法律法规类课程,其法规条文多,更新速度快,内容繁杂、零散却又相互关联,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2003年德国联邦职教所制订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往、交流和协作等社会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进行工作,自主进行学习。

随着新医改政策和方案的不断更新和实施,社会和行业对药学类专业具备药事管理职业能力的人才需求和要求也随之增大和提高。为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课程开发应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为宗旨,融合职业资格标准,重新序化、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1]。

1 课程基本信息(见图1)

图1 课程基本信息

2 课程定位

2.1 学生所在专业面向的岗位(群)

初次就业岗:工艺员、质检员、采购员、保管员、销售员、调剂员。

二次晋升岗:车间主任、质量主管、部门主管、药店店长、药房主管。

未来发展岗:药厂厂长、市场总监、药剂科主任。

2.2 典型工作流程(见图2)

图2 典型工作流程

3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技能实训,学生可以掌握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具备自觉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知识和药事法规的规定,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依法从业的观念、规范服务的意识。

3.1 能力目标

(1)能熟练应用药品生产管理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药品生产活动;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生产的整个流程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和评价。(2)能按照《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药品采购—储存—销售的整个流程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和评价。(3)遵循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审核、调配处方,并能对病人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3.2 知识目标

(1)熟悉药事组织的概念和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配置。了解药学技术人员的管理规定,知道国家对药师及执业药师的管理规定。(2)知道药事管理立法的概念和特征,了解我国药品管理法的立法目的、意义、适用范围,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3)知道药品生产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药品生产企业的性质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特点,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认证管理规定。(4)知道药品市场营销的特征,了解药品经营企业的性质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特点,掌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认证管理规定。(5)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特点,熟悉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管理规定,掌握《处方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掌握药品调剂业务的管理规定。

3.3 素质目标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基本法规的规定从事药品的生产、经营活动。(2)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生产质量合格的药品,不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工作过程中能吃苦耐劳,和同事团结协作。(3)在销售药品的过程中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实施,对待顾客主动、有礼貌,积极处理顾客有异议的问题,尊重同事,关心他人,具备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有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4)根据药品调剂规范做好处方的审核及药品的调配工作,尊重病人,指导病人用药,具有爱岗敬业精神。

4 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见表1)

表1 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

5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及情境设计(见表2~3)

以“药品生产管理”模块为例,药品生产管理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法律规章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由于学生之前都没有去过药厂参观见习,对药品生产企业几乎没有感性认识,更难以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和要求,因此,单纯地讲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有关生产区、洁净室、制药用水、设备管理等相关条款时,学生基本无法理解,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故对本模块的知识重新进行了项目设计和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一项具体的、综合的、实际的工作,在训练中吸纳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

表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表3 项目情境设计

6 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考核方法分为实践考核、理论考核、课外考核和过程性考核。实践考核是实训课上进行的操作项目考核;理论考核为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适当结合全国卫生职称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的内容);课外考核主要为企业评价;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参与情况、论文、见习反思日记等学习过程中的记录考核,然后按一定比例得出学生的成绩(见表4),达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的目的。

表4 课程评价方法和标准

7 教学效果

(1)本课程依据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选取、整合并形成了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框架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模式可行有效,既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社会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以项目教学替代传统的讲授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3)教学中注重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强化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对接,学生就业后的服务意识和应用能力有所提高,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也有所提高。

8 结语

项目化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通过完成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2]。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如何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体现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课程要遵循以下原则: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3]。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的实施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和职业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今后,我们还将继续研究和探讨课程的设计和改革,力求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药学管理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1]王迪.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与研究——以传感器电子制作与电路调试开发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2-24.

[2]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G420

B

1671-1246(2016)24-0053-03

猜你喜欢
药事药学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