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1-24 09:11赵刚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校教学模式

赵刚

摘 要:作为联系生活实践与数学的重要桥梁,数学建模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了各个行业的研究领域。在数学建模中,许多问题并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也没有统一答案。因此,高校在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时,需对学生创造能力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引导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数学建模的概念及其特点出发,就如何完善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建模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1.208

0 引言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发展,数学也成为了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考虑到社会各生产部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均离不开数学建模思想及方法的帮助,因而高等院校在开展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需有机结合建模思路及实际问题,通过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建模教学模式,从而充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

1 数学建模的相关概念

数学建模指的是出于某一特定目标的考虑,简化并假设特定的系统及问题,并借助相关数学工具构建出恰当的数学结构,从而为处理对象提供科学的控制决策,或是用来合理解释待定的实践状态[1]。简单来说,数学建模是通过数学的方法及思想来构建出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对实践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一系列过程。

此外,数学建模还具有应用广泛,抽象性、综合性及概括性强等特点,其不但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以及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还需对其分析并解决问题、计算机应用、信息收集与处理、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展开全面培养。由此可知,通过采取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完善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确保选题的科学性

数学建模选题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选题过程中,需将教学计划、教材难度以及学生实际能力水平等充分考虑在内,并严格遵循以问题为中心、所选题目具备足够研究价值,以及可行性、趣味性等原则,确保能够将学生的建模兴趣及研究兴趣充分调动起来[2]。

2.2 做到多层面联合

教师在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时,应对建模各层面予以高度重视,将多层面联合起来。首先,将建模步骤重点突出。教师需详细阐述不同步骤的特点及作用,各步骤之间的协作机制等,并从建模方法这一层面出发,创设相应的情境,理解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及评价等。此外,还需围绕同一建模问题来开展各个步骤的教学,重点分析问题的背景,认真考察已知条件,并对模型的构建过程进行引导,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步骤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其对各个步骤的作用方式进行正确理解,对建模思路有一个整体把握,从而将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其次,对类比法、平衡原理方法等广普性建模方法予以重视,并善于利用概率、极限、图论、模糊数学以及层次分析等数学分支建模法。在开展各层面建模方法的教学时,教师还需把各个层面分化成具体的建模方法,并选择实际问题来训练学生,使其做到融会贯通。

2.3 注重整合模式的应用

数学建模整合模式是指整合各年级的知识,探索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及连续性,以期促进数学建模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在对模型进行整合时,需对核心课程(包括数学模型、微积分以及实验等课程)、潜在课程(包括单科或多科选修课)以及建模活动(包括CUMCM集训、大学生建模竞赛及数学应用竞赛等)予以重点关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阶段的建模教学模式:第一阶段的对象是大一及大二学生,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使其对简单应用能力有一个大致掌握;第一二阶段的对象是大二及大三学生,重点对其建模及应用能力展开培养;第三阶段的对象是大三及大四学生,主要对其应用能力及综合研究意识进行培养。

2.4 分层进行

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掌握及应用能力为依据,以模仿、转换及构建为主线来分层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工作。

(1)模仿阶段:学生数学建模模仿能力的培养是建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环节。教师在进行该阶段的教学时,需要求学生重点研究已构建的模型及其具体的构建思路。与自主探索并构建模型不同的是,对别人构建的模型展开研究是一种被动性活动,因而在实际研究时,教师需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如何引入并应用模型,如何借助已有方法将答案从已知的模型中导出[3]。总的来说,模仿阶段的训练在数学建模教学中至关重要。(2)转换阶段:数学建模中的转换指的是将具体的模型转换为抽象的综合性模型,或是把原有的模型通过提炼,转换至另一领域中。对各种数学问题展开分析,其本质便是多种数学模型的转换及组合。因此,在实际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时,教师需对学生转换模型的能力展开重点培养。(3)构建阶段: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出于某种需求的考虑,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形式来体现问题中的条件及相互关系,或合理取舍并简化已知条件,再经过重新组合,从而构建出新的模型等,并借助已有的知识及方法进行解决。考虑到构建模型为一项高级思维活动,并不存在固定的解决方法及模式,因而教师需将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非逻辑思维充分调动起来,经过分析、概括、类比、比较、猜测及想象等过程,对学生的数学模型构建能力进行全面锻炼。由此可知,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以及非逻辑思维能力外,还需注重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有关于工程技术以及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系统进行灵活辨识,对机理进行准确分析,在顺利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教师在开展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需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学习兴趣予以重视,通过不断完善建模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深入挖掘,引导他们展开积极探索与沟通,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逵,彭向阳,谭义红等.地方本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长沙大学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05):112-114.

[2]顾传甲.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方法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06):165-166.

[3]黄世华.高专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08):191-192.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科研项目《将数学建模思想有效渗入高等数学教学中》(项目编号Gfy-48)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数学建模高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