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治国理念中的价值

2017-01-26 20:57胡清芳
法制博览 2017年19期
关键词:法家治国中华民族

胡清芳

中共双峰县委党校,湖南 双峰 41700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治国理念中的价值

胡清芳

中共双峰县委党校,湖南 双峰 417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对于解决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遇到的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

治国理政;传统文化;借鉴意义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理论更加先进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实际上也就是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在治国理政中更加善于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丰富治国理念,更加善于挖掘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民族复兴。

一、何为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内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就已经进入了农耕经济,并且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青铜器和礼器,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华民族已经进入了相对文明的社会。在随后的五千多年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负面文化,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只有正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国外文化冲击下保持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也是中华文化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文化中服务于封建集权国家的统治理念已经相对成熟,其中一些思想在我们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儒家思想在汉朝以后受到封建集权统治者的推崇,虽然儒家文化有过分强调道德作用而忽视法律建设,压抑人的创造性等缺点,但它的积极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儒家治国思想首先强调“为政以德”,对待普通人民强调“以德导民”,要求当政者要加强对普通大众的道德教导。孔子认为严苛的法律只会因为百姓的畏惧而限制他们的行为,并不能使他们在心里认同。相反,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心里认识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教化百姓拥有一颗仁爱廉耻之心,则民心顺天下昌。同时儒家思想认为统治者不单单要“以人为本”施行“仁政”,对统治者本身也做出了具体要求,他们认为为了更好的“以德导民”,统治者本身必须以身作则,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儒家这些思想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对统治者进行了一定限制,防止执政者滥用权力。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格局混战,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相对于其他学说法家更注重实际效用,提出通过变法来重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大变革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吏治更加清明,经济、农业快速发展,最终帮助秦国实现了大一统。虽然秦王朝建立后经二世而亡,反映出了法家思想的一些弊端,但法家学说的一些优秀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社会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法家思想的主要主张是“以法治国”,法家认为,要想以法治国就必须先立法,立法是一切法治的前提。首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在法律规定下有序进行,惩罚破坏秩序者予以维护法律尊严,当遵纪守法深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后,整个社会就能和谐有序运行。法家特别重视立法,认为立法应当“不法古,不修(循)今”,必须“当时而立法”[1]同时法家认为法律一定要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不能对已有的法律条文随意修改,法律条文必须清晰易懂,这样法律既具有权威性又容易向大众推广。

有了一个稳定的法律体系,法家对执法的要求也相当严格,要求执法公平,做到“赏罚随是非”、“祸福随善恶”、“死生随法度”[2]的原则。正是由于执法的公平性,普通大众才会自愿的参与进来,普法工作得以快速进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3]秦国将“以法治国”作为国策,使得秦国由最初战国最贫穷的国家逐渐发展成战国第一大国最终实现大一统。中国目前正在建立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积极挖掘和汲取传统法家思想中的精髓,构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发起于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将“道法自然”作为治理国家的核心理念,认为治理国家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应该适时而动,适可而止,不应该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从而最终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道家思想认为治理国家首先应尊道,应该认识和把握国家政治社会的发展规律。其次是要顺道,既然已经掌握了自然、国家运行的客观规律就因该顺其道而行之,顺应民心和历史大势国家才能够强盛。最后是要行道,治理国家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肆意妄为,要在自然发展规律和国家政治社会发展规律下行事。拥有权力者应当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做事应该举止有度,尊重普通大众国家才能和谐发展。道家思想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对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正处于改革更加深化,经济高速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儒家的“以德治国”,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等经典治国思想,还有“天下大同”的包容、互助、友爱的传统文化理念,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精神等优秀民族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道路上仍然具有巨大的参考意义。

二、习近平治国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是一个民族先贤智慧的结晶,对后世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深谙中国历史与传统,熟稔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政治家。自他当政以来这几年对国家的治理理念来看,很明显的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党要“三严三实”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导致社会中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自然掌管着大量的权力,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下严以律己就容易走向腐败。中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中都将如何“修炼”己身放在首位,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修身”。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强调在把握规律后应当遵循规律,对于执政者来说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坚守本心,防止权力乱用。法家则更侧重于用法律条文来约束官吏,对官吏的权力做出严格规范,让权力在法律下运行从而实现吏治清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如何建设党,如何防止党员乱用法律脱离群众具有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微观方面来说法律是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能够对人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对于破坏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力的不法分子做出惩罚,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朝良好方向发展。宏观来说法律能够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能够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稳定强制的规范,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制思想就在秦国得到了推广。法家思想首先非常重视立法,认为通过法律可以比较好的维护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够创造一个富庶稳定的社会,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其次,法家追求执法过程的公平性。法律至高地位的确立还要依赖于执法是否公平,只有做到了官吏与百姓犯罪同罚,才能真正在民众心中确立法律的权威,才更加有利于普法,最终实现“以法治国”的政治目的。中国正处于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向民众普法的快速推广阶段,法家思想的一些理论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挖掘。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改变,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小,生产成本增加等新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只有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改革僵化体制才能打破我国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如区域发展不均衡,高科技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相对较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先秦时期的法家思想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法家提出了与儒家思想主张遵循旧制截然相反的更加激进的理念。法家思想认为要想实现富国强民则必须进行改革,必须打破陈规旧矩。随着政治形式的改变,国家必须作出相应改变,就是法家自己之前的改革方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变法的理念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改革变法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根本动力,也正是由于法家改革的推动作用才使秦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实现了最终的大一统。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深入理解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成功能够更加坚定我们的深化改革之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以牺牲生态环境的粗放经济模式取得了经济总量的迅速发展。但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雾霾、沙尘暴、癌症村、臭水河等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以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发展并不可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地位。道家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但它的理念仍旧有助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道家思想认为人与宇宙万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应当认识和把握自然宇宙运行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同时道家也提倡保护自然界其他生命,保持自然界的平衡。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可以适当引入道家学说“天人合一”的思想,保护自然环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握和尊重自然。

三、结语

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最坚强的后盾。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智慧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急需的精神养料,相信随着改革和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能够在传统文化滋养下走向复兴。

[1]徐祥民.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与先秦法家的法治[A].韩延龙.法律史论集(第二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韩非子.韩非子·安危[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8.

G

A

2095-4379-(2017)19-0110-02

胡清芳(1973-),女,湖南双峰人,硕士,中共双峰县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法家治国中华民族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小小书法家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