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质量时代需要提升人才的质量素养

2017-01-26 05:21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王山姚雷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技能人才

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王山 姚雷

理论思考

迎接质量时代需要提升人才的质量素养

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王山 姚雷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再一次彰显了我国政府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决心。人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的时代特性决定了要有符合其时代特性的人才来支撑和引领。当经济发展由重GDP“数量时代”迈向重发展品质的“质量时代”过程中,对人才的质量素养要求将越来越高,质量素养将成为评价人才素养的重要指标,提升质量素养将成为人才开发的重点。当前,提升人才的质量素养已成为政府质量工作的抓手。例如,《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明确提出了“提高全员质量素质”的任务,并将“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列为重点人才工程。再如,《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全面提升政府领导、企业经营管理者、产业工人的质量素养”。

提升人才质量素养是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迫切要求。人才的质量素养是指各类人才所具备的质量知识、质量技能和质量意识等水平。其中,质量知识包括对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质量法规政策和质量伦理等方面的知识。质量技能则包括对质量管理工具、质量技术工具等方面的应用。质量意识是在对质量知识掌握和质量技能把握基础上,将质量知识和技能固化为潜在的“自觉”。人才的质量素养水平是衡量国家供给质量水平的重要尺度。放眼国际,那些质量强国的经济质量发展史无不是人才的质量素养提升史。例如,德国支撑其质量强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正是在对人才质量素养要求不断提高过程中形成的。纵观国内,那些备受诟病的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虽原因各种各样,但几乎与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质量知识不够、质量意识薄弱、质量技能不高等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质量时代是国家因质量而强盛时代,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需要在人才开发中融入质量元素,将人才的质量知识、质量意识、质量技能贯穿于人才开发整个过程,造就具备较好质量知识、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的各类高质量素养人才。

一是以教育来培育人才的质量素养。日本质量管理之父石川馨将日本人成功秘诀归结为“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道出了质量素养教育对建设质量强国的价值。当前,我国各类学校在质量知识传授、质量意识培育、质量技能培养方面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中小学质量素养教育流于形式,高等学校质量素养教育没有引起主流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的普遍兴趣。虽然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80余所二三流地方性大学开设了质量素养相关课程,还有极少数一流大学采取与境外大学、社会力量合作办学开展质量素养教育,但这些与质量时代对人才的质量素养要求相比,目前质量素养教育发展明显滞后。因此,需要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高度,树立前瞻思维,高度重视发展质量素养教育,将质量素养教育作为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中小学校普及基本质量素养教育,推行质量素养教育“娃娃工程”;在普通高等院校中推行“学科+质量”,将质量素养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同时立足市场需求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拓展质量专业类别;在各类职业院校推行“专业+质量”,结合专业特点,将质量知识、质量意识、质量技能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只有将质量知识、意识、技能融入到各类学校教育中,才能真正为质量时代培养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素养人才。

二是以培训来强化人才的质量素养。如果说在各类学校开展质量素养教育是为质量时代储备高质量素养人才资源,那么在各类人才中开展质量素养培训则是为各类人才提升质量素养“加油”“充电”。前者是提升人才质量素养的基础工程,后者则是提升人才质量素养的强基工程。《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人才队伍分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这六支人才队伍的质量知识、质量意识、质量技能等状况直接关系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步伐速度。当前,无论是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其整体质量素养水平与质量强国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须加大对这六类人才质量素养培训力度,固化其质量意识,强化其质量技能。首先,要用法制为质量素养培训保驾护航,在现有人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中增强质量素养培训相关内容。其次,建立完善质量素养培训体系。基于六支人才队伍特点,分别制定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的人才质量素养标准,根据此标准确立针对各类人才特点的质量素养培训大纲,并构建契合“互联网+” “移动+” 时代的培训模式。再次,强化质量素养培训保障机制,明确质量素养培训经费在培训总经费中的比重和质量素养培训学时在培训总学时中的比重。

三是以舞台来展示人才的质量素养。人才发展要“以用为本”,要提升人才的质量素养就要求给高质量素养人才发展舞台, 让各类高质量素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使其能够在岗位上最大程度发挥价值。在以重GDP的“数量经济”时代,“数量思维”主导经济发展各个方面,“质量”普遍存在看起来重要但实际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对人才的质量素养要求不高。在重发展品质的“质量经济”时代,质量提升成为社会普遍追求,高质量素养人才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过程中,要主动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素养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为高质量素养人才发展搭舞台、建平台。首先,鼓励支持面向经济发展质量时代的岗位开发工作,如在企业推广首席质量官、注册质量师、质量导师等,使高质量素养人才有用武之地。其次,畅通高质量素养人才流动渠道,减少高质量素养人才流动的交易成本,使高质量素养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程度发挥高质量素养人才在建设质量强国中的价值。再次,在招才引才中重视人才的质量素养,将人才对质量知识掌握程度、质量意识的强烈程度、质量技能的水平作为各级政府、各类单位招才引才的重要标准,使得高质量素养人才真正能够被重视起来,被重用起来。

四是以制度创新来引导人才的质量素养提升。好的人才体制、制度对提升人才质量素养具有根本性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这为用制度创新来激励高质量素养人才提供了指针。当前,我国开发高质量素养人才的制度还不健全,存在对人才的质量素养评价机制缺失、对高质量素养人才的激励机制不足、制度对人才质量素养提升保障不够等问题。因此,在创新人才制度过程中,考虑突出质量元素,将提升人才质量素养作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方面,按照“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要求,建立重视提升人才质量素养的人才培养开发、使用管理、激励保障、流动配置的激励制度体系,为提升人才的质量素养提供“引力源”“动力源”,使高质量素养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引领者。

猜你喜欢
高质量技能人才
人才云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