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效果分析

2017-01-23 06:13苟武林王鹏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熏洗针灸

苟武林+王鹏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43(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针灸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肢体活动能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熏洗 针灸 中风偏瘫

中风为中老年常见病,其发病多于脏腑虚损有关。偏瘫是中风后重要后遗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一侧上下肢肌力减退、活动不便、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如不及时干预,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2]。本研究主要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中药熏洗配合针灸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140例在我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患者,均经脑CT或MRI确诊,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7.75±5.02)岁,病程3-423d,平均病程(152.63±68.38)d,脑梗死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脑出血31例;观察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6.58±6.13)岁,病程2-406d,平均病程(141.37±65.34)d,脑梗死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脑出血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稳定血压、血糖,控制颅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灸。中药熏洗:取桂枝30g,制乳香20g,黄芪40g,红花10g,伸筋草15g,没药15g,川芎20g。以上药物加水煮开后文火煎煮20分钟左右,每剂煎水2500ml,取汁,将药液倒入专业熏洗桶内,先以中药水蒸气熏洗患处15min,至温度适宜浸泡患处20-25min,2次/d,连续治疗30d。针灸:上肢取穴:肩髃、手三里、河谷、曲池;下肢取穴:阳陵泉、足三里、环跳、风市;选用30号1.5寸毫针常规消毒,待进针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补泻法手法,刺激穴位,每次留针15-2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治疗效果。

借助Fugl-Meyer平衡量表对患者平衡能力恢复状况进行评估,共计7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0-2级,最高分14分,最低分0分。总分14分,表示无障碍;总分7-13分平衡功能有障碍,总分0-6分,表示平衡功能严重障碍;0分表示完全丧失平衡功能。

借助Barthel指数量表对肢体活动能力进行测评,最高分100分,总分>60分,表示生活基本自理;总分41-60分,表示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总分21-40分,表示重度残疾,日常生活明显依赖;总分≤20分,表示完全残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赖。

疗效评定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试行)》[3]痊愈:平衡无障碍,生活可自理;显效:平衡功能基本恢复,瘫痪肢可运动;好转:平衡稍微恢复,麻木、水肿等症状较严重,依赖性强;无效:平衡能力丧失或恶化,完全依赖。

1.4 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数据借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使用(x±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均借助%描述,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

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1.43%,详见表2。

3 讨论

中医认为中风发病原因与脏腑虚损有关,气虚则血不足,以致血行退滞,正常津液补给不足,致使经络痞阻,诱发中风。中风后偏瘫是由于中风后脑血管病变,导致大脑皮质梗塞或出血引起中枢功能受损,致使其支配的肢体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功能受损,造成偏瘫。因此治疗中风后偏瘫应重在益气通络,化痰祛癖。中药熏蒸可皮肤毛孔腠理开放、扩张患处血管、肌肉韧带松弛,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供养量及新陈代谢,促使药物深入病所,发挥散寒除湿功效。同时泡洗患处,与熏蒸发挥协同作用,利于炎症消散及吸收[4]。中风后偏瘫患者侧肌张力逐渐升高,甚至痉挛。针灸可疏通患肢经络血气,避免增加患者张力。针灸亦可通过刺激穴位将针刺感觉信息传入中枢,中枢神经通过自身调节功能改善血流微循环,促进肢体血液流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熏洗配合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肢肌肉痉挛及血流循环,促进平衡功能和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熏洗配合针灸可显著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肢体活动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海波,宋秋英.中药熏洗配合西药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6):725-726.

[2]黄静,赵伟军.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恢复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85-8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吉贞料,卢桂兰,李海辉.针灸结合中药熏洗在中风痉挛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5,21(13):94-96.

猜你喜欢
熏洗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中药熏洗在会阴侧切术后护理的效果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透析致皮肤瘙痒30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