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分离: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

2017-01-26 00:26冯亚伟
浙江经济 2017年21期
关键词:有偿垃圾袋杭州市

□冯亚伟

干湿分离: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

□冯亚伟

环境问题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城镇垃圾的处理是当前城镇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经济高速发展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杭州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难以持续,大量原生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宝贵的填埋战略性保障资源被迅速消耗。在杭州垃圾填埋场即将被填满、杭州垃圾即将进入全面焚烧时代的背景下,垃圾分类回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杭州市于2015年颁布了《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册子已经发放到杭州市多数家庭。其中明确规定垃圾不按要求分类将处以50-200元罚款,但面临执行难的尴尬境地,收效甚微。在此基础上,笔者经过前期调研,对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提出整体优化思路。

干湿分离,居民轻轻松松参与垃圾分类。根据前期调研发现,很多有环保意识的老百姓也想参与垃圾分类,但却因垃圾种类繁多,分不清楚。而“干湿分离”这个方法很简单,只要分得清垃圾是“干的”还是“湿的”即可。“干的”垃圾由“芥换金环境公益社”专业工作人员区分归类,这将会大大增加居民的垃圾分类回收意愿。即使仍有少数居民不在乎积分仍旧没有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但是因为“干”垃圾是有偿回收了,自然会有流浪汉、环卫工人等主动清点分类出这些垃圾,送去有偿回收点兑换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或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弱势群体自力更生、改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

恩威并施,居民高高兴兴参与垃圾回收。笔者曾在杭州主城区若干个社区进行“垃圾有偿回收实验”,半天就回收了废旧电池1256节、药瓶1565个、塑料罐984个。城市居民每日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数量惊人,但是实验的“战果”相当喜人,说明有偿回收垃圾居民参与度很高,“恩”释放了不错的效果。而“威”是指对没有按正确归类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相应的处罚,主要参照《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由相关部门将对其进行执法罚款。通过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既可以较好地在源头上促进垃圾的正确分类,又能够有效地解决《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难执行的问题。

政府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服务外包。杭州市政府每年垃圾分类项目资金达8000多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垃圾袋等,并定时定量免费发放给市民使用,以期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正确率,但实际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知识,往往不能正确归类,而少数分得清的居民觉得要把垃圾分成四类分装也繁琐,且有些类垃圾每日产生数量并不多,再者有运输公司为节约成本将已经分类的垃圾偷偷混装现象也时常发生,导致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若采用干湿分离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居民对垃圾袋的需求大大降低,由此省下的费用完全可以用于垃圾的后期处理:将回收来的“有毒有害垃圾”交由相关单位无害化处理,将可回收垃圾卖给相关公司进行可回收利用等。

利用物联网二维码技术,实现精准投放。利用物联网二维码技术,为社区每个家庭设立一个“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积分”账户,同时绑定一张“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卡”和手机二维码账户,不管有无智能机,所有人都能参与,且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积分至同一个家庭账户。居民只需将垃圾分为“干的”“湿的”两种,就可以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具体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居民扔垃圾时,只需将卡二维码(卡或手机)对着垃圾桶扫描,垃圾桶打开,垃圾扔进即可得到相应的积分。积分可累计,居民可在小区周边的超市、菜场等合作商户积分当现金使用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这种垃圾分类方法十分简单,即使没有文化居民也可以参与垃圾分类。

总而言之,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应呼吁全社会重视垃圾分类。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变居民被动垃圾分类为主动垃圾分类,从之前的“无偿提供垃圾袋”到现在的“有偿回收垃圾”、从之前的“鼓励居民分类垃圾”到现在的“奖励居民分类垃圾”,这样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在这一方案的激励下,杭州市居民在得实惠、享乐趣的氛围中参与垃圾分类,正确分类后的垃圾再送到焚烧厂焚烧,既留住了杭州的绿水青山,也有利于居民健康。

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基金项目《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研究》(2018B1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有偿垃圾袋杭州市
垃圾袋里有证据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广东垃圾分类与“白色污染”增加的调查研究
吸管妙妙妙
教育科研是破解“有偿补课”问题的利器
玻璃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极简垃圾桶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