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当老好人、搞一团和气
——浅谈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问题

2017-01-24 15:57仇丽萍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严肃认真问责从严治党

仇丽萍

(中共东台市委党校,江苏 东台 224200)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当老好人、搞一团和气
——浅谈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问题

仇丽萍

(中共东台市委党校,江苏 东台 224200)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目的性、自律性、非暴力性、特定性、严肃性、零容忍性、及时性、长期性、全覆盖性、严密性、规矩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的精准性、科学性、有效性、彻底性、坚定性和持久性。但曾有一个时期,党内斗争性弱化、缺失,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平淡化和娱乐化,一些党员干部当老好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害。我们要吸取深刻教训,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内斗争性;特性;对策措施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这是对管党治党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要求和努力方向,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而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党内政治生活如果陷于随意化、庸俗化、平淡化和娱乐化,党员干部如果缺乏斗争性,做老好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那么,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只有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才能“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才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一、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党内斗争的重要意义

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生机活力和避免党员干部犯重大错误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1.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要求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曾有一度,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就是因为一些党组织党内斗争性弱化缺失,党内斗争没有能够严肃认真地开展起来,现在我们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坚强的党内斗争性就像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钙,缺了这种钙,全面从严治党就会没有刚性,党的建设就会失之于“宽松软”,而有了这种钙,就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强筋壮骨,党的建设才能严起来紧起来硬起来。

2.把党章党规党纪真正落到实处要求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治党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不落实就是一张废纸。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统领下,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越密,但是,要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就必须有坚强的党内斗争性,必须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增强党规党纪的刚性。否则,没有较真的斗争,党章党纪党规的贯彻落实就会流于形式,变成可紧可松的“橡皮筋”、纸老虎、稻草人。所以,要通过强化党内斗争性,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党内斗争性越强,治党制度利器作用的发挥就会越彻底越好。

3.克服和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要求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对于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来克服和解决。

4.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党员干部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也不可能永远“不生病”,难免不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错误,如果有了问题和错误,没人管没人问,党就会渐渐失去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当问题和错误一发生,就有人揭发出来进行斗争纠正清除,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要同强化党的斗争性结合起来,以坚强的斗争性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是净化政治生态,遏制职务犯罪,避免党员干部犯重大错误的有效方法

一些落马官员在谈到走上不归路的原因时说,关键之时缺乏一声当头棒喝,平时没有人扯袖子、咬耳朵。这虽然是在推脱责任,但也道出了实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就能守好“四种形态”第一关,守住了“四种形态”第一关,就能有效净化政治生态,遏制职务犯罪,避免党员干部犯重大错误。相反,如果第一关守不住,就会恶化政治生态,犯严重错误、滑向犯罪深渊的党员干部就会大量增加,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损害。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是使党员干部少犯错误、避免重大处分的有效方法。

(三)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主要途径

一个党长期执政,容易自我膨胀,容易尾大不掉,容易懈怠,容易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产生麻痹,丧失自我革命的斗志,最终人亡政息。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才能“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回望96年前我们党召开一大时,只有50多名党员,但党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今天具有8900多万党员并在中国执政68年的大党。党的历史证明,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是我们党长盛不衰、永葆生机活力的主要途径。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的特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不同于其它任何斗争,具有鲜明的特性。

(一)目的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首先,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是为了管好党治好党,增强“四个意识”和“四自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的绝对权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其次,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就指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对于犯错误的同志不能“一棍子打死”或“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应依照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帮其改正、改了就好。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以警示后人。

(二)自律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自律性,即在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严肃认真党内斗争的过程中,注重和强调自我斗争,自我教育,正人先正己。也只有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他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主要就是发挥这方面功能和作用的。

(三)非暴力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非暴力性,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方法解决党内存在的违规违纪腐败等问题,不是暴力“武斗”,不是揪斗大批判,不是戴高帽游街示众等等。党内斗争的主要方式方法是: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纪律处分、组织处理、通报、改组、诫勉、问责、监督、举报、移送司法机关等等。

(四)特定性

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的对象具有特定性,主要是错误的思想、言论、观念;错误行为、不良作风和潜规则;犯错误的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党的组织以及腐败分子等等。

(五)严肃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严肃性,就是开展党内斗争是动真碰硬、不讲情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强调:“问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较真’、‘叫板’,发挥震慑效应。”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是讲原则讲党性的,党的利益、党的事业是高于一切的,不容许因私情而损害党的利益、破坏党的事业。因此要铁面无私,坚持原则、秉公斗争。

(六)零容忍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零容忍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中国共产党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七)及时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及时性,即及时提醒批评,动辄则咎,露头就打,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

(八)长期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长期性,即党存在一天,斗争就存在一天,伴随着党的执政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斗争相伴相生、相随而行。党的斗争性强党就强,党的斗争性弱党就弱,党失去斗争性,就会面临衰亡的危险。苏共垮台就是典型的例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也永远在路上。

(九)全覆盖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全覆盖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无死角。首先,党内斗争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的十二方面为政要求和行为规范,都贯穿着斗争,都要通过强化党内斗争性来得到贯彻落实。其次,党内斗争贯穿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所有党组织,贯穿于从中央领导到每一个基层党员,只要有党组织存在的地方,就有党内斗争,都要通过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来“健身强体”,净化政治生态。

(十)严密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严密性,是环环相扣、不留漏洞的。首先是不负责就要被问责。如果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对错误言行、腐败行为不管不问,就要被问责。其次是终身问责。例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十条规定:“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此外还有党风廉政建设“双责制”和“一案双查”等等。

(十一)规矩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具有严格的规矩性,不是主观武断、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胡乱瞎斗,也不是打击报复、造谣中伤、诬告陷害。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是有规矩有依据有章法的,这个规矩主要就是党章党规党纪,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等。只要违背了这些党章党规党纪,就需要进行斗争。开展党内斗争是出以公心的,开展党内斗争要有真凭实据,“提倡署真实姓名反映违纪事实”。

三、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党内斗争的基本途径

曾经一个时期,党内斗争性弱化、缺失,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平淡化和娱乐化,一些党员干部当老好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害。我们要吸取深刻教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确保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增动力和导航向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深刻,行动才能主动自觉到位。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需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强化党性原则;要通过学习,掌握开展党内斗争的依据、武器和策略;要通过学习,提高开展党内斗争的自觉性、能力、艺术和效果。总之,要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增动力和导航向,防止和避免党内斗争走弱走偏走斜。

(二)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一是要敢于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刺刀见红。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自我批评要“动真格、有辣味”,相互批评要直击痛处、真刀真枪、见筋见骨,达到聚焦问题“不走神不散光”的目的。二是“一把手”要坚持原则,敢于发问、从严点评,肯定成效实事求是,指出问题一针见血,防止“一团和气”当“老好人”,真正起到“红脸”“出汗”和“排毒”的效果。三是要敢于批评上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仅对下级要敢用,对同级特别是对上级也要敢用。不能职务越高就越说不得、碰不得。四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积攒到一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批评要随时随地,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要抓早抓小、见人见事,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只有这样,才能让政治微生物没有生存土壤,使党内政治生活充满正能量,才能让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和健康活力。五是要真正解决问题求得实效。批评是方式,整改是目的。要狠抓整改落实,针对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以“钉钉子”精神立行立改,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推动党建工作水平提升。

(三)自身要过硬

管人者必先管好自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党员、干部必须严于自我解剖,对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自身必须过硬,只有自身过硬,才能立得住站得稳,才敢也才有资格动真碰硬。否则,强化党内斗争性你就没有发言权,你说话也没有人听,强化党内斗争性就是一句空话。

在自身过硬方面,首先是党的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从严要求自己,带头解决自身问题,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别人改正的自己首先改到位。同时要注重家风和家教,管理和教育好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严起,十八大后第一次会议就制定了政治局工作规则,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带头开好民主生活会,有交流讨论、有思想碰撞、有批评和自我批评,体现了“严”和“实”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高级干部以身作则,为全党作出了最好的示范。其次是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必须时刻保持廉洁自律,干净履职,切实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要汲取前人经验教训,防范自身不良倾向,始终保持清廉本色。再次是所有党员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一名优秀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讲党性不讲私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出现侵害群众利益、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时,一定不要护着掩着,要表明坚决反对的态度。有的干部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你去护着他干什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斗争是得罪人的事情,既然是得罪人的事情就不能讲情面。不得罪犯错误的人,不得罪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广大人民群众,就要使党的形象、威信和事业受到损害。所以对错误言行的斗争、对腐败分子的斗争要坚决,要毫不留情,该扯袖子的就要扯袖子,该提醒的就要提醒,该批评的就要严肃批评,该红脸出汗的就要红脸出汗。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党员干部,该打的板子一定要打下去,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就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只有这样,才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党建设好。

(五)坚持选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斗争性强的干部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首先看是否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立场、没有态度、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在错误言行面前不抵制、不斗争,明哲保身、当老好人等政治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为了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要坚持选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斗争性强、政治上合格的干部;对不能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进行问责,努力建设一支铁一般忠诚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斗争的干部队伍。

(六)切实保障党员的监督权,营造强化党内斗争性的宽松环境

一要创造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宽松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坦诚接受别人的批评。事实证明,领导干部愿意接受批评,普通党员才敢于批评。二要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三要完善日常监督机制。畅通党员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各类监督的渠道,有效发挥广大党员的监督作用。四要完善对监督权人的保护制度。采取各种措施从根本上遏制打击报复现象,增强党员行使监督权的信心和勇气。五要对因与错误言行作斗争而遭到打击报复的受害者进行保护,要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待遇,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

(七)加强问责

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好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关键要从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入手,对于不敢担当、不敢斗争的,该问责的要坚决予以问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就明确指出,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予以问责。

(八)加强党性修养,出以公心,无私无畏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强化党内斗争性、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斗争,如果存有私心杂念,就会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束手束脚,只有加强党性修养,以党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党性原则为最高标准,才能斗志无比坚强,才能具备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周文彰,罗旭.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戳到痛处[N].光明日报.2016-11-23.

[2]姜伟.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N].经济日报.2016-11-17.

(责编:许淑贤)

D26

A

1008-8431(2017)03-0014-05

2017-03-10

仇丽萍(1975-),女,中共东台市委党校教务科科长、讲师。

猜你喜欢
严肃认真问责从严治党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选材恰当
伦道夫的成功法则
棺材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