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和实践的误区

2017-01-24 08:47石国亮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立德政治

■ 石国亮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破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和实践的误区

■ 石国亮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战略工程。跟踪观察和调研发现,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的误区,主要包括从狭义上理解和应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片面理解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效应的单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停留在表层、忽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不能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党建的关系。破除这些认识和实践的误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工作 理论创新 认识误区 实践误区

我们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认识和实践的误区,并不否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是主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6年12月7日第1版刊发的《立德树人有道 春风化雨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综述》一文,对此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这些年,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广大师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对于实践中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必须坚持。

2016年12月7-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不仅在高校师生中反响热烈,而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是因为,这个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大背景下召开的,而会议的主题和研究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1]。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回答了事关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都非常强,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也为我们破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和实践的误区提供了一把钥匙。这些认识和实践的误区,是根据笔者对2004年8月26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情况的跟踪观测以及参与某省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开展的全省调查总结出来的,带有较强的普遍性。有的误区属于认识上的,有的误区属于实践中的,有的误区兼具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贯彻落实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破除这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2],如何理解这个“人”就十分关键。的确,高校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会碰到带有共性的思想问题,但更多的是带有个性化色彩的思想认识和实际问题。很多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产生的,因此,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成为一项基本原则。但是,很多实际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从而使解决思想问题变得非常困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这种常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上了,这样就把“人”定格为每一个具体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儿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3]。这段重要论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作了全面完整的概括。

从微观上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儿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值得,特别有效。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潜在不利影响,学生的主要精力不得不放在在考试升学上。当他们上了大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各种社会议题也有着广泛的兴趣和表达欲望。感情、求职、学业、社会热点……这些问题,都考验着每一个大学生的思考、判断、分析和选择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4]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但是对于“稚嫩”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正常。他们的经历和阅历,决定了他们很难理解这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如果教师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上述状况,及时给予解疑释惑,他们就更容易走出来,逐渐认识到人生经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后接着强调,“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5]。否则,他们就可能扣不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正是基于解疑释惑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常态性,近年来学术界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研究,也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展开的。

但是,我们绝不能忽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宏观层面的内涵,这就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中的“人”,既是宏观上“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中的“人”,这里的“人”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的,又是微观上的每一个学生。其中,宏观上“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决定了微观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如果忽略宏观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埋头微观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可能失去方向和指引。这就如同“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关系。

还必须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之所以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根本就在于它要从“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就表明,如果我们忽略了宏观层面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势必导致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始终存在着‘怎样培养人’的技术问题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价值问题。如果说前者反映的是教育的共性与规律性,那么,后者反映的就是教育的特殊性与阶级性,也就是教育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这是任何社会的教育不会忽视也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都会采取措施予以巩固强化。”[6]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至关重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端,且极具现实性和急迫性。……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四个正确认识”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这“四个正确认识”是从宏观上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切合了学生成长的理论需要和学习期待。当然,做好“四个正确认识”的教育引导,需要大量细致深入的微观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准确理解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对此作出明确要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将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扣好人生的扣子”。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一新论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8],这不仅规定了我国高校工作的总方向,而且凝聚了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总要求。

从跟踪观察和调查情况看,没有哪一个地方、哪一所高校对高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在形式上不重视,但是落实得怎么样则是另外一种情形。究其原因,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着三个相互联系的误区:

一是对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由于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科研水平高低、拔尖人才多少等成为政府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指标,很多高校都把科研看作立身之本,过去一段时间主要精力都放在争“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等名目上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后,过去未能如愿加入“985工程”或“211工程”行列的高校,也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一些高校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东部地区的一些高校凭借相对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频频向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抢挖学术尖子。针对这种现象,教育部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发出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提出要“合理确定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9]。当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时,社会选人用人时又尤其看重“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甚至成了就业的门槛,这又倒逼高校更加重视以科研为本的导向。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机制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选择机制,二者叠加,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产生了挤压效应。

二是对高校立德树人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从字面上看,立德树人包括“立德”和“树人”两个词,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立德的归立德,树人的归树人”。其实,“立德”和“树人”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立德树人”强调的是教育以树人为本,树人以立德为先。把“立德树人”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并把它提升到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的高度,实际上等于抓住了高等教育最为本质的特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

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历史的、具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0]这“四个服务”,为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当前,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要肩负起“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

三是实践中存在重智轻德的明显倾向。从表面上看,这种倾向几乎不存在。凡是上级规定和布置的活动,地方或高校的主要领导(至少是分管领导)都会出席并讲话,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部署,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容易掉链子,一到落细落小落实上就容易出问题。比如,在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市属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严重缺编。一些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善始善终,只是流于形式。归根到底,就是不能自始自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能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出现上述类似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德育效果的滞后性有关,也与社会对人才评价的不全面性等有关。从根本上看,还是由上述认识上的不到位、理解上的偏差造成的。因此,改变高校重智轻德的倾向,必须准确认识和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三、实现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

协同思想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协同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11]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于1971 年最早提出协同的概念,他指出:“改善每个人的生活是人类当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无论对社会或对个人来说,这个任务所提出的问题日益复杂。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必须为解决这些问题奠定基础。为此……这个任务的复杂性要求各门不同科学之间密切对话。只有通过它们的共同努力,这些复杂问题才能得到解决。”[12]协同学的基础是“一些最普适的基础理论和方法”[13],因此创立后逐渐被用于众多领域。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协同理念,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育人以合力为上,以分散甚至抵触为害。学生的成长需要高校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在思想引导、价值导向上形成方向一致、力量倍增的效应”[1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包括各方面的协同,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门课的协同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5]在对这段话的理解中,很多研究者强调的是“其他各门课”的协同,这是不准确的。根据协同的内涵,协同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要围绕整系统,它决不是对某一个子系统的要求。协同效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协调或共同行动作用时形成了整体效应,具有新的特定功能。形成高校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首先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既涉及知识体系,又包括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解决好“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发挥着理论武装、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起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教育的重要作用”[16]。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改进”是“加强”的关键,“加强”是“改进”的目的,“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进一步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方向。

首先,“要率先做好‘最先一公里’的转化和进入问题。一方面,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切实转化为各学科的学理,转化为各学科的方法论,转化为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体系,这三个‘转化’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核心内涵,使思政课的内容和方法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内化为学生实践的方向和准则。”[17]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高度,拓展和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更好地体现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理论需要上。

其次,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教学问题。教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解决好这个关键环节,重点是要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看家本领解释现实问题的内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易教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受同学们的喜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厚的理论功底”。由于自身研究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国伦理思想史等,因此她在上课时总能信手拈来地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加上同学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认同,这种结合也使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18]。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毕业后加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提高。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些青年教师由于没有很好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致课程教学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难以让大学生信服。有的教师连自己都没真正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成为我们高校的鲜亮底色。要下大决心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1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功,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注重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注重通过科学研究深化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性认识,注重从实际出发分析和解答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从而提高课程的理论说服力。

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并不否认其他各门课的育人功能,这也是实现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效应的要求。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这就决定了不仅仅是哲学社会课程具有育人功能,其他各门课都有育人功能。只是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其他各门课是起辅助作用的。我们决不能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成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忽视其他各门课的育人功能。要深刻认识到,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乱说,造成的结果是育人的抵消效应,在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下,甚至会产生放大效应和塔西佗效应。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门课1+1>2的协同效应。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门课育人的协同效应,需要形成共识以及基于此的自觉的行动,而不是主要靠行政强制或行政的力量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协同不同于军事行动或经济活动的协同,尤其在效果上、利害关系上具有‘隐含性’。因此,许多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意识比较淡漠,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甚至把协同当作是一种不必要增大的工作量。”[20]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必要的行政强制和行政力量推动是起作用的,但是最终要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门课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他方面的协同,也是如此。

四、以改革创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动力

陈宝生在教育部党组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讲:“改革创新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在根本动力上深化认识。”[21]这个看法很有针对性,非常深刻。从跟踪观察和调查情况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谈到改革创新,很多人停留在形式创新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理解为增加PPT、视频、动漫、MOOC(慕课)等,认为开通QQ群、微信群、微博、专题网页等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必要的形式是不可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以及深入细致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传统的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必须坚持,还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2]。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根本上深化对改革创新的认识,就要克服形式主义,防止娱乐化。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3]这就告诉我们,以改革创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动力,首先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与规律的深刻总结,进一步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科学方法论”[24]。做到这“三化”,就要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

不妨以实践育人为例加以说明。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文强调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各高校也确实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虽经多方不懈努力有所成效,但来自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反馈是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欠缺,并饱受诟病。”[25]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实践育人的理念、途径和方法,观察实践育人的新动向。一个明显的新动向就是,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正以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崭新形式不断为大学生所接受,参与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主要选择。公益慈善本身传达着社会价值观,“它所捍卫的价值观是对看重权力和财富(政治经济受它们驱使)的主流价值观进行的约束、修正并不时对其进行教化”[26],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也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契合性。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言:“为慈善付出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精神,层次很多,幅度很大,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他参与了,他就开始了他的道德积累。”[27]由此可见,公益慈善是最广泛的道德实践。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深入体验社会生活,了解弱势群体需求,在助人的同时践行知行合一、实现自我价值,是培养他们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高校实践育人,就需要把握这一新动向,及时引入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的理念,大力开展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实践育人的效果。

其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依据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党的事业的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教育内容、方针原则、方法艺术、改进创新、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28]。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等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但是,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都有自己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就在于“高校”二字,高校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考虑到教师这个要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考虑到学生这个要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五、补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和第一要务,教师要承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教师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从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来看,也是这样推进的。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部署。随后制定了16个配套子文件,其中之一就是2005年1月13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在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成长经历相似,基本上属于同辈群体,更容易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更广泛。针对“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一些地方和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不多、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3年5月4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意见[29]。

不得不承认,在很多人的思想认识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习惯性忽略高校另一大群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近期一些国家主要媒体对这次大会的相关报道较少提及教师思政也可见其一斑。”[30]相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短板”。

正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刘云山在大会总结讲话中也强调,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光只有学生,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两个对象,明确指出要关注教师,以人为本,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育部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六大工作重点之一是坚持两大群体并进,强调“在全面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32]。我们必须以此为工作目标,抓紧补齐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短板”。

六、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党建的关系

回顾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可以发现,从1990-2014年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了23次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基本是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共教育部党组(1998年之前的名称是中共国家教委党组)联合召开的。很多次会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都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或与与会代表座谈,或作出重要批示。但是2015年和2016年并未按照惯例召开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而是在2016年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三位政治局常委参加会议。

如果从表面上看这段历史,容易产生一种印象:中央过去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现在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在调研中,很多受访者谈到了这个看法。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党历来重视高等教育和高校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的同时,重点论述和突出强调了高等教育,作出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的重要论断,用“更加迫切”和“更加强烈”表达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和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把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上升到“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其实,在不同的阶段,针对高校工作的某个突出问题,召开某种主题和内容的会议,只是研究和布署高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如果以没有召开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来判断中央对高校党的建设不重视,这就是望“会”生义,势必产生误解。

与上述误解相联系,还有人认为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比“高校党的建设”这个概念大了。一些媒体的报道和专家学者的解读,认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大思政”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确突破了过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范围,但是如果据此就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界定成了“大思政”,是对“小思政”的突破,那就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界定,真实地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客观现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使然,实际并不存在人为扩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围的情形。

如前所述,习近平总书记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考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从内容看,不仅包括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高校的立身之本,涵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规律、途径方法、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还包括高校党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讲高校党的建设,也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考虑的: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在高校的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为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第二,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保障。换句话说,习近平总书记不是把高校党的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来讲的,而是作为根本保障来考虑的。

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党的建设是两个分属不同范畴的概念。高校党的建设属于党的建设的范畴,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它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其他党内法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属于德育范畴,它的依据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中央颁布的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政策。高校党的建设中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明显区别。

诚然,从工作对象、内容和方式看,高校党建中的思想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交集,如党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便如此,区别也很明显。党的思想建设是针对党员师生的,例如党员大学生,不仅需要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还必须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全体师生的,例如大学生,不论你是党员与否,都必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虽然积极要求进步的普通大学生可能会受邀参加党组织的某些活动,但毕竟不是义务。

从效果上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党的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强化党对高校的领导,可以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而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可以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1]《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2][8][10][15][22][23][3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3][5][19]侠客岛:《关于教育,这是习近平的最新思考》,载《光明日报》,2017年1月3日。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6][14]《传道者先要明道信道——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载《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14日。

[7]《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载《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0日。

[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教人厅[2017]1号),2017年1月25日,http://www.moe.edu.cn/srcsite/A04/s7051/201701/t20170126_295715.html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1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13]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6]顾海良:《高校思政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载《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15日。

[17]《陈宝生在浙江大学调研时强调 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载《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6日。

[18]王学良:《一堂受欢迎的思政课应有“三要素”》,载《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2月20日。

[20]朱 斌 陆兴祥:《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与活力》,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21]陈宝生:《全面系统谋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切实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向深入》,载《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13日。

[24]沈壮海 刘晓亮:《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方法论》,载《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22日。

[25]何彦通:《不安于课堂教学如何回归初心》,载《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9日。

[26]佩 顿 穆 迪:《慈善的意义与使命》,郭 烁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年版,第37页。

[27]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28]张蔚萍:《谈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1年第4期。

[29]《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2013年5月4日,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305/xxgk_152333.html

[30]蓝晓霞:《思政工作不能重生轻师》,载《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2日。

[3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教党[2016]58号),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612/t20161223_292849.html

(责任编辑:王俊华)

2017-02-23

石国亮,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公益慈善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慈善教育论纲”(课题编号:15FKS0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建设‘公正社会’为导向的全面深化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5ZDC003)、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课题编号:PXM2016_014203_00010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理论课立德政治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