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玻璃门加快民间资本准入

2017-01-26 00:26黄一萍
浙江经济 2017年21期
关键词:青田县华侨试点

□黄一萍

打破玻璃门加快民间资本准入

□黄一萍

青田县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子女在外经商的留守老人群体和回乡休闲养老的华侨老人群体数量日趋庞大,他们对社会事业服务市场需求大、层次高。青田县虽民间资本实力雄厚,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社会事业项目投资主要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压力大。青田县作为全省改革试点进行先行先试,积极开展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探索。

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建立侨资管理服务中心,创新公益事业发展项目委托贷款,有效拓展社会事业项目发展融资渠道,为侨商、青商反哺家乡提供投资渠道。并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在总体方案下,研究出台《青田县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青田县关于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青田县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初步形成了“1+X”的政策体系框架,从拓宽进入渠道、创新人事管理体制、完善投融资体制、完善投资回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着力破除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资、生产和供给等领域。试点以来,成功引进了瓯畔颐苑养老中心、伯温中学、康馨医院、莱士单采血浆站等一批民办社会事业类投资项目,吸引民间投资达8亿元,社会事业领域的民间资本参与度进一步提高。此外全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东方资产与青田县政府联合发起规模约7亿元的城市发展运营母基金,争取在三五年内实现50-70亿元的投资,将用于青田文化、旅游、养老等领域的开发建设。

以项目建设推进改革。突出项目建设和带动。一方面把政府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在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试点以来,公共财政在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年均增速超过7%,财政收入的近80%投入民生领域,重点投向龙头公立事业机构示范性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性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示范引领和保障基本作用。另一方面积极谋划社会事业投资招商项目库,依托“青商回归”工程,通过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商会招商等形式,全力做好社会事业项目招商,全面优化服务,助推建立社会事业项目绿色通道,推广社会事业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全面抓好项目落地。试点以来,全县安排社会事业投资项目80个,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伯温中学、县养老中心、县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社会事业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供给明显增加。

突出“侨乡”特色元素。针对青田作为“侨乡”独有优势资源和特殊需求,通过打造欧陆风情街、侨乡风情特色乡村、侨家乐等项目,把侨乡文化与休闲旅游进行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端养生养老产业,开办中高端养老机构,建设集现代养生保健馆、休闲娱乐室、电子阅览室、影视厅、茶室、棋牌室、健身房、洗衣房等多功能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机构,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满足归国华侨多层次、高端养生养老需求;通过开展“寻根”夏令营,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国际幼儿园等特色学前教育,举办中外合作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等优质、特色教育服务等形式,鼓励华侨参与家乡的社会事业发展。目前正着手起草鼓励华侨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加快推进华侨返乡创业。

创新试点带动整体改革。每年从各改革的重点领选取安排一批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以分领域的创新试点带动整体改革的推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积小胜为大胜。改革试点以来,开展了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试点、校企合作办学试点、县华侨中学、县华侨幼儿园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等试点,通过试验使改革任务尽快落地,重点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改革举措。

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立足青田社会事业领域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结合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社会领域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文化、体育事业与旅游、休闲、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旅养结合”的千峡小镇、“医养结合”的瓯畔颐苑养老中心等一批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的项目。并以新增投资、购买服务等方式,激活长期政府主导的社会事业发展格局下积累的丰富存量资源,提升社会事业资源的配置效率。

作者单位: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青田县华侨试点
我的华侨老师
知音
渴望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情缘万载石有言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试点改革 越艰难越坚持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