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川优6203特征特性及陕南高产栽培技术

2017-01-21 02:45肖自芬毛振斌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22期
关键词:示范片汉中市底肥

肖自芬,毛振斌

(1.南郑县农技中心,陕西汉中 723100;2.汉台区农技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5。30′~108。16′,北纬32。03′~33。53′,是陕西的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9万hm2左右,总产60万~85万t,在汉中农业生产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为探讨适合当地的水稻良种良法高产栽培配套措施,2012年南郑县农技中心开始示范种植水稻新品种川优6203,2014年开始作为重点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2016年进行大面积推广。5年来,川优6203在该市种植表现突出,呈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和广适性,适宜在陕南海拔650 m以下的平川、丘陵地区种植。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高产稳产

川优6203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川106A×成恢3203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川审稻2011002),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4016)。川优6203在汉中市2012~2017年的水稻高产创建和全程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2012~2017年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品种对比试验田最高产量分别为698.6、673.2、718.0、690.5、698.1、712.6 kg/667 m2,高产创建示范田平均产量670.1 kg/667 m2,比当地主推品种內香8518增产50.1 kg增产8.1%。在参加2014年汉中市水稻机插秧高产竞赛中,南郑县、汉台区川优6203机插秧示范片平均产量591.2 kg/667 m2。2015年、2016年南郑县机插秧示范片平均产量623.5 kg/667 m2。2017年参加陕南水稻机插秧高产竞赛,南郑县川优6203机插最高产量709.3 kg/667 m2,机插秧示范片平均产量641.7 kg/667 m2。

1.2 综合性状好

连续5年的示范推广种植显示,川优6203全生育期155 d左右,平均株高119.0 cm,每667 m2有效穗17.6万,穗总粒200.8粒,穗实粒167.9粒,穗长27.0 cm,千粒重27.5 g,成穗率73.6%,结实率83.6%。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易脱粒,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

1.3 综合抗性好

抗病性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2.4,稻瘟病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2]。在连续5年示范推广种植中,未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发生较轻,抗倒伏,综合抗性好。

1.4 米质好

该品种谷粒细长,外观品质优,中等直链淀粉含量,适口性好。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4.4%,粒长7.9 mm,长宽比3.6,垩白粒率20%,垩白度2.5%,胶稠度61 mm,直链淀粉含量18.1%、蛋白质含量10.8%,米质达国颁二级优质米标准[3]。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采用两段育秧、薄膜育秧和机械育秧,每667 m2备种1~1.5 kg。两段育秧和薄膜育秧4月5日左右播种,机械育秧4月5~10日播种。播种前抢晴天晒种2~3 d,药剂浸种预防水稻恶苗病。浸种时先用清水浸种24 h,再用稀释“500倍”强氯精药液浸种24 h,然后将药液冲洗干净后再继续浸种24 h。川优6203适宜中温催芽,催芽温度不宜超过32℃。秧母田施好断奶肥、分蘖肥和送嫁肥。坚持浅水灌溉,如遇持续强降温天气应及时灌水护苗、覆膜防冻等保温措施,寒潮过后要及时喷施多菌灵等杀菌助长药剂。3~4叶期每667 m2喷15%多效唑30~40 g,矮化培育多蘖壮秧。插秧前2~3 d普遍防治二化螟、稻蝗及苗稻瘟,防止病虫带入大田。

2.2 抢时早插、合理密植

手插秧5月15~30日抢时早插,插植密度以33.3 cm×16.7 cm或(33.3+19.8)cm×19.8 cm为宜,每667 m2插1.2万~1.3万穴,穴插7~8苗,每667 m2插基本苗9万~10万。机械化插秧5月5日至20日抢时早插,机插密度30 cm×16 cm为宜,每667 m2插1.38万穴,穴插3~4苗,每667 m2插基本苗4万~5万。把秧插在高产期,抢时早插,插够插足基本苗。手插秧采取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方式插植,机械化插秧采取机插每2~3幅留60 cm通风道的方法插植,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提高水稻抗逆性,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早分蘖,早够苗,争足穗,攻大穗打好基础。

2.3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在施肥上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控氮、稳磷、增钾、配微,保证营养平衡。中等以上肥力田块大田施肥总量为每667 m2施(N)10~12 kg,磷(P2O5)5~6 kg,钾(K2O)6~8 kg,硫酸锌1~2 kg。在水稻插秧前犁耙大田时将农家肥、磷肥全部做底肥施入,钾肥为底肥∶穗肥=6∶4。手插秧氮肥为底肥∶分蘖肥∶穗肥=6∶3∶1;机械化插秧氮肥为底肥∶分蘖肥1∶分蘖肥2∶穗肥=2∶3∶2.5∶2.5。后期看苗施肥,出穗前叶面喷施禾枯灵、磷酸二氢钾,防早衰,增粒重,夺高产。

2.4 科学灌水、合理促控

大田水分管理上手插秧应浅水插秧,深水“换衣”,寸水促蘖;机械化插秧应薄水插秧,浅水活棵,寸水促蘖。苗够或时间到及时晒田,一般在6月20~25日或每667 m2总茎数达到16万以上时,及时退水晒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7月10日左右及时复水。孕穗期及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浅水层,勾头散籽后采取干干湿湿灌溉,一般于收割前7 d左右排水落干,断水不宜过早,养好老稻[4]。

2.5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病虫预测预报,运用农业防治与科学合理的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确保水稻高产高效。农业防治上,通过整田深翻,打捞浪渣,彻底清理田坎及沟边上的杂草等健身栽培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病虫菌的传播。化学防治上,提倡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重点抓秧母田病虫普防,保证秧苗带药下田;大田阶段把握好病虫发生危害期,选准关键时段用药防治,控制用药次数,降低病虫发生危害。插秧后7~10 d,结合追肥,进行化学除草和二化螟防治;6月20~30日分蘖盛期预防急性叶稻瘟和纹枯病;抽穗前5~7 d(7月底至8月初)重点预防穗颈稻瘟、稻曲病、稻管蓟马和纹枯病;齐穗后对叶色浓绿贪青晚熟田块做好稻苞虫防治。齐穗后停止一切药肥施用,确保食用稻米安全和品质[5]。

2.6 适时收获

当90%以上稻谷籽粒黄熟时适时收获,过早、过迟收获均会影响米质;实行优质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上脱粒、晒谷。

[1] 徐玉华,张万春,等.汉中市万亩水稻示范片超高产集成技术.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211~212

[2] 黎官军,黄正强,等.杂交稻新品种川优6203高产栽培技术.陕西农业科学.2015,61(6):121~122

[3] 刘春蓉,徐庆轩,等.优质稻川优6203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基层农技推广.2017,5(8):121~122

[4] 葛红心,张万春,等.汉中稻油一体化生产技术.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208~210

[5] 徐玉华,张万春。等.汉中市万亩水稻示范片超高产集成技术.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211~212

猜你喜欢
示范片汉中市底肥
番茄“2+x”试验总结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汉中市人民医院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国 宝
看图识字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丹霞彩虹”成为新农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