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7-01-27 20:02吴丽莉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素质音乐大学生

吴丽莉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吴丽莉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音乐教育不仅在智力因素开发方面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而且在许多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也有其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要教会人们演奏或演唱,而且要教会人们正确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目前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师缺乏自信心。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观念;创新教学管理方法;营造音乐学习氛围;搭建音乐交流平台;建立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困境与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在各种美育中,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不仅要教会人们演奏或演唱,而且要教会人们正确地理解和欣赏音乐。音乐教育不仅在智力因素开发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许多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上也有其重要的作用。在美育的诸多手段中,音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表现力。音乐绝不是一种简单的音符组合和随意的节奏安排,而是铸造人的灵魂且蕴含着人的精神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音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不是仅要造就少数卓越的音乐大师,而是要激发大众的想象力,在音乐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其音乐素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方面的教育重要得多,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人的心灵也就会因而丑化。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有三大作用即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

但现实中,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音乐在培养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生活情趣,促进他们在专业技术和自身素质等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以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在音乐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材编写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均缺乏应有的重视。当代大学生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缺乏广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和人文情怀的现象,固然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有关,但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的严重缺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基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教育对专业以外的艺术和人文教育的不够重视,本文拟从音乐的价值与意义、功能与作用,音乐教育的文化与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试图说明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加强音乐欣赏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音乐的功能与价值述要

在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中,尤其是科学、文学、艺术甚至哲学等方面,想象力都至关重要。人类的每一件美妙作品,都是想象力产生的结果。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可以遨游世界。

音乐在激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人格完善,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中国的孔子和庄子都把音乐看成是一种乐教,认为乐教就是培养人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达到人生的完美境界的一种有效途径。孔子认为,音乐既表现人的情感,又陶冶人的情操,最终能感化人心,因此音乐应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实这是中国音乐通常保持一种比较理性的节制状态,曲调大多委婉、柔和、伤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说中国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是美与人的统一,是人与世界的和谐。

特别是优美轻松的音乐可以起到治疗精神抑郁症的作用。康德认为“音乐给人快乐,促进人的健康,并可以达到激情。”[1]汉斯立克甚至认为音乐可用于精神病的治疗。众多研究表明,听了一个阶段的音乐后,病人的精神会愉快开朗起来。音乐医疗的例证在世界上有很多,效果也很好,甚至超过药物疗效。音乐只要作用于人脑,必然参与脑细胞释放某种化学元素的活动,还会增强脑细胞的代谢功能。优美的音乐声波不仅对脑神经有强大的调节力量,而且可以激活人的创造思维,可以完善人格,调节情绪,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正如学者所言:“音乐不会使你富有,但是能使你幸福;它不能拯救你的灵魂,但会使你的灵魂值得拯救。”[2]

音乐对人的身心影响如此之大,因此,音乐欣赏能力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对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音乐欣赏可以增强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音乐审美素质对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人性本身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音乐与其他美好事物之间具有本质的联系。正如爱德华·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中所说的那样:“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假使身为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3]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和训练,在增强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音乐欣赏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而且能够加深对众多音乐艺术家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不同区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中了解各具特色的风俗人情、人文历史。法国自然科学家、音乐理论家马林·麦尔生曾指出:“音乐中的音程能反映人的肉体、心灵、世界的首要因素以及天空的运动。全靠这种性质,音乐才比绘画更多地为人的道德和风俗服务,因为绘画好像是死的,静止不动的,而音乐则充满活力,并且能把歌唱家和音乐家的心灵、思想、感情的活动传达给听者。”[4]所以音乐欣赏能开阔人的视野,拓宽人的心胸。

再次,音乐欣赏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柏拉图认为,音乐不仅能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而且能成为“思想和哲学的导火线”[5]。弗洛伊德曾说:“对我来说,没有音乐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6]大量研究表明,音乐能调动人的情绪,开启人的思维,唤醒人的想象,增强人的记忆。因此,音乐同样可从根本上有助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且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引导和指导,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热情,这也是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心理和精神基础。

最后,音乐欣赏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7]门德尔松甚至认为“音乐则胜过用文字的千百科美好的事物来充实我们的心灵”[8]。中国哲人对音乐也有相同的观点。《乐记》说:“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溢之音作,而民淫乱。”[9]

由此可见,好的音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而且能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和人生观的形成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音乐具有独特的美,音乐欣赏就是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美,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激发其审美情趣,因此,开展音乐欣赏教育符合高校对学生开展德育、美育的要求。

三、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音乐欣赏”是对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素质选修课程,其教学对象是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灌输文化知识为主,而作为艺术门类的音乐、美术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导致他们进入大学后,音乐知识基础极其薄弱,给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和推广造成了较大的阻碍。而且很多学生认为,素质选修课特别是音乐欣赏课并不重要,检查和考核也都相对容易,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他们中多数人以为音乐欣赏就是听听音乐,放松精神,不用死记硬背,不用演算推理,因而选择了这门课的学习。但他们一旦进入音乐史或乐理知识的学习时,就立即出现畏难情绪,进而抵触应付,因此,较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自从1995年教育部提出在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目标以来,一个涉及领域广泛、学科门类众多的素质选课体系虽然已在一些高校中初步形成,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高校仍忽视音乐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的重要性,在“音乐欣赏”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对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而且缺乏科学严谨的课程设计原则、目标和检查考核的标准,尤其是缺乏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从而使“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教师缺乏自信心

当下,普通高校从事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的教师角色十分尴尬,他们往往不是划归在公共课教研部门,就是归属到体育或学生工作部门。因其教学的课程不是学生专业必修课,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所以他们在与其他从事专业课教学的人员交往中,往往缺乏自信,也缺乏音乐教育的探索和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晋升,也影响了其教学效果。

四、实施音乐欣赏教学的建议

“音乐欣赏”素质选修课,对于大学生在真、善、美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高校及其学生对此并未有充分认识。因此,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转变师生对音乐欣赏教育的错误观念,将音乐欣赏融入到专业教育规划中等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学生观念

“音乐欣赏”的课程设置、宣传推介和正确引导,对音乐欣赏教学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应在高校中适当地宣传“音乐欣赏”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真切了解和正确认识音乐欣赏对其专业学习和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其次,学校有必要创造一个音乐欣赏的文化氛围,比如利用学校广播站和校园网络以及各种文体比赛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音乐欣赏和音乐教育,改变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的片面的或错误的思想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且能活跃校园学习气氛,丰富校园文化;再次,学校应该重视音乐教师师资力量的配备,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其音乐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不断高,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高校音乐教师首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视听、鉴赏、讨论和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因为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而造成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热情不高的现象。同时,可以引入校外优秀音乐团体的专业人士或知名音乐人兼职授课。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环节,又改进了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对高校音乐教师不足的师资也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三)创新教学管理方法

高校素质选修课的教学管理虽然纳入专业课教学管理的范围,但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征订、教案编写、教学检查和考核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音乐教育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管理,应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给予教师更大的发挥的空间,允许其多样化的教学和差异化的考评,切实尊重学生的长处、个性和兴趣,鼓励或允许他们自主选择音乐欣赏课程及其考试的方式方法。

(四)营造音乐学习氛围

学生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的个人,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高校要积极融汇中外音乐文化元素,普及中外音乐历史文化,营造学习音乐、热爱音乐和欣赏音乐的氛围。比如,努力推介古今中外音乐名家名作,举办一些高精尖的音乐演奏会或音乐歌唱会,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音乐韵味和文化气息;或者定期邀请著名的作曲家、歌唱家或演奏家等进校园传播他们的技艺,加深学生对音乐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音乐欣赏的信心和积极性。

(五)搭建音乐交流平台

音乐欣赏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音乐之间的互动,缺乏音乐对话和师生交流的环节,音乐欣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无论是校内校外,还是课内课外,都应存在一个相互交流、彼此对话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应创造一个师生互相交流音乐欣赏的体会、共同研讨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之美的机会;在校园内,设置一个公共交流和展演的平台,如演播厅和大舞台的设置,就有利于音乐学习者和音乐爱好者以及音乐创作者、演唱者等之间的交流。

(六)建立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开展音乐欣赏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注意中西音乐专业教师的配备,避免过于单一和非专业化。其次,应注意加强对音乐教师在音乐创作、音乐制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等方面的专业训练,提高其音乐综合素质,以适应音乐欣赏教学的需要。再次,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眼光和开放思维,要学会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如微课堂、自媒体等辅助形式,拓展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手段,让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音乐欣赏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创新思维的训练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外的一流大学里,音乐欣赏课程都是作为重要的通识课程来开设的。音乐欣赏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欣赏了解音乐家和音乐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我们要积极探索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教学规律,激发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走出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困境。

[1]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78.

[2] 柏西·布克.音乐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139.

[3]W·J·亨德生.音乐之性质与演奏[M].张秀山,译.北京:中华乐社,1929:38.

[4]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42.

[5] 柏拉图.理想国(卷八)[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7.

[6] 艾里克·韦纳.天才地理学:从雅典到硅谷,探索天才与环境的关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01.

[7]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77.

[8]D·柯克.音乐语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9.

[9] 礼记(第二册)·乐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8:156.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U Lili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and Technology of China,Zhongshan Institute,Zhongshan,Guangdong 528402China)

Music education notonly has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butalso in cultivation ofmany students'non-intelligence factors.Music education is notonly to teach people how to play or sing, butalso to teach people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music.In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students’music foundation isweak.Importance attached to the course isnotenough.Music teachers lack self-confidence.We should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change the concept of students,reform teaching managementmethod,create a music learning atmosphere,set up music exchange platform,and build aqualified team ofmusic teacher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problemsand solutions

G420

A

1009-8445(2017)04-0080-04

(责任编辑:禤展图)

2017-03-02

吴丽莉(1977-),女,湖北黄冈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教学秘书。

猜你喜欢
素质音乐大学生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音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音乐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