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

  • 关乎人文,化成天下
    □王天孜《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简史》,武斌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中华文化的伟大,体现在她的丰富性、先进性和开放性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以自己的光辉辐射四方,通过多种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广泛地传播于世界各地,近则泽被东亚地区,远则经中亚、西亚传至欧洲,甚至跨越太平洋传至非洲和美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变得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本书以宏阔的视野、精炼的文笔和丰富的图片,聚焦重要发明、重要人物和事件,内容涵盖不

    中国图书评论 2022年9期2022-11-22

  • 中华文化走出去:现实与愿景
    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该指导意见实施6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提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

    传媒 2022年15期2022-11-04

  • 传承中华文化的路径研究
    发展。其中,中华文化作为几千年文化沉淀下的历史精髓,不仅代表了我国的优秀文化,更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要不断发展当前的中国文化思想,推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的优秀中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发扬中华文化,做到取长补短,用中华文化指导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以社会发展为中华文化补充时代精神,不断发展丰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中华文化是历经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指

    侨园 2020年4期2020-11-30

  • 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思索
    30000)中华文化是对民族特质和风貌的反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能,更好地起到引领文化的作用,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因此,对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进行思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作用图书馆作为集结中华文化的中转站,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保存和传承文化的机构,图书馆不仅要对文化进行保存,更要探索出一条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路径,为社会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

    山西青年 2019年15期2019-01-15

  • 如何培育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个主要方面。中华文化认同对于每一个生长、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青年而言,都是自身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中华文化认同对于青年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引导青年的中华文化认同是促进中国青年核心素养培育和提升必须包括的内容。文化基础素养培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基础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代中国青年而言,培育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素养,必须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前提。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促进内在涵养的提升。通过中华文化的教育和引

    人民论坛 2018年8期2018-04-11

  • 旅日华侨获“中华之光”奖 推广中华文化做贡献
    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榜上荣膺榜首。据了解,本届“中华之光”年度人物获得提名者有200多人。日本著名电影演员中野良子在推荐辞中指出,陈建中在传播过程特别注重日本民众的接受性,注重运用的独特的中华文化素材——文物进行传播,深受欢迎。这些,一方面可看作是陈建中获奖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给未来传播中华文化带来全新的启示。“中华之光”不僅是中国之光、中国文化之光、中华民族之光,也是海外华侨华人之光。传播中华文化没有止境。endprint

    杰出人物 2018年2期2018-02-06

  • 赖声川、黄磊获称中华文化人物
    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的“2017中华文化人物”颁授盛典在深圳举行。包括文史学者刘梦溪、新编芭蕾舞剧《白毛女》女主角森下洋子、藏文化使者才让多吉、剧作家赖声川和演员黄磊等人组成的乌镇戏剧节发起人团队等十多位为中华文化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荣登“2017中华文化人物”榜单。“中华文化人物”评頒活动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年度人物评颁活动,是向“中华文化人物”的坚守与传承致敬,通过这些人物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讲述他们默默守护中华文化

    荣誉杂志 2018年3期2018-01-24

  • 泰国侨领罗宗正:让文化成为民心相通的桥樑
    专访时表示,中华文化已走上复兴之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日益为各国人民所了解和接受。他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泰国推动华文教育、促进泰中文化交流的体会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泰國人学习汉语,形成持续的“汉语热”,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自己能在其中起到一些推动作用,深感欣慰。

    杰出人物 2017年12期2018-01-03

  •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日上午,以“中华文化传承与当代青年担当”为主题的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优秀青年代表就新媒体时代及两岸新形势下“两岸青年认知中华文化基本现状”“两岸青年传承中华文化现实意义”“两岸青年弘扬中华文化时代责任”“两岸青年创新中华文化可行路径”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兩岸年轻一代要把握好人类思想的大趋势,要传承好祖先所留下的中华文化。endprint

    中国德育 2016年24期2017-05-27

  • 如何促成两岸青年一家亲?
    心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不够认同,但这就像某些台湾青年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一样,属于政治问题而非文化认同问题。所以,与其在台湾青年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的现实中,无谓地纠结台湾青年是否认同中华文化,不如探讨如何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构建两岸一家亲认同的真问题。随着两岸青年交流日渐频繁,笔者发现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非如部分专家所担心的那样排斥与陌生,而是已根深蒂固无法取代。他们还将中华文化在生活实践中发扬光大,散播四海。比如,具有中华地方特色的台湾小吃、

    台声 2016年1期2016-09-27

  •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中的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框题,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二是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本课的难点,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学会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懂得中华文化特点。2.能力目标:从各个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力量,培养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自觉将弘扬保护中华文化转化为自

    黑河教育 2015年3期2015-04-22

  • 发挥高校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作用
    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中华文化的精辟认识和准确定位。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理应承担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一、高校要积极开展中华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一)积极开展大学生中华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中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2期2009-05-22

  •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窦玉生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方案征集新闻发布会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著名学者许嘉璐接受了媒体的集中专访,特别介绍了对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期待,并提出了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的难点及焦点问题。许嘉璐是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最早发起人之一。他说,在全国上下乃至海内外华人开始回忆、寻觅、唤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共有灵魂时,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启动建设可以说是恰逢其时。“这是一项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和成就相称的工程,它的展示、纪念

    走向世界 2008年5期200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