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武装与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2017-01-26 09:32刘轶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创造 2017年3期
关键词:总开关大众化党校

刘轶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加强理论武装与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刘轶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2017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防腐斗争的三种不同境界,从“初步实现”“日益完善”“正在构筑”的表述中,我们能够体会和领悟出这是三个难易有别的状态。在同领导干部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第一个境界最容易做到,只要我们党坚持对腐败打击零容忍,严厉打击,就会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实现第二种境界的工作相对艰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制度建设的日趋完善,使得不能腐呈现出良好势头,但还不是全面大功告成;达到第三种境界最难,这更多的是要在加强对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在理想信念、立场认知上下功夫。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维度来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三个不同的状态和境界,更重要的是它们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不敢不能是外因,治标;不想是内因,治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在分析发生腐败的多种原因中,我们认为,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个人主观世界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具有“想腐败”的思想动机是第一位的原因。可见,加强理论武装,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至关重要。

一、云南省干部队伍在理论武装上存在的问题

1. 不注重理论学习,或者学习不够深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不先进,行动也不会进步。可现实中大家对业务知识的学习都比较重视,谈起业务头头是道,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就有些忽视、轻视甚至蔑视,有些单位搞学习只是应付检查,有些单位根本不搞。导致部分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影响了领导能力和水平。十八大以来,很多腐败分子谈到犯罪原因时,都认为放松思想、丢了学习是根本原因,这不是套话,具有普遍性。李嘉廷在忏悔录中就谈到,自己长期放松学习,或者学习了但不是针对自己,只是为了对别人进行教育的需要。他自己基本不看马列的书,而热衷于一些消遣性的读物。

2. 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学习碎片化。很多党员干部缺乏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割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在学习中不注重构建起系统性的架构,并不断丰富和修正这个架构,最终成为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体系。再加上又没有很好的学习阅读习惯,只满足于信手拈来式的阅读报刊书籍,学习碎片化,不深入研究,不求甚解,不下功夫阅读经典。导致面对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战略,不能很好地解读和破题。

3. 解放思想不够,影响改革创新。何为解放思想?很多人都能说得出,说得明白。如何解放思想?恐怕能说清楚的就不多了。陈豪书记说:“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之一就在于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创新不够。当前,要在解放思想上下更大功夫,着力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思想的大转变。”这段话告诉我们,如何解放思想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从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固有模式和路径中解放出来;二是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两种含义中都提到了时间因素,放弃不合时宜的,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这两句放在一起说,说的不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吗。时代发展了,现实变化了,思想的更新就要跟上,如何跟得上,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必须加强学习。一句话,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解放思想的关键所在。

二、加强云南省干部队伍理论武装的着力点

1. 把学习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要求领导干部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聚焦现实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还指出,领导干部要定期参加党校学习,把学习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不可以将这一内容延伸一下,干部的年终考核、评优、提拔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呢?至于如何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2. 党校要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阵地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我想说的是干部要不断地学习,党校教师不仅要不断地学习,而且要走在学习的最前列,这样才能对得起党校教师这一职业。党校到底应该如何做?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重要讲话,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2015年 12月9日)》中提出,进一步发挥党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是党校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必须重点抓好的教学内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作为重要课程,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做好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工作,引导学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及时学、跟进学、深入学,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校姓党,也姓“马”,党校只有一个大学科,那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大学科,所有的教研部门都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各个专业学科的教学之中,所有的老师都应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能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讲、真用”,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党校要做到“三个适应、三个促进”:“第一,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第二,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第三,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来,在“用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上真正发挥我们党校人的作用。

3. 要大力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人民群众所需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也要用科学理论教育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简单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或者说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表达和传播形式,使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提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云南人很容易就想到我们云南本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和他的《大众哲学》,其实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我们云南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楚图南,“五·四”运动时期接触了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熏陶,后来他经常给自己的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教诲下,他的一个学生成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这个学生就是艾思奇。应该说历史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反观现实,我们是不是也能理直气壮?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云南201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8年,落后于2000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7.63年,为什么要提到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因为这涉及到我们将如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为我们一定要找寻到一条适合农村人口的路径。绝不能让“大众化”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高大上”会议上,停留在专家学者的研讨中,停留在党员干部的文件和学习材料中。我们要学会用农民的话语,采用适合农民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从书本走向农村,从“官学”走向“民学”、从党员走向群众,从学者走向农民。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为“加强理论武装,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打造坚实的基础,提供养料丰富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总开关大众化党校
要把总开关拧得紧而又紧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构筑教育强国梦
把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开关”
浅谈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和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