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炼化科技创新体系的改革实践

2017-01-27 05:13沈洪源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海油炼化科技

□ 文/沈洪源

中国海油炼化科技创新体系的改革实践

□ 文/沈洪源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海油的全资子公司,伴随着上游勘探开发区域扩大和油气产量增加而一步步壮大,已逐步成为完善和优化产业链与价值链的重要环节,满足了中国海油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需要。2015年底,中国海油炼化与销售板块进行业务重组,合并原炼化公司、油气利用、大榭石化、山东海化、销售公司等二级单位,成立新炼化公司机关,经过持续优化,共有机关部门11个,所属单位18家,员工总数3万余人,基本形成以惠州石化基地为代表的“两洲一湾”炼化产业布局,炼油和乙烯能力位居国内第三位,沥青、盐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也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中国海油炼化科技创新的差距与不足

1.科技队伍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专职科技人员数量少,队伍分散,缺乏领军人物和核心专业带头人,对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科技工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2.科研机构不健全,缺乏统筹管理。原先仅有企业级的炼化科技机构,研发方向和职能定位不够明确,缺乏总部直属科技机构的统筹管理和战略性、方向性整体规划,科研项目多有交叉、重复,成果共享不足。

3.缺乏工程放大研究条件,工程化能力函待加强。炼化公司工程设计力量组建时间短,与科技的结合度不够紧密,工程成套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4.总体研发水平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工作中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核心技术匮乏,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重大技术装备研究项目主要采取外部委托的模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性技术基本没有,难以支撑炼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海油炼化科技创新体系的改革实践

1.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技创新体系改革。

构建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研究开发(小试)—中试—工业实验—推广应用”的一体化创新研发链,着力培养自主创新,实现研发和科技成果工程转化两种能力的同步提升,以科技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组建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统领下游科技创新

为统筹炼化产业科技规划、科研项目、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建设,解决炼化产业领域科研机构“小而杂”以及技术力量分散等问题,炼化公司自2013年开始筹建下游主体研发机构。在总公司支持下,2016年在未来科技城建设中国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炼化研究院定位为炼化公司的技术咨询和参谋机构,提供炼化产业生产技术支持,承担新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任务,为炼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引领。具体负责炼化产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与协调;炼化技术发展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炼化重大、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炼化产业科技创新机构的业务指导;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等工作。

3.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功能完善。

炼化企业研究中心是指依托于炼化公司所属生产企业,负责提供研发成果转化示范、特色产品开发、现场技术服务等多种综合技术服务的一线技术开发机构。部分生产企业已组建了服务于自身的企业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主要负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以及为公司的生产、销售环节提供技术支持。然而,由于受企业业务领域、经费投入等限制,配备的科研人员较少,研发领域相对单一,平台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未能充分发挥对炼化公司产业发展和行业进步的支撑作用。炼化公司立足于部分企业前期科技力量的基础,对科研平台和专家力量进行优化整合,强调炼化公司总部、炼化研究院、工程公司和生产企业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实现了研究、开发、产业、市场的一体化。其职能定位于:现场工业化试验及工业示范;针对性强、周期短、难度可控的现场攻关性科研;配合炼化研究院技术服务的实施;国外先进技术的消耗、吸收、再创新。

4.坚持开放式理念,有序推进研发平台建设

炼化公司本着“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汇集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探索新合作模式。通过与国内外企业以及高校的深入合作,推进研发平台建设的高层次,为提升科研攻关能力,加快公司自主创新进程,实现重大成果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1)加强与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技术合作

与美国雪佛龙公司正式签订了下游炼化技术战略合作备忘录(MOU),有效解决了炼化科技创新工作起步晚,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有助于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研发水平的提升。

(2)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

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初步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以石油大学的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炼化公司的重油高效改质方面的研究合作为突破口,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共同申报国家级项目的广泛合作。双方共同感兴趣的科学研究领域组建联合研究团队、共享资源,开展联合研究、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优势互补与协同创新,实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3)加强内部科技力量的有效协同

由炼化公司牵头,联合天津院共同建设重质油加工重点实验室,在北京(炼化院)、青岛(原青岛研究中心)、天津(天津院)三地建设科研平台,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按照科研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和集中利用的原则,建设“评价表征—实验室小试—工业中试”为一体的研发平台,集聚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优秀的科研人员、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提升炼化产业重油加工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海油炼化科技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海油华南谱新篇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十三五”中国海油固井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