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业:新理念、新实践、新传播*

2017-01-27 06:13刘丹凌
中国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产

□文│刘丹凌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实践的推广和深入,昭示着整个新闻业态的数据化转向,这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传播革命之又一成果。2007年,美国《纽约时报》设立兼有记者和程序设计员的新部门,即现在的“互动新闻技术部”(Interactive News Technologies Department),探索包括数据新闻在内的多媒体新闻报道。2009年,英国《卫报》网站开办“数据商店”,下设“大数据”“数据博客”“数据新闻”等频道,正式以“数据新闻”命名的新闻实践拉开帷幕。短短几年间,数据新闻实践遍地开花,不仅全球知名媒体纷纷试水,众多数据新闻网站、数据新闻博客等独立新闻机构也崭露头角。2010年8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数据新闻圆桌会议讨论了数据新闻发展的可能性、所需工具、工作流程以及发布方式等;2012年谷歌与全球编辑网共同设立首个国际数据新闻奖,鼓励数据新闻领域的探索和实践。2012年,腾讯、网易、新浪、搜狐分别开设《新闻百科》《数字之道》《图解新闻》《数读》等栏目,开启中国数据新闻实践的先河,如果说这些数据新闻尝试仅限于呈现方式的更新,那么财新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实验室生产的“三公消费龙虎榜”及中央电视台2014年1月29日引入百度地图LBS定位大数据推出的“据说春运”等报道则真正拉动了中国数据新闻实践的马达。我们认为,数据新闻不是一种单纯的新闻类型或报道方式,而是指征着新闻行业的一种发展方向,它正在变更新闻业态、重构新闻生产方式、再造新闻传播渠道、改写记者角色定位。

尽管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实践,数据新闻指征了一种新型的新闻业态,但是目前学界对它的实质仍缺乏深入分析。文本试图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阐释,结合当下数据新闻实践的经验,分析数据新闻所代表的整个新闻业态的数据化转向,从新理念、新实践、新传播三个维度厘清数据新闻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新理念:数据作为新闻业的结构性力量

什么是数据新闻?学界并无定论,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认识:一是“等同论”,认为数据新闻与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并无实质性差别,“数据新闻继承并发展了以精确新闻为代表的计算机发展报道”;[1]二是“发展论”,认为数据新闻演化于“精确新闻”,是“计算机辅助报道”在全球在线背景下发展的结果,三者存在内在的关联,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区别;[2]三是“差异论”,把数据新闻视为完全不同于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新型报道形式,[3]甚至认为数据新闻的概念代表着一种新闻发展的形态,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更加广阔。[4]本文认为,不同于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代表着新闻业态的一种数据化转向,这不仅体现在海量的开放数据和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拓展了新闻资源,丰富了新闻呈现形式,变更了传播交往关系,还意味着传统新闻理念、生产方式及传播影响力的整体变迁。在新传播革命语境下,数据正在逐渐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结构性力量,正如《数据新闻手册》所揭示的——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的新闻生产和传播业态,它促使新闻生产从专业化的行业生产转向技术化的社会生产,新闻传播从面向“大众”的泛化传播转向基于用户需求的精准传播。

1.数据新闻:基于公众诉求的新闻生产

传统的新闻生产是一种科层制的生产体系,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渠道为专业传媒组织所宰制,受众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新媒体技术赋予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权力和能力,不断消解专业传媒组织的权威,促使新闻脱离媒介机构和记者的控制,从新闻机构的垄断性产品逐渐转变为社会化的公共产品。过去是新闻机构、新闻记者、编辑部在决定新闻的价值、生产、传播,现在是公众的认知和需求取代了他们的威权判断。新闻业与大众结合得越紧密,大众发挥决定新闻的作用越强,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理念、新闻生产流程以及新闻工作者角色。数据新闻正是这种价值变迁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闻资源开掘是公众新闻诉求的基本保障,将更多真正的公众议题纳入新闻视框;另一方面,基于数据采集、分析和呈现的新型新闻叙事方式和交互传播模式,拓宽了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提升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和能力。因此,数据新闻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新闻实践,也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

2.数据新闻:数据认识论与结构化信息

在精确新闻那里,数据是增加新闻客观性和准确性的手段;在计算机辅助报道那里,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揭示掩藏在数据中的新闻;而数据新闻是回归数据本身,将数据作为新闻的来源,新闻的内容,新闻的价值所在和新闻意义的指向。作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数据新闻的目标是让某些新闻(尤其是与受众密切相关的新闻)凸显出来,它是一种“被结构化的信息”,而结构化的目的在于让数据呈现出相关性,呈现出意义,呈现出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据新闻确立了一种新的数据认识论——在新媒体条件下,数据(大数据)能够展现更真实、更丰富、更客观、更准确的信息,甚至揭示某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意义(比如预测性报道)。

因此,开放数据资源和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是数据新闻生产的基本条件。进入21世纪,“开源运动”消除了信息的壁垒,持续增强了人们关于信息自由的信仰。美国大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计算机爱好者和新闻记者也纷纷要求政府开放数据以便市民的政治参与。自2004年起,美国各级政府开始大规模的数据开放,这为数据新闻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拉开的“维基解密”,同样激发了传统媒体把新闻、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以创造数据产品的激情。此外,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打造数据库链接也是数据新闻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开发新型工具和软件挖掘采集、分析处理复杂、庞大的数据(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搜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以及不断开发新的叙事科技。

二、新实践:从专业化生产到社会化生产

2012年,奥莱利(O’Reilly)公司出版了全球第一本专门探讨数据新闻的著作《数据新闻手册》,呈现了国际多个主流媒体数据新闻实践的案例,探讨了数据新闻的操作原则。2013年,约翰·梅尔(John Mair)、理查德·兰斯·基伯尔(Richard Lance Keeble)编辑出版的《数据新闻:图绘未来》呈现了最新的数据新闻技术,并结合最新的新闻事件(包括斯诺登泄密)阐释数据新闻的意义。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数据新闻实践,部分学者对国外数据新闻实践的概貌进行了引介,[5]尤其对《卫报》、美国《纽约时报》等先驱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经验概述;[6]一些学者也开始在比较的视野中探讨数据新闻实践的得失。[7]那么,数据新闻实践与传统新闻实践究竟有什么实质性区别?它在什么意义上标化一种新的行业发展趋向呢?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数据新闻实践展现了一种从专业化生产到社会化生产的转向,这尤其体现于新闻生产主体、新闻生产流程及新闻生产价值的变化等相面。

1.新闻生产主体——多元聚合

传统新闻的生产主体是作为职业工作者的记者、编辑,而数据新闻的生产主体是多元主体的聚合:一方面,数据新闻生产不是简单的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过程,而是复杂的数据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可视化呈现及传播互动过程,这需要计算机程序开发设计人员、社会学家、统计学家以及其他专门性人才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用户的信息反馈和互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据新闻生产是一个扩大化的社会化生产过程,其主体是多元聚合体。另一方面,在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中,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工具是完成繁复的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并以可视化方式予以呈现的前提,换言之,数据新闻生产是一种依赖于“机器”的新闻实践活动,其生产主体也是人与“信息机器”的聚合体。

2.新闻生产流程——数据处理与甄别

数据新闻作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和流程。在计算机辅助报道那里,采集、分析数据只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的方法,数据分析仅仅作为新闻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数据新闻彻底回到了数据本身。[8]米尔科·洛伦兹(M Lorenz)提出数据新闻报道四步骤:挖掘数据-过滤数据-数据可视化-新闻报道制作完成,每一步都代表对数据的不同处理,数据贯穿新闻报道全过程。[9]因此,数据新闻生产就是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处理和呈现,这意味着数据新闻关注的不仅仅是单向度的信息生产——即那种基于对不确定性消除的信息生产,而是更着力于发现、分析、阐释,甚至预测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具有普泛性、影响力,却藏匿于表面化、海量的数据之下的深度关联和未来趋势。

3.新闻生产价值——客观认知与民主参与

在当代新闻报道中,对数据的使用本身就应归功于普遍的民主化过程,而开放数据则彰显了社会民主的提升,因此,数据新闻一开始就体现了对民主价值的开掘:首先,数据新闻提升了“客观认识价值”,如果我们把新闻视为一种知识生产,那么数据新闻能够提供比传统新闻更为准确、客观的知识,从而帮助大众正确认识现实社会,正如罗杰斯所说:“与其把数据奉为真理或只追求其表面价值,还不如把它们当做一种补充材料,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某一新闻选题的初衷。”[10]其次,数据新闻拓展了“大众参与价值”,一方面,生产主体的多元化超越了科层制组织的局限性,将广泛的非专业新闻工作者卷入数据新闻生产过程,尤其是其他领域的专家以及普通公众;另一方面,数据新闻的互动性传播为提升大众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11]再次,数据新闻彰显了“民主监督价值”,数据新闻是基于一些开源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呈现,其中关涉对大量政府行为、行政管理和社会发展概况的反映和评价,这客观强化了对政府的监督,更好实现了新闻的社会责任。[12]尽管“数据鸿沟”带来的信息不平等,以及各国政府为追求信息安全而实行的数据限制、封锁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数据新闻民主价值的发挥,但是,数据新闻至少在有限范围内已经表现出一种有效的民主价值了。

三、新传播:面向用户的传播

确切地说,数据新闻开拓了一条面向用户的传播路径——它不仅可以将数据转化为新闻生产的资源和内容,更可以依托数据确定和设计新闻传播的方向和形式,充分满足新传播革命语境下用户对信息精准性、信息可视化和信息互动性的诉求。

1.精准性传播

数据挖掘与分析不仅可以为数据新闻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而且可以为数据新闻的传播提供精准的用户信息。通过对用户接受习惯、使用行为、兴趣爱好、个体特征等数据的分析,传播者可以对用户进行“点对点”的新闻信息推送,实现精准传播,提升传播效率,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新闻诉求。

2.可视化传播

从静态信息图示到交互式数据图示,再到动态数据图示,以及多媒体互动模式,数据新闻正在构建一种可视化传播方式。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各种形象、直观的视觉化元素成为数据新闻的有效载体,它们将庞冗繁复的数据转化为简单、易读,具有审美价值的可视化信息,用户不仅可以便捷地获取和解读数据新闻中包含的信息和意义,而且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3.互动性传播

在数据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数据与用户有着深刻的关联,用户既是数据的接受者也是数据生产者和传播者。虽然不是所有在线数据新闻都是互动的,但从美国的《纽约时报》(nytimes.com)、英国的《卫报》(guardian.co.uk)、英国的 BBC(bbc.co.uk)、德国的《明镜周报》(spiegel.de)等展示的数据新闻都可以看出,互动性越来越成为数据新闻的魅力所在。互动性不断结构化传播过程,形成了用户与数据新闻工作者的持续对话,从而构成一个延续的传播序列。数据新闻的互动性常常决定这一序列的传播时间、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力,这种互动性可以分为“客体互动性”(比如《卫报》2010年关于伊拉克战争伤亡报道)、“线性互动性”(比如《卫报》的“解读骚乱”)和高层次的“建构互动性”(比如《卫报》的“纪念撒切尔夫人”报道)。在这种互动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浏览数据的路径,对新闻作出独立判断,甚至更改新闻内容。

四、结语

数据新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技术催化和行业调整动因:首先,新传播革命为数据新闻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革新及其在新闻编辑部的应用是数据新闻产生的重要原因,[13]它使得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成为可能,拓展了新闻来源、新闻素材、新闻呈现方式和传播交流渠道,并催生了基于用户数据分析的定制化新闻。其次,“数据开放决定数据新闻”。[14]国内不少学者从“大数据”视角剖析数据新闻,2013年,CNKI收录的31篇研究数据新闻的论文中有15篇标题出现了“大数据”一词,这充分说明开放数据,尤其是“大数据”的涌现成为数据新闻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再次,数据新闻也是媒体组织探索专业主义的新闻生产方式,应对科层制媒介生产方式被新媒体赋权运动消解的一种路径。为了应对信息的过剩、透明、异质化、网络化等带来的冲击,专业新闻生产召唤一种持续的创新机制,[15]数据新闻代表了一种从理念、实践到传播的崭新新闻业尝试——一方面,拓展新闻生产的专业性和价值,基于数据挖掘去呈现结构化的信息,以期反映社会生活的重大相面;另一方面,通过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将多元主体纳入数据新闻的生产和互动过程,探索面向受众新闻传播方式。

注释:

[1]苏宏元,陈娟.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10)

[2]Mair J, Keeble R. (Edited), Data Journalism: Mapping the Future,UK:Abramis Academic Publishing. 2013

[3][15]Gynnild Astrid, “Journalism innovation leads to innovation journalism:The impact of computational exploration on changing mindsets”,Journalism. 2014, Vol. 15(6)

[4][5]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

[6]郑若琪.英国《卫报》:以开放式新闻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J].南方电视学刊,2012(6);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新闻记者,2013(6)

[7]刘义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 现状、影响与反思 [J].现代传播,2014(11): 103-106;刘义昆,卢志坤.数据新闻的中国实践与中外差异[J].中国出版,2014(20)

[8]Gray J, Chambers L and Bounegru L, 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O’Reilly Media, Sebastopol, 2012

[9]Lorenz, Mirko, “Data driven journalism: What is there to learn?”,Presented at IJ-7 Innovation Journalism Conference,Stanford, CA, 7-9 June 2010.

[10][14][英]西蒙·罗杰斯.数据新闻大趋势:释放可视化报道的力量[M].岳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1]Fenton Natalie (edited), New Media, Old news: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10

[12]James T. Hamilton, and Fred Turner , “Accountability through Algorithm: Developing the Field of Computational Journalism”, In Report from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Summer Workshop, Stanford, CA. 2009

[13]陈虹,秦静.数据新闻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编辑之友,2016(1)

猜你喜欢
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全面生产维护(TPM)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