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规模养殖场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2017-01-25 10:30王勇裴振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饲养员周龄规模化

王勇,裴振华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畜牧兽医站江苏连云港222100)

肉鸡规模养殖场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王勇,裴振华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畜牧兽医站江苏连云港222100)

肉鸡规模养殖场是指以规模化饲养、集约化为基础,通过建立相应的规模,采用科学的养殖模式使肉鸡养殖基地的管理过程较为严格,并且在基地内由多个业主能够有效进行标准化养殖的适宜的肉鸡饲养区。

集约养殖;肉鸡养殖;健康养殖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调整,肉鸡养殖已经成为当代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肉鸡规模养殖场的健康养殖技术能够不断提高肉鸡质量,为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1 肉鸡饲料选择环节

肉鸡在规模化的养殖过程中,必须重视饲养技术,从而保障肉鸡质量。其中,最重要的饲养技术为肉鸡饲料的选择,饲养员在选择饲料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通过运用较为科学的配方,有效保障肉鸡的健康。科学的配方中,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比例与含量能完全满足肉鸡的营养需要,能够不断提高肉鸡的免疫力。饲养员应选择较为正规的生产商饲料,禁止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并且不能在饲料中添加违背国家规定的元素。为了不断提高饲养员的经济利益,饲养员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作物作为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促进肉鸡养殖的良性循环[1]。

2 饲养场地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饲养技术的逐渐成熟,农民通过对该技术的运用,获得了更高的经济利益。在肉鸡规模化健康养殖中,农民必须重视对养殖场的选择,保障周围环境满足养殖需求。由于养殖规模较大,养殖场地的选择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通风效果优良、干燥、地势较高、排水性能好、隔离条件佳等,并保障周围没有大型化工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严禁在食品厂上游、饮用水水源上游等区域开设养殖场。鸡场布局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利于生产服务和生产销售等,饲养员必须重视粪便处理、卫生防疫工作,饲养场位置必须远离城市,并与其他养殖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饲养场应该远离工业区域避免相应的冲突。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肉鸡场也应远离居民区和公路,最大程度上降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扰,并且保障鸡场的安静环境。

3 饲养管理技术

饲养管理质量与肉鸡的遗传因素直接关系到肉鸡的经济效益,饲养管理技术必须不断提高。由于肉鸡的遗传因素是饲养员难以改变的,饲养员应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促进规模化肉鸡的健康成长。在饲养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饲料配比不恰当和养殖舍温度不适的现象,因此饲养员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合理调整饲养密度,严格遵守饲养原则。肉鸡的日龄直接关系到饲养密度,饲养员必须保障饲养密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饲养员在饲养过程中,应将肉鸡进行科学合理分类,通常情况下,一群包含400只肉鸡,同时在饲养过程中,应参考肉鸡的身体条件进行划分,包括:弱小原则、强壮原则等。②在1~3周龄内应少次进行通风换气,主要应考虑保温,对于四周龄的肉鸡而言,饲养员应采用通风换气的方式。在成年肉鸡的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必须重视通风换气工作,通常情况下,每小时的换气量一般为每只肉鸡30 m3。③饲养员可以采取网上平养的方式,对于1~2周龄的肉鸡而言,每平米饲养25只左右,对于3~4周龄的肉鸡而言,大概饲养15只,对于5~8周龄的肉鸡而言,每平米饲养10只。④饲养员还必须落实好温湿度的调节工作,在保障养殖场温度的前提下落实好通风换气工作,保障温度适宜,并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通常情况下,育雏舍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33℃,随后的一周内降低2℃,当肉鸡生长到35日龄时,饲养员应对周围温度进行调节,保障育雏舍的温度不低于21℃[2]。

4 疾病防控工作

在肉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密度较大,疾病对肉鸡健康生长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饲养员必须做好疾病防控工作。肉鸡规模化饲养中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缺硒病、维生素缺乏病、腹水综合征等。一般情况下,缺硒病常见于5周龄的群体中。维生素缺乏常常出现在肉鸡的生长期,直接关系到肉鸡生长性能的好坏。腹水综合症常常发生在4周龄的育成鸡群体中,死亡率较高。

对于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而言,饲养员必须重视管理工作,不断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肉鸡生长关键期中,饲养员必须定期补充维生素,从最大程度上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为了落实好肉鸡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饲养员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药物的选择,对于细菌性疾病而言,饲养员应选择抗菌类药物;病毒性疾病应运用高免蛋白抗体治疗;对于混合型感染而言,饲养员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养殖过程中饲养员必须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由于抗生素药物的残留会降鸡肉的质量。

肉鸡传染性疾病防治过程中,饲养员必须重视免疫程序、用药程序等。对于21日龄以内的肉鸡而言,饲养员应落实好鸡白痢的防治工作,饲养员可以采用的防治药物包括:呋喃唑酮、诺氟沙星、土霉素等,饲养员还应落实好新城疫免疫接种工作、禽流感接种工作等,饲养员可以采用多项药物进行综合防治。对于10日龄肉鸡而言,饲养员必须落实好肉鸡法氏囊病的防治工作,有多种防治方案可供选择,例如:法氏囊灭活疫苗饮水。对于14日龄雏鸡而言,饲养员必须重视球虫病的防治,通过运用盐霉素、苯孤等防止球虫病对肉鸡的侵入,对于25~42日龄左右的雏鸡而言,饲养员可以运用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另外,饲养员还应重视肉鸡肾病的防治工作。

通常情况下,肉鸡的饲养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上平养、地面平养、笼养等。对于舍饲这样的环境而言,饲养员可以采用地面平养的方式,对于放牧环境而言,可以采取间断轮牧。由于放牧地较为开阔,没有污染源,因此可搭建树木遮阴网。饲养员在育雏前,必须落实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①检查现场的水电、顶棚、通风孔等设施,配置相应的饮水器、料盘、饲槽等用具。②清洁消毒对保障肉鸡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当肉鸡进入鸡舍前,饲养员必须对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清洗,并采用多次喷洒消毒剂的方式进行消毒。③另外,饲养员还必须重视消毒后的通风工作,通风24 h后,鸡舍内的刺激气味会慢慢消除,然后将鸡群送入养殖场。④在预热环节中,饲养员应提前对设备设施进行预热开启,从而保障室温满足育雏标准的要求。⑤在饮水环节中,饲养员应首先将雏鸡放入鸡舍,随后将电解质多维、葡萄糖等物质添加在水中,使鸡群连续饮用一周后,随后改为日常用水,饲养员必须保障24 h内提供给鸡群足够的水。⑥在开食环节中,饲养员应保障鸡群出壳24 h内立即开食,所饲养品种应与饲喂方式相互协调,从而满足肉鸡的全价料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饲养员必须重视饲喂次数,通常情况下,第1周每昼夜喂6次左右,随后每周递减到2次左右。饲养员还必须控制好饲喂量、采食位置等,对于采食时间而言,饲养员应将采食时间控制在3 h左右。⑦饲养员还需重视疫苗、饲料的选择,饲养员应将育雏的数量设置为基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制充足的新鲜饲料,例如:大型品种每只鸡需要1 kg的饲料,对于中型品种的鸡而言,需要0.75 kg左右的饲料,对于轻型品种的鸡而言,需要0.5 kg的饲料。饲养员常用疫苗包括以下几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新城疫疫苗、禽流感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等[3]。

结语:综上所述,近年来,肉鸡养殖成为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对农村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饲养员必须重视肉鸡规模养殖场的科学化饲养技术,不断提高肉鸡规模化饲养的质量。■

[1]任铁华.规模养殖肉鸡的关键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12):96-96.

[2]张燕红.肉鸡规模养殖场(小区)健康养殖关键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8: 266.

[3]韦凤英,李东生,韦平.肉鸡规模养殖小区健康养殖关键技术[J].广西畜牧兽医,2013,29(2):88-91.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3.006

王勇(1967.12-),男,本科,高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饲养员周龄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快乐的饲养员
水中放牛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熊猫饲养员:我给“滚滚”当“奶妈”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