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垃圾信息霸屏的隐忧
——浅析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乱象、危害及对策

2017-01-27 06:42蒲建国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信息

□蒲建国

(达州日报社,四川 达州 635099)

网络时代,垃圾信息霸屏的隐忧
——浅析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乱象、危害及对策

□蒲建国

(达州日报社,四川 达州 635099)

时光流转到21世纪,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点对面”传播方式和严谨精细的采编控制,其海量性、快捷性、交互性和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以及手机阅读的便利,俘获了数字化时代的网民,以至不少人患上“手机依赖症”。

然而,由于自媒体门槛低,从业者缺乏专业素养,编采流程管理粗放,片面追求所谓看点和点击量,传播的信息纷繁芜杂,质量良莠不齐。长此以往,不但会扰乱正常视听,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还会毒害下一代身心,甚至影响学业成长。自媒体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

广义的自媒体包括个人主页、BBS个人专辑、博客、微博等。本文专指狭义的自媒体,主要是非传统媒体开办的微信公众号,以及百度百家、腾讯、搜狐、网易等自媒体写作平台(如百家号、企鹅号、UC头条等)提供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

自媒体取悦读者的六个“套路”

过去,传统媒体的受众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缺乏自主权利和个人色彩。自媒体被称为“草根媒体”,传播主体多样化、平民化,任何人只要有想与别人分享的欲望,就可以“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充分表达自我、张扬个性——“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因为发轫于网络,自媒体内容呈现出六个典型特征。

一是口语化。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书面语言的载体,以严谨规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其表达语体。而自媒体为了适应网络语境,挑逗受众兴趣,其内容往往呈现口语化特征和网络语言特征,迎合网民的喜好和阅读习惯。

二是悬念化。传统媒体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讲究准确、精练、生动,三言两语的导语是新闻的主题。而自媒体颠覆了传统新闻写作的习惯和格式,标题导语有意设置悬念,云里雾里吊足了读者胃口。

三是夸张化。与传统媒体忠于事实、报道客观不同,自媒体善于制造噱头和轰动效应,往往小题大做,哗众取宠。芝麻大点事,说得骇人听闻。比如,一些微信公众号常用的标题:《天啦!某地数千群众聚集,出大事了!》。其实,真实情况不过是一场文艺演出而已。

四是卖萌化。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现实生活中充满各种不良情绪,自媒体以其诙谐幽默的俏皮语言和图片,童心未泯装可爱秀智商,轻松调侃人事物。比如,小公举(小公主)、麻麻(妈妈)、酱紫(这样子)、碎觉觉(睡觉)等等。

五是平民化。传统媒体报道风格和报道对象受到一定限制,自媒体则可以“为所欲为”,更具广泛性和平民化。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历史、生活、娱乐等内容无所不包,哪怕是一个长得像某个明星的乞丐,都可以炒得火热。

六是碎片化。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传统媒体选题严谨,海量信息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自媒体传播过程自由随意,没有根据新闻价值大小、传播效果好坏进行认真“分拣”,导致含金量低的垃圾信息霸屏,取悦受众快餐式的浅阅读。

自媒体丛生的乱象及其社会危害

普通人既是自媒体信息提供者又是信息分享者。这一特点,决定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易呈现出“无节操”“无底线”的乱象。

信息可信度低。信息的采集与发布,要求具有专业素质。自媒体是“点对点”传播,“草根记者”无法管理,采访写作受个人能力、知识和喜好左右,难免出现道听途说、断章取意、预设立场、网络移植、随意解构等问题。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舆论反转”事件就是明证。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深圳罗尔诈捐事件……这些“出尔反尔”的闹剧,多数是自媒体的“功劳”。

内容繁杂低俗。自媒体内容广泛,除了转载传统媒体和国内大型门户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的权威新闻,更多的是其“原创”信息。从业者不专,采编把控不严,一味迎合受众低级趣味和猎奇心理,罔顾传播的社会效果,其信息往往粗制滥造。主要表现在:虚假信息层出不穷,报道丧失客观原则,侵犯公民隐私,新闻、商业、娱乐界限不分,血腥黄色内容杂陈,追踪明星丑闻,生活琐事之类的垃圾信息占比较大。

事实性、技术性、常识性差错多。“王近山上将”“陈再道大将”“刘邦与关羽张飞同时代”,这类低级错误,自媒体时常出现。比如,新闻事实无中生有、夸大其辞、细节失真;地名、人名、时间搞错;文不对题,前后矛盾,逻辑混乱,图文不符;掉字、掉句、掉段、多文、颠倒;错别字,标点、语法错误;技术词汇、行话术语、法律术语乱用;历史、人文、地理知识张冠李戴;引用古典诗词、名人名言有误等。

整治无良自媒体需要综合发力

资料显示,截止到2016年,全国仅微信公众号就超过1200万个,网民达7.31亿人。面对五花八门的自媒体和不断飚升的上网人数,我们该如何兴利除弊、规范管理,让自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认为,自媒体跳过传统媒介“把关人”的门槛,与消费者直接对接,这种扁平化的传播方式,使得自媒体的生产内容带有随意性,增加了人们选择高质量、可靠信息源的难度。因此,我们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监管自媒体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国家应该根据自媒体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全覆盖、可延伸、适用广的法律法规,明确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管理范围和重点、管理机构职责、法律解释等,清理修订部门规章,改变网络管理条块分割状况,不让自媒体游离于法律之外成为法外之地,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坚守道德底线,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全民办媒体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自媒体要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权威发布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着力提高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培育媒体精英,提高从业者和信息发布门槛;逐步探索平台自身管理能力,遵守网络公约,净化网络环境。

提升动态监管效率。美俄日韩等发达国家,对网络媒体均有着严格的管控措施,我们同样不能让自媒体放任自流,应建立备案、准入、淘汰机制,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同时,通过更新技术,规范自媒体网络平台,建立顺畅的沟通、联动机制,实现数据共享,提升监管效率,高效打击自媒体平台的违法行为。

正确使用自媒体资源。自媒体传播主体众多,内容泥沙俱下,我们无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化这些浅层次、低水平、碎片化信息。广大网民要学会正确的选择、研判与解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品位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低级趣味和垃圾信息,将不合格信息和无价值内容拒之于眼外。

(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信息
传统媒体做网络直播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订阅信息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展会信息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