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探索

2017-01-20 22:01曹瑜
考试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就业指导实效性

曹瑜

摘 要: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变得至关重要。在高校探索就业指导课实效性成了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通过分析影响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以及借鉴国外就业指导课先进经验,提出就业指导课实效性建议。

关键词: 就业指导 实效性 高校教育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问题

根据教育部教学[2007]4号文件精神,就业指导课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中,各高校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形势与政策;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职业意识。

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指就业指导课教学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关键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质量。对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索有助于确定教学状况与教学期望的差距,确定教学问题解决对策,对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不像其他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跨阶段,即大学生在校阶段与毕业后就业阶段,我们对就业指导课教学实际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咨询与社会评价体系开展调查工作。

通过对我校两个专业应届及历届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对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反映主要有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单一,大学生反映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不大,满意度差,指导意义不强,只在就业政策、技巧方面有些收获,与就业指导课教学目标相差很大。

二、影响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1.课程设置不规范。

(1)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成为课程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各个不同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并在每一阶段做好合理规划和不同指导,根据不同年级课程内容和学生发展要求设计,合理地安排基础课和专业课,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就业指导。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不能全程化跟踪,不科学的课程安排直接影响就业指导成效。

(2)课程内容不能太单一,要充分考虑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和自主创业指导需要,不能只偏重择业技巧而缺乏教育性指导,从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像上岗前培训,仅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开展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面向全日制在校生开设,课程内容要丰富,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2]。

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以转变学生态度和观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面向全体大学生实现全程化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3]。

2.教学实践针对性不强。

课程指导实践性环节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强弱是学生就业能否成功的关建,认真做好教学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指导性和时间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绝不能只以讲座形式或以说教为主形式出现,只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这样无法发挥就业指导课实效性。基于就业指导是一门很强的实践课程,必须和行为训练、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

3.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差距大。

就业指导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师没有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就业指导课教学,除了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及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除此之外,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力量大多由辅导员和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组成,教师能力水平和学历层次差距大,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理论学习和培训,同时就业指导教师奖励机制不完善,很难保障就业指导课实际效果。

三、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

西方国家在学校就业指导发展中比我国有更多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指导教师的管理法制化。

许多西方国家制定了相应法律规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关要求和服务范围,加快了就业指导工作法制化进程。如日本学校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任命一位就业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日常就业指导工作。

2.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许多国家成立了专门就业指导机构。美国高校设有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就业辅导中心或安置办公等。澳大利亚大学拥有健全的就业机构,并且运转灵活自如。澳大利亚大学中设有就业服务中心或就业中心(简称CAS),是一个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与服务的机构。而日本则设有校一级的就业部或就职指导部,专门为学生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提供服务和帮助。

3.配备专业化、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队伍。

很多西方国家培训配备专业化水平很高的专职队伍,并制订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执业标准。另外,组织教师、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及校友等人员成立兼职的就业指导队伍。在英国,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般由职业顾问和信息职员构成,逐渐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就业指导队伍。英国大学里一般都由高学历心理学专业博士人才担任就业辅导教师,就业指导内容从大学生择业到业生涯设计全程化跟踪。而在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数要求拥有高学历学位,还要具有咨询学、辅导学、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博硕士学位,一般工作人员最起码也要拥有学士学位,从事个人导师和宿舍管理员等就业指导管理职责。

4.投入充足的就业指导经费。

没有足够就业指导经费支持,就业指导工作无法深入展开,因此,国外高校在就业指导经费投入方面还是相当充足的,有力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全面开展。美国对就业指导机构的经费投入较大,就业指导中心地位日趋重要,更加大对此机构的经费投入,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展开。英国也是如此,每年都投入充足就业指导经费,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5.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合作紧密结合。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企业和政府之间合作非常紧密。在美国,高校通过产学合作教育等方式,加强职业界和社会的联系,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英国校内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加强各学部学院之间的工作协作,特别学校与社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德国采用多方社会力量,如政府、学校、企业和私人咨询介绍所等共同参与就业指导工作。

国外高校借助高科技手段让就业指导工作走入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方向,从而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变得专业化、专家化和职业化,就业指导组织有序,市场服务范围广。特别注重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终就业指导朝着多学科、个性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4]。

四、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1.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实现观念上的突破。

要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不能停留在课程本身,重点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观念上突破,一方面就业指导课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了解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和劣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有关择业技巧和养成良好择业心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不容易迷失,不轻易改变职业方向。

2.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保障: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就业指导课教学起到保证和促进作用,就业指导课程综合性强,时代特征明显,课程设置要结合社会发展及就业形势,所学专业职业发展趋势、学生及家庭期望值等特点进行调整。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多方位就业指导,以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根据社会发展、就业需求和职业状况对课程设置、安排、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依据学生专业及就业心理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手段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调整完善。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直接关系教学实效性,需有战略高度,统筹兼顾,以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3.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教育部[2002]1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对就业指导教师的生师比有明确要求;事实上,很多高校未能达到该要求,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及专业背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影响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逐步走向专业化道路。高校可以从制度建设入手,明确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完善师资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和校外实践,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和完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白晓玉.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2010(8):23.

[2]陈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公共管理,2008(10):41-42.

[3]孙志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职业教育管理,2014(3):20,26.

[4]梁业胜.高职院校新型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3):10-13.

基金项目:(江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规划一般课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号:15YB084)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就业指导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