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求一个饭碗,到实现自己的价值

2017-01-24 17:34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创客

姜浩峰

目前上海残疾人的就业形势,已从早先名义上的挂靠一些单位领低薪,到实际上的发挥个人价值。这是上海市民对残疾理念认识转变的结果,亦是残疾人生活方式的自我求变,更是残疾人自身价值、尊严的一种体现。总之,残疾人就业早已不再是为了谋求一个饭碗,而是为了价值实现的享受。

“我完全失明是在2010年。在丧失了原本的劳动能力后,一度迷茫。”在冬日一个阳光温煦的午后,王臻坐在上海市洛川东路201号,对《新民周刊》记者娓娓道来。这里是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这里还有另一个名字——“创客201”。

失明前的王臻,是留学德国归来的电气工程硕士,曾在数家国企、外企担任电气工程师。在完全失明后,他接触到了盲人社区,也接触了一些专供盲人的工作机会,比如说推拿按摩。然而,术业有专攻,即便是推拿按摩,王臻接触后发现,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无法上手的。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琦说:“现在上海的残疾人登记失业率很低,不愁温饱。主要面临的情况是就业层次不高,稳定性差,结构不合理。为此,我们举办了残疾人创客选拔大赛,希望通过大赛,让残疾人士也融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去。”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扶助残疾人创业的形式,在沪上一些区县亦有呈现。譬如位于嘉定区嘉定镇北大街的“阳光工坊”,譬如松江区的残疾人创客中心,譬如普陀区位于谈家渡路28号的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等。

《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还提出“就是要保障残疾人充分就业”,“增强残疾人就业增收能力”。具体说,就是要“强化就业权益保障,拓展就业创业空间,实施就业精准帮扶健全职业培训体系”。

按照孙琦的话说:“目前上海残疾人的就业形势,已从早先名义上的挂靠一些单位领低薪,到实际上的发挥个人价值。”孙琦认为,这是上海市民对残疾理念认识转变的结果,亦是残疾人生活方式的自我求变,更是残疾人自身价值、尊严的一种体现。总之,残疾人就业早已不再是为了谋求一个饭碗,而是为了价值实现的享受。

工作帮助他们恢复自信

是怎样一种状况,会让一个留学德国五年的高学历电气工程师不得不面对盲人推拿的工作呢?王臻是因为眼底病变一步步逐渐失明的,犹如一艘大船找不到航标而逐渐下沉。伴随着失明,王臻失去了专业与工作,家庭破裂,也脱离了原来的朋友圈。当他接触到盲人社群后,首先感到的是种种不适合与不适应。

隔行如隔山。“那时候,我感到——能够真正上手去做推拿,起码得花费十年功夫。”王臻说,“说实在的,以前我的自信都来源于自己的眼睛能够去读书。失明后,我对自己要求还是较高的,希望能重新融入社会,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失明的世界里。”

让王臻初步恢复自信的,是2013年初的一次贵州行。作为支教老师,王臻在当地一家高职校任教。讲台下的学生和他一样,都是视障者,他们毕业后将从事文秘工作。这让王臻感到,中国许多地方已经能够做到工作环境无障碍。

更早通过合适的工作恢复自信的是周江锋。周江锋幼年刚长出乳牙时,牙齿磕破了嘴唇。家长发现他遗传了家族血友病的基因。果然在成长的岁月里,他的关节反复出血。成年以后,周江锋在一家国企上班。直到2002年,他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膝关节出血,在医院里住了整整4个月。出院时,26岁的小伙子从此拐杖不离身,原本还算稳定的工作只能放弃。但周江锋并不气馁。在他家附近,有一个大型的文具批发市场。于是他自谋职业,批来文具到各大企事业单位上门销售。不久就发展成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给固定客源发货。比如在闸北、静安两区合并前,周江锋的生意已经做到了区政府。闸北区政府通过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向周江锋采购文具。因为没有店铺,周江锋做的是游商——多年来拖着病躯风里来雨里去,但他觉得这份文具销售的营生,适合他做。工作给他带来了自信。

合适的工作确实能恢复残疾人的自信。在嘉定区的“阳光工坊”,聋哑人能学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定竹编和竹刻。因为听不见,反而心很静,能把很纤细的雕刻做好。在区残联的努力下,工坊和某电商达成了合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残疾人就业、互联网+对接起来。

不仅谋职业,更要创事业

“上海残疾人事业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首先是在帮助残疾人谋职方面,‘一个也不能少。”孙琦说,“如今,我们国家正在进入全面小康,上海更是谋求更高层次的小康。上海在保证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同时,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开拓了许多路径。”

2014年,上海首次将8名残疾人录用为公务员。时年27岁、左手没有前臂的小伙子王任杰,通过考试成为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应急值守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新民周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次听残疾朋友提及王任杰,不少人不约而同亲切地称王任杰为——市长的同事。

当时还是应届毕业生的王芫芫则考入了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执法监督处。她的左手无法抬起,只能垂着,属于肢体残疾三级。“看起来和大家没区别,基本不影响正常工作,但有时确实不方便。”王芫芫说。她从事的是窗口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人。“在学校、社区,大家都知道我的情况,对我都挺照顾的;在窗口工作,每个人都代表全局形象,来咨询、办事的市民可不会因为我是残疾人就降低对我的要求。”

作为公务员,王任杰、王芫芫们身边的同事大多是健全人,他们完全有条件去做到残健融合。在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专项招录的同时,市残联还努力做好国企专场招录。残疾人有自己的特殊性,比如聋哑人手更巧,盲人则耳朵更敏锐等等,而我们现有的职教体系却很少有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课程。据悉,不久的将来,市教委还将推出残疾人职业教育提升计划,人保部门将推出残疾人就业促进计划。

孙琦说:“在创造更好的残疾人谋职氛围的同时,我们正在为残疾人创业谋求更多机会。”2014年以来,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举办了两次创业大赛。

两次大赛,一次由残疾人自己拿项目参赛,一次由爱心企业、社会人士拿出项目让残疾人通过比赛找到合适的机会。残疾人之间、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可以通过合伙、合作等不同的方式共同创业。在“创客201”举办的“投资人下午茶”活动中,有创业打算的残疾人士,能与社会上的投资专家交流。2017年元月起,9名在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残疾人士,即将就职于“创客201”提供的工作席位。

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在“创客201”的咖啡体验吧,唐文亮请记者喝咖啡,向记者讲述他的创业项目——虚拟珠宝试戴。

作为2015年上海市残联创客选拔大赛的第一名,唐文亮创立的戴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入驻中国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这位与桑兰一样中枢神经受伤的小伙子,虽然坐在轮椅上,却心怀着一个爱的世界。

致残之前的唐文亮,从事的是金融信贷方面的工作,在同龄人中算是高收入者。2008年11月,他与当时的女友去西安,为的是看中超上海申花对西安浐灞的比赛。那场比赛,“蓝魔”组织没有集体行动,唐文亮一行单独乘坐旅游大巴,在返沪途中,因为烧秸秆产生雾霾导致车辆在江苏宝应遭遇连环车祸。唐文亮被送往当地医院,随后又被救护车一路送到上海长征医院。在那里,他一住就是一年。这一年,他感到自己不过就是受了一次重伤,未来很可能会恢复。这一年,家里请来六七个护工,每天围着他转。这一年,单位为他保留了工作。然而谁也无法否认——他的伤和桑兰一样,下肢瘫痪,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无法站立。

随着时间推移——女友,离他而去。工作,离他而去。躺在床上,每天对着天花板,唐文亮的脑子一片空白。但他知道自己从小到大都是班级的体育委员,高中时还是黄浦区柔道队队员。唐文亮没有被命运击倒!他努力复健,如今已经能够勉强站立一会儿了。

2015年,唐文亮结婚了。妻子于源是一位健全人。他俩为了准备婚礼购买婚戒。“一家一家地逛。你也看到了我这个状态,男的确实也不太喜欢逛街,我就想,是否能搞个虚拟试戴。”妻子也很支持唐文亮的想法。

刚巧当时唐文亮听说,上海市残联创客选拔大赛正在网上报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参加了。参赛后,创业导师告诉他:“为用户打造虚拟珠宝试戴,你是第一人。想法可行,请坚持下去。”没有什么事业是不需要坚持的。因伤在家中休养了数年的唐文亮,一颗封闭的心打开了一条缝。在与创业导师交流后,唐文亮对其中一位导师的话思索再三。那位导师指出:“珠宝生意倘若只面向零散的客户,并不具备竞争力,购买戒指多是一次性的,要有回头客,就需要从客户端转移到珠宝供应商这一端。”

如今,唐文亮已经找到了一位合适的合伙人——杨若雷。杨若雷负责高清三维模型的制作。唐文亮的表弟也辞去了多年从事的某跨国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加入到唐文亮的创业团队中。

王臻也从这次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目前的他,正在打造“超自由读书App”。在这款App中——不仅能听到许多中文书,还有许多英文版听读内容;不仅视障人士能够从中享受到听书的乐趣,对于健全人来说,这亦是一款可以在碎片化时间中找到知识养分的所在。王臻告诉记者:“我在民政局注册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上海图书馆、浦东图书馆合作。我的工作伙伴中,既有残疾人,也有健全人。”失明时,王臻同时失去了事业、家庭,甚至失去了固有的朋友圈。而如今的王臻,再次找到了事业,找到了朋友。他不再对自己的残疾状况羞于启齿。

岂止唐文亮、王臻,在“创客201”获得价值实现的,还有夏孋嬿、胡士群、刘莹、刘琴、钱明敏……刘莹组织的听障团队通过互联网完成线上宣传,用气球艺术为各类生日、庆典等主题活动提供布景。钱明敏则为聋人就医与医务人员交流提供手语翻译的公益服务——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他们无疑也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感谢手语翻译寇辰珠对本文做出的贡献)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创客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