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17-01-21 04:02李建仁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6期
关键词:黑粉病黏虫红蜘蛛

李建仁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植保植检站,鹤壁 458030)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李建仁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植保植检站,鹤壁 458030)

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若不能及时进行防治,就会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尤为重要。

玉米 虫害 病害 防治技术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其总产量居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第二位。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导致玉米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做好对玉米病害及虫害的防治,以此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该文以常见的玉米虫害及病害展开分析,针对主要病害和虫害都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防治手段,为玉米进一步防治病虫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 常见的玉米虫害防治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我国必须加强玉米产量的保证。在加强玉米产量保证中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直接决定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也间接的决定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准,更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息息相关。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虫害的出现是导致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将对几种常见虫害进行介绍。

1.1 黏虫

黏虫是一种蛾类,繁殖速度快,每年繁殖蜕化3次,其中,第2次和第3次的黏虫对玉米危害很大,严重时可使玉米减产或绝收。黏虫喜欢潮湿的环境,一般在夜间出没,其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黏虫会附着在玉米的叶根或卷叶处产卵。幼虫在孵化期间主要以玉米的嫩叶为食,幼虫啃食玉米的速度很快,通常玉米植株被损坏后只剩下中央的玉米秸杆[1]。

在针对粘虫的防害处理中,一般采用直接杀死成虫和诱杀虫卵两种方式,根据黏虫的产卵习性,将虫卵在孵化期间进行诱杀。在田间管理中,人工摘除成虫产于叶片上的虫卵,将其集中埋在10 cm的深层土壤中,同时还应定期对农田进行喷药防治,在最大程度上将黏虫杀害,从而降低黏虫对玉米的危害。

1.2 红蜘蛛

玉米田在长期处于干旱缺水状态下时,红蜘蛛容易进行大面积的繁殖。其属于吸附性害虫,当玉米受红蜘蛛危害后会在短时间内干枯,植株内的叶绿素快速转变为叶黄素,使玉米提前干枯倒伏。红蜘蛛的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玉米长期干旱缺水;二是寄主较多,基数较大,红蜘蛛不仅能对玉米造成严重危害,还能对大豆棉花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对红蜘蛛的防治一般会采用技术防治和人工药物防治,技术防治是指对将要耕种的玉米土壤进行翻种,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使用农药将玉米种子进行杀菌化处理。当幼苗长出后要及时进行田间除草,减少虫源的藏身之处。红蜘蛛一般会在7月份开始大量繁殖,期间应将除掉的杂草带出田间进行焚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田间土壤的湿度与肥沃度。在玉米进入抽穗后要及时进行农药喷洒处理,尽量减少红蜘蛛对玉米的危害。将玉米的受灾面积降到最小,将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2 常见的玉米病害防治

2.1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多出现于玉米抽穗期,在幼苗期间很少出现。黑粉病主要是玉米植株上出现一个黑色的包状病瘤,病瘤初期呈银白色,内部白色,有光泽,常能冲破苞叶而外露,表面变暗,略带暗红色,该病严重危害植株的根、茎、叶以及植株的花穗等,黑粉病的传播主要集中在植株杆上的瘤体借助于风力进行扩散传播。

对于黑粉病的根治,首先,在种植时要选择不带有病原菌的种子,从根源上杜绝黑粉病的来源,其次,若之前种植玉米的田间出现过黑粉病,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晾晒,同时还要喷洒农药进行杀菌处理。

对黑粉病的防治还可以使用0.2%的硫酸铅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幼苗萌芽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对田间进行除草,防虫害,还要及时剔除病苗、怪苗。早期拔出病株,及时在地表喷洒杀菌剂,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追肥与灌溉,均可有效抑制黑粉病的诱发。

2.2 玉米斑病

玉米斑病分为大斑病和小斑病,其症状主要在玉米叶片上产生椭圆的黄青色小斑点[2]。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导致叶片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因而衰老。斑病的诱发从玉米根茎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会导致玉米果穗松软,颗粒不饱满,植株枯萎等。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会依附在玉米秸秆上,第二年会借助风力继续传播。

对于玉米斑病的防治,要在田间施肥,加强土壤肥力,对之前种植的患有斑病的土壤进行翻耕晾晒处理,消灭病原。在对玉米种子进行选择时,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对幼苗进行浇水灌溉,还要及时喷洒农药抑制斑病的发展,从根本上杜绝斑病的出现,降低其对玉米产量的损害。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必须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此外,选取抗病虫害较强的玉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与施肥、及时进行农药喷洒工作,均可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出现。

[1] 邱秀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究.农民致富之友,2015,12:93

[2] 王勋杰.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中国农业信息,2015,19:55

猜你喜欢
黑粉病黏虫红蜘蛛
不同饲料对黏虫繁殖力的影响
栗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临汾:加强小麦红蜘蛛监测工作
玉米红蜘蛛防治建议
2015年—2019年河南原阳黏虫和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
陆良县黏虫种群监测与卵巢发育特征
浅析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240g/L螺螨酯悬浮剂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效果简报
论玉米黑粉病的防治
山西:吉县多措并举统防统治果园黏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