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2017-01-20 00:19吴洪春
青年时代 2016年32期
关键词:群众建设文化

吴洪春

摘 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搞好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功能,形成万众一心创业的社会氛围,这对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构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建设;群众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浅析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自我的、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围绕生活以文学艺术为中心的文化活动、文化工作和文化事业,其覆盖面很广,包括农村文化、广场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涉及的面也很宽,有文艺、科普、体育、教育等群众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基层群众文化是及其广泛、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依然比较薄弱,尤其是农村文化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的群众文化生活还很贫乏;愚昧迷信活动依然存在,腐朽落后思想有所抬头,“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

(一)一些地方领导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些基层领导对群众文化 建设不够重视,有的领导只注重政绩,比较关注招商引资的指标是否完成,而忽视了文化的建设。前些年,笔者在参加基层文化馆调研时,我市某县多数乡镇的文化站舍和礼堂已挪作他用,或直接卖给了与文化无关的企业。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发必要的保障措施

基层群众文化组织机构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在调时发现某县乡镇约有近一半文化编制人员专职不专干,有个别甚至根本没在干与文化相关的工作。目前文化干部编制转入乡镇,基层文化活动经费和人员编制都无法可依,即使在乡镇配上一个文化站站长,也是长期借调到乡镇政府办公室或其它的部门干着与文化不相关的工作,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队伍的建立缺乏法规指导。

(三)投入不足依然困扰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

由于各地经济状况的差异,对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也有很大不同。在一些经济困难的地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有的图书馆藏书不足,缺乏购书经费,即使有部分捐赠的图书也已经是非常地陈旧,缺乏科技信息方面的杂志和报刊。

(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不平衡。当前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

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投入的经费和人力相当充足,设施建设好;经济条件薄弱的地区,发展比较慢。集镇建设中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地区注重了新城建设和新建小区的设施建设,忽略了老城区文化设施的改造和提高,更加拉开了老城区与新城区在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

(五)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缺乏骨干力量

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整体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前不久,由文化部门牵头,将盐城市下辖县区的民间艺人的作品,包括剪(刻)纸、面塑、糖塑、根雕等进行了集中展示,并组织民间艺人在现场进行演示,他们精彩的绝技演示美仑美奂,令人赞不绝口,与此同时他们发出新人难寻无人继承的感叹。

二、统筹协调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不仅要有繁荣的城市文化,而且要有繁荣的农村文化。要围绕“市区文化抓提升,农村文化强基础,城乡统筹抓互动”的要求,着力推进以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的特色文化工程。

第一,城市文化抓提升。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折射出城市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就盐城而言, 中国海盐博物馆和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已经打造了具有盐城特色的地方文化,从盐城的地理环境出发,除已有的陆公祠、宋曹故居等名居,同时在串场河观光带的仿古建设群中,对盐城历史上的人物进行重点的推介,可以建一些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亭台楼阁,让盐城这座湿地之都的城市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有艺术品位,更有历史纵深感。

第二,农村文化强基础。农村需要文化,文化也需要农村。拓展文化阵地,要把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和管理当作农村文化建设强基础的关键。

第三,抓好特色文化,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盐城有着“东方湿地”,“淮剧发祥地”之称,淮剧和董永传说已经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台发绣、麦杆画、建湖杂技等特色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要开拓创新,将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转化为文化资本而发展成文化产业,进而形成文化品牌,并带动和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注重长效,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列入基层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作为当地领导的政绩与文化活动的开展挂钩,采取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坚持“政策引导、典型带动、以赛引人、整体推进”的原则,把培育文艺骨干、建立业余文化队伍作为工作重点,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政策引导,即争取基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与经济指标同规划、同建设、同考核,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典型带动,即培养树立典型并广泛宣传,以奖代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赛引人,即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各类比赛,培养和发现文艺人才,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整体推进,即对缺乏组织能力和设备条件的村队进行重点帮扶,分类指导,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加大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

要充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社会资金充裕的优势,降低门槛,放宽民营企业办文化的准入领域,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公有与民办相结合,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建立灵活高效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不断增强活力、推动文化创新、多出作品、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留住人才。切实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经费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切实加强文化馆(站)等基层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保证文化馆(站)有一定的业务经费。出台优惠政策,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我市出台的“盐城市政府文艺奖”极大地调动和鼓舞了文艺创作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引导资金投向,调整文化布局,支持基层文化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进行公益性捐赠,进一步拓宽文化单位的筹资渠道,加大对文艺工作者创作的鼓励和奖励。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力度,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制定社区、乡镇文化员队伍管理的具体办法,包括资金认定和等级确定等,建立制定相关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动员辖区内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在保证财政预算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且每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着重加大对基层建设的扶持力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如社会投资文化项目的建设用地可按规矩享受优惠政策;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指标优先安排;对投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奖励等等。通过政府引导、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资,完善基层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确保基层文化建设有钱办事。与此同时,要树立大文化的观念,充分调动、整合辖区内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形成社区、乡镇、辖区单位文化设施联动的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辅导、培训功能。当前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发挥了很大作用,文化馆、站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事业今后应将对这些业余文艺演出团队的辅导与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讲座等进行集中辅导;开展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的分散辅导等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水平。

猜你喜欢
群众建设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