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思考

2017-01-27 11:24张小平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战略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00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中华民族

■ 张小平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战略专业委员会 北京 100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 10073

文化与安全战略

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思考

■ 张小平1,21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战略专业委员会 北京 100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 100732

目的/意义民族精神的凝聚、提升、发展,只能从民族文化中汲取永恒的文化力量。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既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十八大以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通过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发掘和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而摒弃糟粕的成分?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文化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和解决。方法/过程采用古今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于国家层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战略思考,既将中华文化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体现其发展与传承,同时也将中华文化放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体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从而更加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开放性。结果/结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文化的“扬弃”观,融会古今中西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批判性继承,才能实现创新性发展。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为贵”“日新之谓德”“诚信为本”的基本价值观与世界文明对话,中华文化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文化战略 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个比喻说明,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所起的凝神聚气的作用,民族精神的凝聚、提升、发展,只能从民族文化中汲取永恒的文化力量。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既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五千年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同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做出过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高度,要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命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的系列讲话中,多次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说明既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又要创造发展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阐明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复兴与民族复兴、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联系起来,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拓创新,将文化资源的大国变为文化软实力上的强国。因此,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加以深入研究。

1 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特征,勇于吸收敢于借鉴世界各文明成果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1]”从历史上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连绵不断五千多年,依靠的正是海纳百川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更新主体文化的发展途径,体现的正是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不断演进的文化发展规律。

1.1 珍惜和维护本民族文化才能确立文化自信

只有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核心的部分是文化软实力,只有确立了文化自信,才能实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习近平同志强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本民族一定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2]”

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自信的多次论述,意在阐明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珍惜和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使之得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屹立不倒的根基。

1.2 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却面临现代社会多方面的挑战。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人类文明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境和现代社会的弊病。比如,缩小贫富差距的难度加大,一些人追求物欲奢华、生活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不同宗教、民族、文明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等等。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难题,不仅需要运用当今人类发明的高科技成果,而且需要依靠人类几千年积累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本民族的传统智慧,而且需要学习借鉴各个民族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社会主义之前的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贯原则和方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因此,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如果无产阶级不想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遗留下来的文化进行建设,那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利用全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一切东西。[3]”列宁还以马克思主义为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与人类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他指出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一切文化遗产,是马克思主义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抉择。

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征程中,正确对待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仍然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为全球化时代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问题明确了原则立场,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1.3 开放包容才能永葆文化活力

中华文化的旗帜要重新举起来,必须克服夜郎自大与固步自封的文化心态,需要树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天下的思想核心与文化胸襟,决不能做民族文化的自大狂。

毋庸讳言,中国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具有文化上的优越感,那种优越感是建立在自满自足的故步自封的意识之下,再加上好古、效古、复古的心态,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自炫自傲,以古圣先贤的金科玉律作典范和行为准则,形成厚古薄今的历史观。久而久之,代代承袭,代代服膺于古圣先贤的格律之中,形成一种传统的模式,变成文化上的惰性,背离了“日新之谓德”的中华文化精髓。既定的法则一旦形成,改变本身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罪大恶极的行为。

中华文化的觉醒是在公元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的,也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中国战败,造成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紧接着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的签订,开放了五口通商,外国公使驻华,等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特别是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失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是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至此,中国人的优越感和民族自大的本位观念才有了觉醒。觉醒于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覆亡边缘,觉醒于侵略者的“船坚炮利”和物质文明的冲击。随着“船坚炮利”所突破的门户开放,侵略者除了大量输入他们的工业产品,同时也带进来他们的宗教以及附着的精神文化。所谓“欧风美雨”席卷而来,西方文化大量入侵。在这一情势之下,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发生动摇,先进的中国人在思考,到底是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抑或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因而,激起漫长的中西文化论战,影响甚至直到今天。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解决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摒弃那种中西文化孰优孰劣的两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创始人之一的张申府先生,曾经这样表达他对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观点,他说: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胸襟、虚怀若谷的态度,但同时不能丢掉民族自主、文化自立的理念。

从历史上来看,一个民族的崛起,一种文化的兴盛,都是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包容吸纳外来异族文化的开放环境中形成的。一个有文化远见的民族,必定是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并且能够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优质资源,从而使本民族的主体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毛泽东同志曾说:“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4]”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三个面向”便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战略方针。面向现代化的基点是立足传统,面向世界的基点是立足中国,面向未来的基点是立足当今。“三个面向”是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总体定位,是当今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在新时代对这一问题作了新的阐发,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不忘本来并不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而是指要确立文化的主体地位,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点出发,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必须及时预测和研究未来社会的发展,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与世界文明对话,博采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所长,了解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理念,面向世界,开辟未来。从而使中华文化能自立于世界之林,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凭借其整体的优良素质主动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华民族只有面对现实,面对时代,面对中华文化生存的现实土壤,才能把中华文化最精华的部分逐步推向前进。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中,主体是今天中国人的灵魂,用今天中国人的灵魂与古今中外智慧进行沟通对话,才能迎来中华文化兴盛的局面。

2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文化的“扬弃”观,融会古今中西,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形成了3种不同的思潮:一种是痛感于中国的落后,决心从技艺到制度再到文化全面向西方学习,用胡适先生的说法就是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全盘西化”,表现为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这种思潮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全部归因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传统性”,主张“反传统”,彻底“摆脱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态”,“根本改变和彻底重建中国文化”,学术上称之为自由主义文化思潮。另一种思潮是在“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应运而生的,他们痛恨西方文化的入侵,担忧全盘西化走上一条“以夷变夏”的不归路,认为文化亡则国亡,文化亡是从根本上灭掉一个民族,是真正的万劫不复!而只要文化存在,民族终会复兴。这一思潮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企图用中国传统文化“代替”社会主义新文化,用所谓“新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上称之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或者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再一种就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早期共产党人的中西文化观。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超越了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决心建立“第三种文明”,即社会主义新文化,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潮。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袖高瞻远瞩、掌舵护航,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开拓创新,我国对待中西文化已经在理论上形成了成熟的立场、原则和方法。

2.1 科学扬弃才能为我所用

“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的辩证关系。“扬”的过程,体现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是肯定的方面;“弃”体现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和非连续性,是否定的方面。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运动而由低级向高级进行的。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观截然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它要求对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地全盘肯定传统文化,也不能简单化地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要去其糟粕,也要取其精华,要有批判,也要有继承。这不仅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通过扬弃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事物发展通过新与旧的矛盾运动实现推陈出新的客观规律,同时,这也符合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首先要求的是历史的观点、态度和方法。历史本身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的连续的动态过程,割断历史去看待和处理问题,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历史的观点,归根结底还是如何对待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的问题。承认历史,才能够尊重历史文化遗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扬弃”观,才是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科学的态度。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出现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既不符合理论逻辑,也不符合历史逻辑。

在对待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事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大问题上,习近平同志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马克思主义中西文化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时代的阐发。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应积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遗产。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二是对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有精华,也有糟粕,要以适应当今中国现代社会的需要出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6]”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2.2 融会古今才能创造转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明发展道路,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7]”

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6]。这里指出了3个途径:一是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深厚根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强国的建设都要依靠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二是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能为现代社会服务,丰富其时代内涵,使之真正发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三是根据时代需求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用时代形式重新“阐释”传统文化,使之更具有参与性与广泛性。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完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析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传播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成果。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与创造性转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融会古今,遵循推陈出新的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更需要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所以,如果只是抽象地脱离大众精神需求与社会实践去弘扬传统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这个结构性的变化非常重要。因此,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身的内质需要不断发生转化,如果只是在外层结构中固守,而不考虑它的客观发展规律;如果一味固步自封地沉浸在古老的文化大国的迷梦中,对于现代的社会缺少感召力,缺少渗透力的话,文化便失去活力,那么中华文化过去的辉煌和尊严也有可能丧失在虔诚的捍卫者手中。

2.3 面向世界才能创新发展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走上现代化道路,在文化上主要是向西方学习,中西文化交流的话题以西学东渐为主。但是,在近代以前近一千年的历史中,特别是唐朝至明清时期,中国文化艺术影响欧洲甚至整个世界,这段极重要的东学西渐的话题,受到的关注非常不够。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且富有创新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世界贡献了许多智慧及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水平。

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了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将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时代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比如,爱国、友善、诚信、公正、和谐等理念,就是中华传统价值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在当今时代所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表明其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二是要站在本国国情的新起点上,吸收世界最新文明成果。在当今国际格局新变动中,把握文化跨越式发展机遇,将本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与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精华相结合,构建独特的文化创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比如: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等理念,就是中国特色内涵与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结合。

面向世界才能创新发展,这是每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犹太民族在大流散一千多年后,为什么还能凝聚起来建立自己的国家,除了依靠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与文化身份的认同之外,还有面向世界的创新精神。犹太文化虽然是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它以弘扬民族性为主旋律,但犹太文化也是世界性文化,它不断超越自我并以顽强的生命力长期影响世界文化。世界性特征从内部孕育了犹太文化的凝聚力、兼容力与更新创造机制。纵观犹太文化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从古到今,犹太人总是能够找到使其文明适应时代的挑战而又不毁灭犹太价值观的核心。[8]”这说明,犹太文化是一种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它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能够既保持独特性又保持开放性,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这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

2.4 批判继承才能推陈出新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真正做到有批判地继承、有扬弃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不意味着要“全面儒化”,决不能做文化上的复古主义者,文化民族主义的路走不通。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然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但只有批判地继承才能真正继承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华,摒弃糟粕,才能推陈出新,推动文化的发展与超越。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4]”习近平同志一方面特别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也特别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9]。

从鸦片战争开始,无数的志士仁人寻求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猛烈抨击与中国的封建专制、小农经济纠缠在一起的儒学,把它当作封建遗毒,当作阻碍现代化的绊脚石。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近现代以来不仅自由主义西化派强烈抨击,马克思主义者坚决批判,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派也是极力克服的,试图由“内圣”开出“新外王”。比如,现代新儒家代表杜维明先生认为,应该从两个层面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一个层面,是把它作为一种‘封建意识形态’,即沉淀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具有‘封建’色彩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形态,特别是那些在下意识层还起作用的价值和观念。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封建遗毒’。但是,另外还有一个层面,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即象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化精神。这种认同、这种文化精神,必须通过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批判的自我意识来掌握和发扬。”杜维明先生还通过批判圣王和三纲的例子,来说明他对儒学批判的观点[10]。

今天,如果我们想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及儒家的人文精神进一步弘扬,首先必须面对这一百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中的糟粕已经完成的清理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反思。哪些批判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哪些批判是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是阻碍民族精神也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是违背“扬弃”辩证法的。如果不能让中华民族的精髓真正弘扬,而让小农经济的保守主义和不健康的家庭伦理如人身依附、男尊女卑,封建专制充分地发展,那么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明对话将终成幻影,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难以提升。

现代以来,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西方思想家也有非常深刻的反思。比如,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看,人类中心主义完全以人为中心,已有深刻教训。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对自己传统文化中的阴暗面,进行严厉的批判,才能使糟粕充分地凸显,同时把它的精华开发出来。批判性地继承才能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逻辑。

3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与世界文明对话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多样化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有《文化多样性宣言》,设立有“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在每年的5月21日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一个成员,既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尊严,同时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儒家人文精神的同时,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比如,在美国有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在以色列也有儒家与犹太教的对话。综观全球,现在世界上流行的所谓有普世意义的理论都来自西方,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西方的后现代化理论,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民主政治理论,等等,都在各个地方发展。那么,在21世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些价值观、一些理论、一些经验能否成为全球所共享的精神资源呢?习近平同志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明确地阐发,对我们进一步思索中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3.1 如何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

对于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应该坚持的4条原则。第一,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第二,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第三,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第四,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那么,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独特标识怎么理解呢?换句话说,中华文明拿什么与世界文明对话?

文化的核心是精神与思想,体现为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学术界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一些核心的理念,比如:天人和谐、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以民为本、和而不同,已经得到很好的挖掘与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发展。今天的社会实践赋予了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自强不息等中国古老智慧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依靠的是坚韧不拔、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五千多年生生不息、愈挫愈勇,发展壮大。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其核心价值观构成民族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中具有跨越时空的优秀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那么,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基本价值观呢?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前提条件,便是开发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人文精神资源中蕴藏的基本价值观,这是最核心的本质内容。

3.2 儒家的基本价值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不仅是儒家的人文精神,而且是可以与世界其他文明相通对话的核心理念

儒家从曲阜洙泗源流发展到中原文明,从中国发展到东亚,从亚洲走向全球,儒学从古到今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其基本价值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经成为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全球伦理,体现的人文关怀与人道原则已被世界公认具有普世性。这一儒家伦理与犹太教伦理、基督教伦理、伊斯兰教价值有相通对话的基础,可以与出自《圣经·新约》的黄金法则:“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相互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讨论“世界文明”也就是普世文明的问题。他们关注如何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价值观运用在各种不同宗教传统中,比如基督教传统、犹太教传统、伊斯兰教传统等,解决不同宗教文明文化之间的冲突。

3.3 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具有永恒魅力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观,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占据主流地位。习近平同志多次在国际关系中阐述“以和为贵”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价值观。他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1]”

这一溶化在中国人民血脉之中的和平思想,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人民是一致的,也是与世界上几大文明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追求。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价值观,与基督教追求的“The peace of God be always with you”,以及伊斯兰教《古兰经》倡导和平、热爱和平的理念,完全可以通过文明对话互补互鉴,共同推动世界享有永久的和平发展。

3.4 中华民族“生生之谓易”“日新之谓德”的价值观,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中国古代典籍《周易》充满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探讨的是天道与人道的变化之理,即“变易之学”。《系辞》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并且对“生生”“日新”加以称赞,认为这是“德之盛也”。《易经》中用“生生之谓易”“日新之谓德”,来说明生生不息、革故鼎新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更是人们认识和把握这种规律的一种价值观。中国的先人们还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需要密切联系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吸收借鉴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和经验教训,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既反对食古不化 ,也反对食洋不化,反对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3.5 中华民族信奉“诚信为本”的价值观,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建立互信,增进了解与友谊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既是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基本的价值观。诚信,可诠释为:诚实、诚恳、信用、信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在现代社会,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真求实的精神;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正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公共道德观念;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诚信价值观要求建立起现代法制社会的多层次信用体系,自觉守法,真诚守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

西方文化中的诚信思想也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源。比如在基督教的教义里,“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之一。西方的契约伦理由古希腊文化延伸出来,契约伦理中的核心是诚信原则,通过法律制度固定下来,成为西方他律性的道德手段。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是自律,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正需要吸收西方诚信思想中的他律性思想,并且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将中华诚信美德作为一个行为规范,将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诚信观在他律方面制度不足的缺陷。

在国际社会,“诚信”价值观是建立和平友好、平等互利、良性合作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的道德杠杆。在“诚信为本”的传统价值基础上,吸取西方的法律制度化建设,中华民族必定收获更多的自信和互信。

3.6 中华传统价值观中有“匹夫不可夺志”“为仁由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儒家的传统价值观要求“群体高于个人”“义务先于权利”,要求个人首先要服从社会、服从国家,但是个人的人格尊严也并未忽视。儒家的理想人格,有仁爱之心,有孔子“为仁由己”的强烈责任感,有“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有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立意识。这种个体独立的精神,是儒家的真精神。近现代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积贫积弱,除了科技和经济方面的落后外,主要是传统文化对于人性的奴役,那些受封建专制和礼教思想钳制的中国百姓,失去了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所以必须要进行国民性改造。胡适先生则将西方的个人主义引进来,以倡导“健全的个人主义”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意图培养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意志的“特立独行”的健全人格。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是更应该在挖掘传统的独立人格精神方面用力,国民性改造才能收到效果。其实,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墨家都有关于独立人格尊严的丰富思想资源,可以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也可以与西方的人格理论相映互补。

中华传统文化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永远是中华民族战胜苦难、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站在全球化的新的时代起点上,对于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当铭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古训,深入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相一致,对精华与糟粕进行深入辨析后再取舍,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智慧必定以青春的姿态与世界文明和谐共处,也必定对人类的持久和平与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001).

[2] 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2).

[3] 列宁. 列宁全集: 第3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6.

[4]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707-708, 906.

[5] 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人民日报, 2014-02-26(001).

[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 2014: 156,161.

[7] 习近平.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 人民日报, 2014-10-14(001).

[8] Esman M J.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Modern Israel: Myths and Reality (review)[J]. Shofar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Jewish Studies, 1998, 16(3): 171-172.

[9] 岳华. 杜维明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50.

[10] 杜维明.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 河北: 河北人民出版社 , 2010: 226-228.

[11] 习近平.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 人民日报,2014-03-30(002).

Strategic Thinking on Carrying Forward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Zhang Xiaoping1,21Specialized Committee on the Cultural Strategy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Studies,Beijing 1000002Institute of Marxism,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Purpose/significance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densation,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pirit, the eternal cultural strength can be drawn from the national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rich contents and profound connotations, which is not only a part of the human culture, but also with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rategic position and role of culture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o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to promote the soft power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since our 18thNational Congress. However, wha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to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ow can we excavate and draw the excellence and abandon the dross? All these problems need to be thought about and solved from the height of the cultural strategy.Method/processBy using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research methods, and thinking about carrying forward fi 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trategically and on the national level, we not only placed the Chinese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river, but also placed the Chinese culture on multicultural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in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the world, highlighting the uniqueness and openness of Chinese culture thereby.Result/conclusionTo deal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 must adhere to the “absorption and sublation” view of Marxism’s treat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ombine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o achiev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herit cultures critically so as to achiev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the basic value of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example, “if one does not want to do something, do not impose it on others”, “ harmony is precious”, “virtues lie in the daily innovation”, and “honesty is fundamental morality”, which can be used to dialogue with the world culture and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culture strategy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2017-11-17

2017-12-04 本文责任编辑:唐果媛

G251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7.06.12

张小平(ORCID:0000-0002-9949-624X),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E-mail:zhang_xp@cass.org.cn。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