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征程

2017-01-26 00:26本刊评论员
浙江经济 2017年21期
关键词:变革浙江现代化

本刊评论员

踏上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征程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同时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是中国经济走向更高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经济方略。

现代化经济体系怎么构建?十九大报告提出六大方略,力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这些年,浙江一直奋进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征程上。回顾一下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可以看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经济各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浙江已在“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获得感最强省份”道路上大步前进,以此换来的好口碑、好体验、好环境正对国内外高端技术人才、资金、项目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营造出一个更具市场活力、更有发展朝气的经济氛围。

二是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勇当引领式创新先锋和新经济领跑者。今年以来,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由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同出资建设的之江实验室成立,聚焦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全省加快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高新区、科创大平台、特色小镇等创新载体正在不断集聚创新实力。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推动着浙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的爆发性成长。

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眼于实体经济振兴,继续坚持有“破”有“立”、坚持倒逼和引领并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推进大会,对萧山区等18个工业大县实施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政策,全面启动了在柯桥区等21个县(市、区)开展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分行业省级试点,积极扩大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同时,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打开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四是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着力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省政府已批复设立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支持舟山探索推进“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加快推进杭州、温州等地的跨境电商园区、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支持嘉兴打造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等,一个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体系正在快速打造之中。

浙江已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前列,这得益于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如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浙江进入了一个引领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时代,需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方面创新思路、提前谋划,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浙江方案、浙江经验。

猜你喜欢
变革浙江现代化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变革开始了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浙江医改三部曲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