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险人与所有权人均为同一人的两车相撞是否属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赔付范围

2017-01-26 03:12荆颖琼刘晓辉
关键词:责任险第三者被保险人

●荆颖琼 刘晓辉

被保险人与所有权人均为同一人的两车相撞是否属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赔付范围

●荆颖琼 刘晓辉

【要点】

在肇事车辆的被保险人与被撞车辆的驾驶人及相撞两车的所有权人均为同一人的情况下,若排除故意骗保,则被保险人属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赔付范围。

【案情】

原告:张某某

被告:于某某

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中心支公司

2013年8月17日10时,于某某驾驶鲁CV×××号轿车行至联通路与西六路路口东侧,因操作失误,致使车辆由西向东倒车,与由东向西行驶的张某某驾驶的鲁CM×××号轿车相撞,致使车辆损坏,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张店大队认定于义果负事故全部责任。事故车辆鲁CV×××号轿车在被告保险公司投有交强险、50万元商业三者险、不计免赔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张某某遂起诉要求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保险淄博公司)赔偿车损115509元、鉴定费3000元。

另,鲁CV×××号轿车与鲁CB×××号轿车均为张某某所有,鲁CV×××号轿车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均为张某某。

【审理】

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应按双方在事故中的过错确定赔偿责任。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张店大队的认定书,认定事实正确,本院予以采信。太平洋保险淄博公司对本案存在直接利害关系,本院对其提交的定损明细不予采信。对原告主张的两项损失,本院认为证据充分依法予以支持。太平洋保险淄博公司未能提交证据证实受害人在此次事故中存在故意,故对此次事故的损失应当予以赔偿。判决:一、被告太平洋保险淄博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给原告张某某车损2000元;二、被告太平洋保险淄博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在商业三者险限额内赔偿给原告张某某车损113509元;三、被告于义果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给原告张某某鉴定费3000元。

太平洋保险淄博公司不服原审判决,提起上诉称:一审认定事实不清。根据神行车保系列保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四条的规定,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保险机动车发生意外事故的受害人,但不包括被保险人以及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机动车本车上人员。发生事故的两辆车的所有权人都是张某某,张某某驾驶的车辆不是合同规定的第三者,因此,我公司不应赔偿张某某的车辆损失。张某某与于义果之间的交通事故财产损害赔偿不能超越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合同约定。

张某某辩称,太平洋保险淄博公司对“三者”的解释没有向我说明,将我排除在三者理赔之外,是对免责条款无限制、无区分的扩大适用。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财产保险合同范畴,第三者的概念应以财产为判断标准,不能以财产所有权人为判断标准,虽然两车都属于我,但两车相撞,被撞车对于前车来说应该是第三者,我作为第三者车主理应获得赔偿。两车相撞后,保险公司已通过刑警调查,排出了道德风险的可能,不存在涉案驾驶员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骗保的行为。

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撞车轿车鲁CV×××号的被保险人与被撞轿车鲁CM×××号的驾驶人均系被上诉人张某某,相撞两车的所有权人均为张某某,但被撞轿车鲁CM×××号的驾驶人张某某相对撞车轿车鲁CV×××号系发生意外事故的受害人,其驾驶的鲁CM×××号轿车系受到财产损害的受损车辆,理应依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的规定获得财产损害赔偿,太平洋保险淄博公司仅以张某某均为相撞两车的所有权人为由将张某某排除在第三者保险范畴之外,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第三者”范围的正确界定。当前,人民法院审理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哪些受害人能够成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赔付对象存在较大争议,根源即在于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第三者”范围的界定。具体到本案而言,在撞车轿车鲁CV×××被保险人与被撞轿车鲁CM×××号的驾驶人均系被上诉人,且相撞两车的所有权人均为张某某的情况下,是否属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赔付范围,被撞轿车鲁CM×××B919的驾驶人张某某是否属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

对此,笔者认为,除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存在骗保故意外,其应属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主要理由有:

一、将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排除在“第三者”范围外有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立法初衷及公平原则

机动车第三者商业责任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员在使用被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根据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其立法初衷在于在确保第三人(即受害人)因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时能够及时从保险人处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赔付,从而避免因机动车保有人和驾驶员无赔偿能力而无法获得救济的情形发生。因此,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为不特定第三人利益而订立的合同,其本意并未将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排除在“第三者”之外,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作出这样的规定。若随意缩小“第三者”的范围,将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从“第三者”中予以排除,会导致同样的受害人、同样的事故,仅仅因为与加害车辆的权属关系不同,而无法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不仅使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社会功能无法实现,亦有违公平原则。

二、将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排除在“第三者”范围外不符合国际惯例

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能否成为“第三者”,应视其对机动车的控制情况而定。“第三者”是一个有范围限制的群体概念,其主体范围并不特定,只有在事故发生后有了明确的受害人的情况下,才会被具体化和特定化。从当前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务来看,都旨在维持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他人性原则,在强化机动车保有人和驾驶人责任的同时,对投保方以及失去对车辆实际控制的驾驶人所发生的财产损失以及伤亡等人身损害,均给予必要救济。

三、仅为防范道德风险而将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排除在“第三者”范围外缺乏法律依据及理论支持毋庸讳言,机动车所有人和被保险人骗保的道德风险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仅仅为了防范骗保的风险而将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排除在“第三者”范围外,是对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民事权利的一种预先侵害。我国《保险法》第27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同时《保险法》第176条、181条规定,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进行保险诈骗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道德风险的防范并非没有相应途径与措施,不需要也不应当通过预先对机动车保有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利的剥夺来实现。

综上所述,本案中虽然撞车轿车鲁CV×××号的被保险人与被撞轿车鲁CM×××号的驾驶人均系被上诉人张某某,相撞两车的所有权人均为张某某,但被撞轿车鲁CM×××号的驾驶人张某某相对撞车轿车鲁CV×××号而言系发生意外事故的受害人,在排除其存在故意骗保的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其驾驶的鲁CM×××号轿车系受到财产损害的受损车辆,理应依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的规定获得财产损害赔偿,不应被排除在“第三者”范围之外。

(作者单位: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校:王磊

猜你喜欢
责任险第三者被保险人
被保险人法律地位的反思与重构
保险金属于遗产吗
被保险人死亡,保险金是否属于遗产
把婚姻逼上绝境的,绝不是第三者
全面推进校方责任保险 积极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第三者
谁才是第三者
关于发展我国产品责任险的相关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