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牙列缺损患者实施种植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1-19 10:37李秋桐沈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2期
关键词:牙列成功率牙齿

李秋桐 沈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Ⅱ型糖尿病牙列缺损患者实施种植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秋桐 沈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实施不同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患有糖尿病的种植牙手术患者,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后再进行种植牙手术。对照组患者则直接进行种植牙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牙列缺损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本次92例患者共修复缺损牙齿104颗,其中实验组46例(53颗),对照组46例(51颗)。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功修复患牙48颗,成功率90.56%。对照组修复成功35颗,68.6%。术后6个月,实验组仍有42颗修复成功,成功率为81.13%,对照组修复成功31颗,成功率为60.78%。,两组数据对比,实验组的修复率较高,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牙列缺损与血糖水平上升有关,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可有效的提高牙列缺损成功率。

牙列缺损 Ⅱ型糖尿病 修复 临床疗效

Ⅱ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牙列缺损是Ⅱ型糖尿病常伴有的一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病的概率可高达90%,远远超过普通人。糖尿病导致患者血糖升高或者不稳定,从而造成成人牙齿损伤甚至脱落[1]。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出现牙列缺损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左右,这也被认定为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目前可采取牙齿种植来进行修复。为了探讨其修复效果,文章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对92例对症患者的牙列缺损修复过程进行研究和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患有糖尿病的种植牙手术患者,患牙104颗。其中男43例(患牙51颗),女49例(患牙53颗),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6±3.5)岁。其中,85枚牙列缺损是由于牙周炎和龋病引起,13枚是由自然脱落造成,7枚是由于外伤造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前3个月和术后一年进行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注射来控制患者的血糖升高,将患者空腹血糖值控制在8.0mmol/L以下。并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要求低于7.5%。所有患者均同意选择种植牙手术,对患有心脏疾病、肝肾疾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给予排除,同时具有长期吸烟、喝酒等习惯的患者给予排除,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种植牙手术,实验组患者经血糖控制后再进行种植牙手术。选定种植区和合适的牙体,对患者进行均布麻醉。将牙槽骨完全暴露在外,正确选择种植体后,将其植入患者口腔,进行创口的缝合,手术一周后拆线。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检查,检验其咀嚼功能,是否脱落等基本情况,判断成功率。之后制作修复体保证患者试戴满意,完成种植牙整个过程,对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随访,分析患牙的治疗和修复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计量数据资料(±s)表示,组间差距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92例患者共修复缺损牙齿104颗,其中实验组46例(53颗),对照组46例(51颗)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术后三个月,实验组成功修复患牙48颗,成功率90.56%。对照组修复成功35颗,68.6%。术后1年,实验组仍有42颗修复成功,成功率为81.13%,对照组修复成功31颗,成功率为60.78%。,两组数据对比,实验组的修复率较高,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研究表明,牙列缺损与之有关。已有临床资料显示,种植牙能够保证患者牙齿的稳定性,恢复其牙齿咀嚼等基本功能,治疗效率理想,在临床上也有相关应用。一些文献的报道上均保持一致的结果,证明种植牙手术的积极作用。进入老年阶段,牙齿脱落属于正常现象,种植牙就成为老年患者压裂损伤修复的主要方法[2]。种植牙手术是通过向患者的骨组织内植入适当的下部结构来修复牙齿受损面,具有稳定、美观、无痛等特点,在普通牙病患者中,使用较为广泛[3]。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种植牙手术的修复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血糖水平的升高,患者的其他并发症等,导致该类患者的种植牙修复的成功率并不高。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胰岛素注射的方式来控制其血糖水平,良好的血糖水平是种植牙修复成功的关键[4]。通过血糖水平的控制,可以降低患者患有牙周炎的可能,减少疼痛和损坏,从而使种植牙的效果更加理想[5]。研究还表明,除了与血糖水平有关,种植牙手术几乎无其他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控制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来完成种植牙手术过程,并且术后愈合良好,不会发生过多的并发症,效果十分理想。本院引进了种植牙手术,并在本研究中,对92例(104颗)Ⅱ型糖尿病进行牙列缺损手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分别对其治疗3个月、1年的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牙列缺损修复成功率更是高达90.56%。本次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为种植牙手术,选定种植区并进行麻醉,切开患者的牙槽脊顶,将牙槽骨完全暴露在外,正确选择种植体后,将其植入患者口腔,进行创口的缝合,手术一周后拆线。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检查,检验其咀嚼功能,是否脱落等基本情况,判断成功率。对患者实施1年的随访,并在1年后检查患者牙齿植入成功率。结果显示,所有进行修复后成功的患者,牙齿咀嚼功能良好,外表美观程度高,并且牙齿稳定,未见脱落现象。实验组通过时刻控制患者血糖的方式,获得了较高的修复率,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失败现象,医生可在治疗后查找原因,本院对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原因查找,并对其进行第二次牙齿植入,提高了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并且对以植入成功的患者进行调整,防止种植后出现咬合不和谐现象,或者在受力过大的情况下,种植牙出现再次受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要求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观察其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以延长种植牙的使用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临床种植牙技术的发达,该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患者植入牙齿后感觉不舒服,价格较高等。但总体上,该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可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推广。

[1] 肖全坤,周江宝,郑汉成,等.Osstem GS种植体在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9):567-568.

[2] 张颜,李宏伟,任金霞,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及牙列缺损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3,11(5):281-283.

[3] 周嫣,彭利辉,刘红燕,等.2型糖尿病患者缺牙及义齿修复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9(11):1046-1049.

[4] 黄晓斌,张继伟.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4,7(21):279-280.

[5] 王凤娟.大城市社区2糖尿病患者牙齿缺失及修复现况病例对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30):114-115.

1006-6586(2017)22-0100-02

R783.6

A

2017-05-08

猜你喜欢
牙列成功率牙齿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