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触点与发展方向

2017-01-20 19:01蔡雨坤
新闻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政务微博

蔡雨坤

【摘 要】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是政府应对新媒体舆论场转移的积极措施,其发展受平台发展起伏和其他政务新媒体如政务微信兴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政务微博应建设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在政务信息和公共危机事件中体现权威以辟谣,成为信源供传播。同时应基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等政务媒体各自不同的定位及优劣势进行多政务媒体之间的联动,凸显各自不同的优势以形成政务信息传播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合力。

【关键词】政务微博;政务新媒体;公共危机事件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政务微信公众号的推广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SKG12)。

微博使得草根网民获得更便利的媒体近用权,公民新闻及网民自主意见表达成为可能,打破了媒体话语权的优势格局。因此,一方面过去政府部门试图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采用隐瞒、封锁信息的办法变得不可行;另一方面,普通公民并没有接受过新闻编辑与采访的专业训练,其发布的信息主观性强,爆料、维权事件多,更严重的则是产生大量的流言甚至谣言。面对微博上火热的围观和汹涌的舆论,大量的政务微博如公安、司法、旅游、交通、气象、环保、医疗卫生、教育微博在政务信息公开、民生资讯传播和应对突发事件及辟谣等公共治理领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一、政务微博信息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

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是政府应对新媒体舆论场转移的积极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政务微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微博平台发展有所起伏

在各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微博的整体传播力有下滑的趋势。自2010年微博在我国兴起以来,微博的发展经历了2013年的巅峰之后连续几年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直到2016又有回暖的迹象。在业内竞争方面,随着腾讯、搜狐逐渐降低微博发展速度,新浪微博呈现一家独大的趋势。尽管平台发展有所起伏,但政务微博的发展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而媒体平台的变化对政务微博的传播力有一定的影响。

(二)新兴政务新媒体异军突起

随着微信的异军突起,政务微信日益成为发布政务信息的新媒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和实现政民互动的新渠道。2014年8月以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针对即时通信工具治理的“微信十条”,其中第7条明确提出:“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满足公众需求”。因此,新的政务媒体平台如政务微信等的出现也推动政务微博对自身的定位提出更明确的方向。

(三)不同政务微博发展状况区别大

除去媒体发展大背景对政务微博的影响,政务微博自身的发展情况好坏区别也很大。如@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平安北京分列2016年上半年政务微博一、三名,地方性的公安微博@江宁公安在线获得了公众的大量关注,也使得公安微博成为政务微博中发展较好的一类微博,而交通、气象等类型的政务微博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但政务微博在数量大增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僵尸账号,这些僵尸账号鲜有更新。

相关的学术研究还指出了政务微博在发展中存在的实务性问题,比如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务微博信息发布速度慢、未成为权威信源导致辟谣不利;政务微信号信息设计平淡,缺乏自身的风格,语言表达千篇一律;政务服务能力不足,与民众的互动少,交互评论缺位等问题。可见,政务微博有持续发展的前景,但基于媒体环境以及自身特点,其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二、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触点分析

从信息内容看,微博信息传播的缺点在于字数限制使得微博表达琐碎,有价值的信息少;明星名人的粉丝多,热点信息如热门话题热搜榜被娱乐信息占据,而个人希望表达有效信息时却发现难以获得关注;一些信息被大量转发使得信息重复和冗余加剧。微博这种相对自由的信息发布与获取方式加大未经核实甚至错误信息发布的风险,使得谣言和假信息大量滋生,甚至有研究显示如今有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同时,微博成为网民爆料、维权的重要渠道,微博网民的大量围观和澎湃迭起的舆论给管理部门带来较大的压力。一些公共危机事件或爆料、维权事件被网民们追捧或吐槽,评论攻击性比较强而且存在很多负能量,使得无理性群体事件被进一步的放大。因此,需要基于政务微博的特点明确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主要触点方向,其信息设计应利用微博信息传播的优点,解决微博信息传播中的不足。

(一)稳步建设权威政务信息公开平台

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策略应该以稳步建设权威政务信息公开平台为基础,同时进一步着力于民生资讯的传播。以@重庆微发布为例,作为地方政府新闻办的官微,@重庆微发布发博数量多,仅2016年10月就发布(转发)微博480余条,内容包括各类政务信息:比如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重庆市居住证实施办法》11月1日起施行 警方详解办证需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如#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04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如#未来我市轨道交通将形成“十七线一环”网络#;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如#低收入困难家庭每月可领价格临时补贴#、#明年起 重庆城乡居民大病医保最低报销比例提高至50%#等。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民生资讯:比如文化艺术类信息,天气预报类信息,饮食、健康、旅游、交通、招聘、教育类信息等。同时,面对公共危机事件以及各种汹涌的网络舆论,政务微博应体现最快、最先、最真诚的危机沟通理念,在第一时间使用政务微博发布最及时的动态,包括使用现场图文视频等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如2016年10月31日,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矿11时30分左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重庆微发布于15点26分转发了华龙网于15点02分发布的全力救援报道,并于11月1日-3日连续发布8条微信对事故新闻发布会、搜救情况和调查组组建情况进行了报道,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政务微博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和突发舆情时的积极回应,使得官方信息体现其权威以辟谣,成为信源供传播,发挥了正面传播效能。

(二)加强与其他政务新媒体的信息联动和功能配合

实际上政务信息传播已经形成了政府网站、“两微一端”(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等多元平台共同发展的新阶段。相关研究指出,政府自媒体建设应把握微博、微信的传播特性,充分发挥政务“双微”在新闻发布、政务服务、网络问政及扩大自身传播影响力上的传承与协同作用。可见,基于不同政务媒体、新媒体自身的特点进行政务媒体的积极建设与联动成为发展的方向。以政务微博@重庆交巡警和政务微信号cqcq110重庆交巡警作比较:政务微信号重庆交巡警上网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主,通过个人订阅对公众号进行关注,除了常规的#微讲堂#、#警方资讯#、#谈车论驾#、#警花小帮办#等信息推送外,还可以进入实时路况查询、驾驶人违法、机动车违法、罚款缴纳、违法记分等违法查询和移动支付以及进入业务指南、安全课堂、办事网点、陋习随手拍和献策交管等警民互动环节。比较而言,政务微信号重庆交巡警能达成适时处理相关事务的能力,互动性强,通过订阅实现信息的分众传播,私密性强且信息每天限一条,发布时间较稳定;而政务微博@重庆交巡警发布的内容以公开传播为主,主要包括大众性的路况信息、交通出行提示,以及交通违法执法行动报道和介绍交通安全常识等,信息发布条数不受限制,可适时发布,反应速度快,但信息下沉速度也快。由于政务微博是一对多的大众信息发布平台,尽管政务微博采取了适时收集公众反馈、与相关业务部门快速沟通联动、限时公开事务办理进程等方法,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公众希望与政府部门进行一对一的实时交流并远程处理相关事务的需求。与微博相比,微信的指向性和功能性更强,互动更具私密性,互动形式也更为丰富。适时交流的优点弥补了政务微博的不足,成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途径。加之政务微信的支付功能可以为百姓提供公共事业交费或缴纳违章罚款等便民服务,因而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目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近28万。[1]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是政府应对新媒体舆论场转移的积极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如气象类政务微博@中国气象局,2016 年上半年共发布微博约400条,开通微博热点话题如#江苏阜宁龙卷风、#梅雨期遭遇大暴雨#等进行微直播28 次。2016年5月,@深圳微发布厅针对大量有关“华为迁离深圳”的文章,于5月24日引用华为公司的官方声明,发布题为【华为回应迁离深圳传言:未计划将总部搬离深圳】微博,对不实传言进行辟谣。[2]但是,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受平台发展起伏和其他政务新媒体如政务微信的兴起而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策略应该以稳步建设权威政务信息公开平台为基础,进一步着力于民生资讯的传播。特别是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和突发舆情时,要能快速反应积极回应,使得官方权威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以辟谣,积极回应和控制负面舆情。其次,政务微博的发展应体现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等政务媒体各自不同的定位及优劣势,实现不同政务媒体之间信息的联动和功能的配合。

注释:

[1]腾讯.2015年度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R].2016-1.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 年上半年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R].2016:15、30.

参考文献:

[1]唐梦斐.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辟谣效果研究——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案例分析[J].情报杂志,2015(8):98-103.

[2]王国华等.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研究——以上海踩踏事件中的@上海发布为例[J].情报杂志,2015(4):65-70.

[3]杨思文.以“江宁公安在线”为例谈政务微博的风格打造[J].新闻知识,2014(2):42-44.

[4]张志安,曹艳辉.政务微信与政务微博:传承与协同[J].新闻与写作,2014(12):57-60.

[5]王芳等.中国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及公众利用情况调查研究[J].电子政务,2014(10):58-69.

(作者: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政务新媒体政务微博
“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政务新媒体传播泛娱乐化倾向及应对策略分析
政务微信语体特征探析
“政务新媒体+”全功能应用拓展路径探析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场域构建初探
时空视角下省级政府政务微博运营效率评价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巧用政务微博,回应民众关切
政务新媒体语言及发布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