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案例教学在幼儿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2017-01-27 15:35翟媛媛
淄博师专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参训幼儿教师案例

翟媛媛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淄博255130)

主题式案例教学在幼儿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翟媛媛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淄博255130)

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实践证明,幼儿教师培训是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必要而又有效的途径。反观现有的幼儿教师培训模式,主题式案例教学已成为最受幼儿教师欢迎、最得幼儿教师喜爱的培训方法之一。在幼儿教师培训中,运用主题式案例教学要以问题为主线,明确培训主题;以主题为统领,精选培训案例;以案例为抓手,激发培训热情;以“互联网+”为助力,丰富培训形式;以教育实践为落脚点,确保培训效果。

主题式案例教学;幼儿教师培训;实践应用;教育教学实践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呼声日益高涨。实践证明,幼儿教师培训是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必要而又有效的途径。当前,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幼儿园都为幼儿教师提供了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培训。反观现有的幼儿教师培训模式,主题式案例教学已成为最受幼儿教师欢迎、最得幼儿教师喜爱的培训方法之一。主题式案例教学是针对“举例式教学”的弊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选择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契合的主题式案例,引领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随着案例情节的发展,层层深入教学内容,最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1]主题式案例教学以其自身的特色,有效规避了传统的灌输式培训的弊端,成为幼儿教师培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幼儿教师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问题为主线,明确培训主题

(一)主题应来源于幼儿教师一线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幼儿教师培训要想真正做到想教师之所想、给教师之所需、予教师之所求,其培训的主题就必须要满足幼儿教师的实际心理需求。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其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和教育对象的独特性致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面向一线教师的培训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就应以幼儿教师一线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确定培训的主题。

问题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贴近幼儿教师的已有经验,能够反映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实际困惑,能够体现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而这样的问题,往往也都具有极强的操作价值。在幼儿教师的培训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引发思考、获取知识、生成智慧,促使幼儿教师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有效培训,再回归到教育教学中去有效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

(二)主题应服务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主题确定之后,整个培训将紧密围绕主题,以主题为中心来聘请培训专家、组织培训内容、制定培训形式。因此,主题的确定是整个培训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主题的选取应符合培训目标的要求,为实现培训目标服务。因此,培训主题必须来源于幼儿教师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最终再回归到教育实践中,并服务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因地制宜进行具有园所特色的环境创设是摆在诸多幼儿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幼儿教师培训就可以这一问题为引线,确定“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培训主题,为幼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献计献策,提供宏观思路上的引领和微观方法上的指导,最终促使培训主题能真正服务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体现幼儿教师培训的作用,彰显幼儿教师培训的价值。

二、以主题为统领,精选培训案例

(一)案例要紧贴培训主题

培训主题确定后,接下来就要围绕培训主题精心设计培训案例。针对当前在幼儿教师培训中普遍存在的案例“散而乱、多而杂”的现状,主题的统领尤显重要。案例只有紧扣培训主题,才能确保案例选取的科学性。依据培训主题,围绕培训目标,一系列的主题式培训案例应运而生。主题式案例紧密贴合培训的实际需要,贯穿幼儿教师培训的全程,贴近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参训幼儿教师的学习热情。

在主题的统领下,一系列的培训案例纵向上成系统、横向上相连通;在主题的统领下,一系列的培训案例极大地丰富了培训内容,而又始终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案例的情境性和叙事特征使其特别适用于情境化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可以发现,通过案例叙述的真实情境进行学习,能将复杂观念的记忆和运用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案例中示范了最有效学习方式所发生的具体情境,它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儿教师在类似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2]最终通过主题式教学案例,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的目的。

(二)案例要紧贴幼儿教育实际

当前的幼儿教师培训,多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的模式进行。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不可否认,行政命令的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培训的有计划开展,在某种意义上确保了培训的效果。在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中,幼教专家的引领和幼教名师的现身说法是主要培训形式。不论何种形式,案例的选取都要避免单纯的“因专家研究特长而定”“因名师自身事迹而出”的倾向。

案例应紧贴参训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基于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来选取案例,才使得案例能够走进幼儿教师心中并指导幼儿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幼儿教师参与职后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来源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案例,如家园合作的方式、幼儿游戏的指导、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等等,因其具有典型代表性和普遍推广性,将极大满足参训幼儿教师对培训的实用性的要求。

三、以案例为抓手,激发培训热情

(一)充分调动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培训的质量还与培训对象参与培训的动机直接相关。教师参与培训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外部强制性要求的,所有这些都将对培训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样,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就构成了影响培训质量的一个重要变量。[3]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影响到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而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又会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最终效果。因此,在培训中应想方设法调动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在幼儿教师培训中,通过一系列精选的贴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的主题式案例,可以有效引发参训教师的职业共鸣,唤醒参训教师的专业自觉,激发参训教师的专业认同,真正调动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教师真正参与到培训中,在培训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感受培训之价值,享受培训之红利。

(二)真正实现幼儿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幼儿教师培训中,幼儿教师多处于被动的、客体的位置。这就致使很多幼儿教师面对培训的态度仅限于“去听听专家的观点、去看看培训的内容、去感受培训的氛围”,完全将自己置身于培训之外。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幼儿教师对培训的淡漠乃至无视,严重影响到培训的效果。长此以往,幼儿教师培训也将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主题式案例教学在培训中的使用,强调参训教师的主体参与,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依托生动形象的案例,实现参训教师认知上的调整、情感上的丰盈和行动上的改变。幼儿教师真正成为参训的主体,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人,无疑是幼儿教师愿意接受并乐于参与的,幼儿教师在培训中也将看到一个在专业上可以更完善的自己。这些将有助于幼儿教师在培训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培训,在培训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富自身的教育实践智慧。

四、以“互联网+”为助力,丰富培训形式

(一)线上线下,打破时空限制

“互现网+”时代的到来,为幼儿教师培训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培训中,可以将一系列的主题式教学案例根据内容和难易程度进行归类整理。比如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训教师可以自学完成的,把这一类案例制作成文本、动画或视频等形式,放到线上供教师自主学习使用,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观看案例进行学习。另一类是参训教师个体无法自主完成,需要借助团体智慧或由专家引领完成的,将这一类案例放到线下在真实的培训情境中来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结合,使幼儿教师的培训打破了时空限制。幼儿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灵活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从而极大地提高培训效率,提升培训质量。

(二)混合学习,满足多样化需求

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的《中小学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切实推进混合式培训,并且将网络社区作为培训的重要条件。”[4]在混合式培训中,幼儿教师的混合学习应运而生。混合学习要求有机融合全部的学习要素,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与传统学习深度结合,利用网络学习环境下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指导相结合、相补充,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优效果。[5]混合学习满足了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促进了培训效果的最优化和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五、以教育实践为落脚点,确保培训效果

(一)重视培训后的追踪调查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服务。为确保培训效果,还应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后的追踪调查,可以通过问卷或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解幼儿教师对主题式教学案例的接受程度,总结培训中的经验,找出培训中不足,不断优化培训中的主题式案例,为下一次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做准备。同时,通过追踪调查,还应了解幼儿教师将培训中所获的间接经验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的情况。在不断的调研和总结中,使培训更接地气,使培训内容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培训后的实践指导

幼儿教师在培训中所获得的主要是理论引领和方法指导。如何将所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是摆在参训幼儿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真正落到实处,还应加强对幼儿教师培训后的实践指导。通过培训后进一步的实践指导,帮助参训幼儿教师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缩短幼儿教师从参与培训到提高实际教育教学水平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培训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是影响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也应当注重对其进行事业心、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培训中提高教师素质,使其成为一名能真正促进儿童最大发展的“发展型”教师。[6]

[1]李岚.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谈主题式案例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6).

[2]李媛.案例教学法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辉进宇,褚远辉.有质量”的幼儿教师培训的特点[J].教育探索,2015,(6).

[4]刘径言,陈明选,马志强.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培训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5]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信息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6]万中,程敏.从能力本位教育看幼儿教师培训[J].学前教育研究,2005,(2).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preschool teacher training is the necessary and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In the existing kindergarten teacher training,themed case teach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raining methods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In kindergarten teacher training,the thematic case teaching should take the problem as the main line,specify the training theme;using the theme as the guideline,select the training case;using the case as the starting point,stimulate the training enthusiasm;using“Internet+”as the aid,enrich the training forms;taking education practice as the foothold,ensure the training effect.

themed case teaching;kindergarten teacher training;practical application;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G615

A

(2017)04-0006-03

2017-07-07

翟媛媛(1982-),女,山东淄博人,硕士,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李志红)

猜你喜欢
参训幼儿教师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师太”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