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初探

2017-01-21 04:02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6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鲜 杰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农业局,绵阳 622150)

梓潼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初探

鲜 杰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农业局,绵阳 622150)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从业技能,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要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力度,并将其作为现代高效农业的重大战略内容和举措,推动和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发展。文章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入手,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创新模式。

梓潼县 新型 职业农民 培育 模式

在我国的“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部署指引之下,要重视和全面开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基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农民的具体情况,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以梓潼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促进梓潼县农民综合素质的发展[1]。

1 梓潼县的产业基本概况

梓潼县在四川省绵阳市境内,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是我国著名的食品工业强县,并获有“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县”的荣誉称号,在梓潼县之中有极其丰富的历史和自然资源,如:七曲山大庙、长卿山李业阙、卧龙山千佛岩石窟等。

梓潼县的GDP值在2010年即达到了400多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了近13万元,农作物的总播面积达到了6万hm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到近4万hm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0万t。肉类总产量达到了5万t;禽蛋产量达到了2万多t;水产品产量达到了8 050 t。同时,梓潼县还延长产业链,发展林业重点工程,发展以杨树、桤木、巨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并开辟以核桃、柚子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基地约0.4万hm2,并形成了人工商品林经营、自用材加工、家具制造销售等产业,达到较高的产值利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梓潼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分析

梓潼县是四川省绵阳的重要农业县,致力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梓潼县的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截止2014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200人,其中包括:小麦生产35人、水稻生产35人、柑橘生产30人、肉牛养殖30人、测土配方施肥员等社会服务人员30人。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发展订单农业和农民自主经营为培育主体的模式,成立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会等机构,为新型农民提供专门的培训,并实施后续跟踪服务,形成了市场需求、农户、基地相链接的一体化培育模式,显现出“点面结合”的优势特征。

2.1 优选培训机构

在梓潼县新型农民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其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拟定针对性的、层次化的培训任务和方案,要审核培训机构的相关资质条件、培训经验,并由农业局组织评审,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优选西南科技大学、梓潼县农广校,作为梓潼县新型农民培训机构。

2.2 遴选培训对象

在梓潼县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主要采用自愿报名和乡、村两级推荐的方式,依循张榜公示的程序,严格遴选新型农民培训的对象,应当以梓潼县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培训对象,培训对象的条件具体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年龄在18~60周岁;拥有梓潼县农村户口;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能;有强烈的创业意愿。

2.3 完善产业化农民培育制度

在梓潼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梓潼县产业结构现状,形成与梓潼县县情相适宜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要将企业与农业基地、农户相结合、公司与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生成产供销、贸工农一条龙式的结构和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户参与到体系之中,使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达成一致,成为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共同获取收益,并在梓潼县的特色产业的导向之下,不断完善产业化的农民培育制度和模式。

2.4 形成多元化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要在对梓潼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县教育资源,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力量,整合农民职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农业科研机构等公益性教育资源,并开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集聚园区等社会化培训方式,更好地为梓潼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奠定制度基础。

2.5 引入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和模式

在梓潼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进行分段式的培训,积极倡导梓潼县农民参与到培训之中,并强调理论培训和实训基地实践培训一体化的方式,更好地提升农民的实践应用水平,做到农业生产和教育学习两不误。

2.6 强化培训监管

对于梓潼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新模式,要加强培训监管,要由农业主管部门派专人对农民培训全程实现监管,以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时间为监管重点,更好地提升科学化培训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梓潼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要结合当地的农业产业化调整结构特点,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之中,设置专业、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采用适宜于梓潼县农民产业生产周期特点的培训模式,开展针对性、实用性、规范化的培训,全面落实培训的后续跟踪服务,更好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产业优化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满足梓潼县农民的培训需求,激发农业的内在活力。

[1] 周自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7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