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枬森的中国现代文化观

2017-01-27 21:59
唐都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曾 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武汉 430060)

【哲学研究】

黄枬森的中国现代文化观

曾 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武汉 430060)

黄枬森先生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对中国现代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认为中国现代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向工业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和发展,内涵于中国社会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发展过程之中,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的,不仅是科学的、民族的也更应该是现代的文化,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辟更不是文化的西化,而是传统文化扬弃后的延续,西方文化吸收后的民族化,它是中国生产生活活动的延续,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完成了的阶段,是建构中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话语理论。

黄枬森;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观;民族化

黄枬森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就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黄枬森先生认为,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其差异性。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坚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创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树立中国话语权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题中之义。

一、黄枬森现代文化观的内涵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一种生活自觉。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文化,同时也被文化所创造。因此,实践活动下人与文化是合而一体的,人是具有文化特征的人,“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1]。人的文化性就是人在实践过程的表现。马克思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根植于人与自然的实践活动,即人改造自然和通过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活动。物质资料生产作为文化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必然伴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传统的农业封建社会到工业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由此,黄枬森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人生活活动的发展变化进而分成若干阶段。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封建农业社会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所指,封建社会之前的社会文化则融入了封建文化之中。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是中国近代文化,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文化。而“五四”运动之后则为现代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向工业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和发展。

故而,在黄枬森先生看来,中国文化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代文化以及中国现代文化,但并非相互割裂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根源,是中国人生活活动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现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必须正视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重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正视中国文化作为中国人实践活动的变化发展。其次,中国文化从近现代开始,处于激烈的古今中西的碰撞、重塑之中。尤其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为求独立富强放眼看世界,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师夷长技,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政治制度以图革新,再到“五四”运动之前的学习西方文化寄希望于民族觉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先进的工业文化与落后的农业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但不管外来因素影响多大,碰撞有多激烈,重塑变化几何,中国近代文化作为中国人的生存生活实践还是中国文化,是中国社会不断融合各种文化的过程中自我否定、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完善的过程。尽管中国面临如何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但并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断裂。中国现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文化的延续,但并不是儒家文化的继续,也不是封建主义文化的继续,更不是西方文化的西化,而是中国生产生活活动的延续,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完成了的阶段,“它的形成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而形成以后它有一定的确实内容。”[3]526在此,需要处理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从现代文化的产生看,现代文化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现代文化的轴心观念是什么?所谓轴心观念就是文化的理论解释方式或文化的理论根源。黄枬森先生认为,中国除了唯物史观的文化解释方式不可能有其他的方式。原由有三:(1)“五四”运动时期的新儒家虽是用西方的方式改造阐释儒家思想,但从根本上来说,新儒家未跳出儒家的思想范畴,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的思想不可能解释现代化的文化。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在今天也有积极作用,但并不能与理论阐释的指导思想相提并论。(2)全盘西化派虽然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并主张向西方学习,用现代西方先进的自由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但事实上,现代化并不代表全盘西化,中国可以吸收西方合理的文化因素,但并不意味着照搬。文化作为人对象化的产物,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不同的地区、民族、国家有着不同的实践方式,文化表现也自然不同,完全照搬他人的经验就会适得其反。(3)真正作为现代文化指导思想的只能是唯物史观,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与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实际包括文化形态相结合,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形式。

第二,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西方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五四”运动以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就不复存在。理由如下:(1)黄枬森先生看来,中国文化需要逐步实现现代化,但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统文化作为封建主义文化已经随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瓦解而逐步解体,中国现代文化的建立就是要初步地实现文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文化。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是扬弃的过程,一方面传统封建主义文化已经解体;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解体并不是中国文化的断裂,而是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2)中国现代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文化离不开西方文化,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思想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中国要实现社会现代化,就离不开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借鉴。但西方现代性文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也有很多不合时宜的文化成分甚至是错误的理念,因此,我们学习西方文化不能生搬硬套,需要辨其真伪、去粗取精、“以我为主,洋为中用”。(3)无论是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都必须与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文化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晶,反过来通过塑造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而指导实践。中国现代文化与中国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国现代文化之源具有多样性,社会主体应具有开放的态度,融合诸多先进文化为我所用。而中国现代文化的本质是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现实,所以,传统文化要说“现代话”,西方文化要说“中国话”还不够,还必须以传统文化之精要促进和反映“现代话”,西方文化必须要促进和反映“中国话”,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现代文化相符合。

第三,中国现代文化与现代化的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过程来看都是中国文化,但中国现代化文化并不能等同于现代化中国文化。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分析,文化是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因此,现代化文化是一个过程的确定性内容,是从封建主义解体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发展、积淀的文化。而现代化的中国文化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集中表现,是一个完成了的形态表现,是中国现代文化逐步积淀的结果,其中包含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新民主主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文化的优秀成果。

总之,中国现代文化是一个整体,包含了诸多因素,具有“多种来源、多民族性,以及多种经济基础、多阶级性”[3]529,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和优秀的中国革命传统因素,同时,现代文化中存在着众多的西方文化思想,但是中国现代文化不是多元的,而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现代化文化,是当前中国生产力水平的集中表现,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活动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黄枬森现代文化观的实现路径

人的生产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建设中国现代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那么应当如何建设中国现代文化呢?

(一)要把握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转变的内在要素

黄枬森先生认为,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转变有其内在要素。其一,从对文化的整体理解看,文化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要认识文化的社会结构性质,就必须从唯物史观出发研究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转变的内在本质。在黄先生看来,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文化具有广泛的意义,但并没有将其作为社会结构来看待,而过去马克思主义教科书把文化仅仅当作意识形态,事实上文化的内涵要比意识形态广泛得多。真正阐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认为必须在唯物史观中理解这种关系。“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作为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是物质活动及其产品,政治不是物质活动,但也是改造社会的客观活动,由于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在经济与文化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495其二,文化的研究方法不仅要用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且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出发来研究文化问题,并以此方法来研究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问题。就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而言,要从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和辩证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文化;就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而言,黄枬森先生认为重点在理解文化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从人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观点出发理解和阐述文化。其三,怎么看待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不同的文化现象呢?怎么看待传统文化解体后而又逐步形成的现代文化呢?黄枬森先生认为,不同文化现象的研究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文化作为人的对象化,是实践劳动的产物,要在经济、政治的实践活动中谈文化,关键是看到实践的自觉性。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发展,都一定是人有目的的自觉改造过程,那么文化所反映的就是自觉改造的思想,并且是不可或缺的。不管中西文化抑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具有这样的共性,因此黄枬森先生认为:“为了创建21世纪的文化,为了各种文化互相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应更广泛地研讨文化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但是无论如何不要忽视整个人类文化的共性——自觉地改造世界的思想。”[3]513同时,文化作为实践的产物,是依据人类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发展变化,既是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是从工业资本主义与工业社会主义之间的转变,也是封建主义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二)要正确处理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相关问题

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不断争取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走向独立富强的过程,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备受质疑。魏源的《海国图志》曾言:“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只是从技术上学习西方,但也依然开启西学东渐之风,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之核心关涉的也是中西文化问题,民主革命时学习西方不能不关乎中国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更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解体,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应该怎样理解,如何处理中西古今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博大、流派众多、历史悠久,但“现在似乎公认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因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但不能轻视儒家之外各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仅仅把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儒家文化就有失片面了[3]52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与诸子百家相融合,反映中国农业生产活动的思想“复合体”。以“天人合一”观念为核心,以知行观念为基础的道德主义思想。

1.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把握文化之本质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中非常流行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强调天人二分,……天人合一导致科学技术不发达,导致人人和谐、协调;天人二分导致科学技术发达,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4]126黄枬森先生认为,无论是天人合一抑或者天人二分的观点都没有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点,理解“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的关键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人是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实践与认识。无论是实践还是认识,都是对立统一的,即天人二分与天人合一。实践与认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天。……人要生存和发展,既要与自然二分,也要合一,缺一不可。”[4]127人从自然而来,通过实践活动人又高于自然,具有独立于自然的主观意识,又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的自然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既要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也要把人与自然相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文化之本质。在黄枬森先生看来,这才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一切文化的共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自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所要继承和发扬的。

2.正确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及其优长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知行合一”更强调学以致用,而西方文化则强调科学的认识,但不能认为中国人不重视外部知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明,朱熹在《礼记·大学》中就强调:“格物致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而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探求外部知识的落脚点在于修齐治平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古人经典而达到伦理知识。与之相对,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专科的学术研究,比如“以数学著称的毕德哥拉斯学派、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力学家阿基米德等等”[4]133。因此,中西文化在实践与认识及其关系上相似,但也各有不同。在对客观事物认识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总整体上解决实际的伦理问题而西方强调对外部自然世界进行系统的分析,两者都有优点和缺点。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第一,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但并非实践与认识没有区别,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致用、实践进而忽略和淹没了认识在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中,学习是为了实践,学习就是学习实践,他强调学以致用。”[4]135黄枬森先生认为,知行合一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合理的,但同时也必须正视实践与认识的区别。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在自觉能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结果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缺乏在实践基础上正确认识指导的实践,其成功的可能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第二,就知识本身而言,是对自然规律的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认识,是综合分析的统一,只有分析而没有综合的知识是零散的;只有综合而没有分析的知识是抽象模糊的。在黄枬森先生看来,“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性,西方文化具有较强的知识分析性”[4]137-138。中国传统文化的缺点就是片面注重综合,而对知识的分析性较少,以致科学发展缓慢。第三,从认识内容看,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知识,强调内圣外王、躬省自身,对自然的认识实质是为了更好的完善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社会理论,讲求经邦济世,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中国人所接受。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伦而轻科学的缺点导致中国生产发展长期停滞,进而导致近代以来外国入侵,国力衰落。新文化运动之后,自然科学知识得到重视,提出“科学”与“民主”,强调科教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益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发明运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重理轻文又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仅仅依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都解决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4]138

3.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传统文化中表现为伦理的义利观。在唯物史观看来,伦理关系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并不是抽象的道德规范。尽管伦理道德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伦理道德是由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的,这种本末关系不能颠倒。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关系表现为义利观。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曾言:“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礼记·大学》中也曾提到“义本利末”的观点。而到孟子,义利关系则成为对立的关系,“孟子在很多地方都不能承认物质利益的必要性,……儒家这种义本利末、义重利轻、义先利后的道德主义思想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特别是思想史两千多年”[4]151。以义来指导利是没有错的,但如果认为道德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则颠倒了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将伦理道德看作一种历史观,以此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道德主义的历史观在稳定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但中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也抑制了人们在物质方面的要求,进而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主义历史观将道德看作历史发展的本质,道德决定了政治以及表现,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标榜为以德而治国。而事实上,这种道德主义历史观没有看到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阶级性质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道德在阶级社会里只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最后,道德主义对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重视无形中削弱了个体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主义让中国人更看重宗族家庭形成对祖先的崇拜,个人被湮没在整体性的思维形式之中。中国传统道德主义的整体性是建构在封建农业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带有明显等级次序的尊卑观念,这样就把人的实践活动圈伏在了显荣的活动中,限制了个人对自身活动的反思而陷入实质关系的追求。

4.现代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长期碰撞发展而成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历史范畴,是人类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和发展的结果,也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遭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政治经济的反映,也处于激烈的碰撞整合之中。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何种文化才能救中国?中国传统封建主义文化受到普遍质疑,而西学东渐,则进一步使古今东西文化处于激烈的碰撞和融合之中;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逐步解体,但文化相对独立性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要建设中国现代文化必须正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科学与迷信、共性与个性、融合与冲突等等因素。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从革命走向建设,从落后逐步走向富强,现代文化中的古今东西碰撞还将持续。

综上,黄枬森先生认为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变,要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自身特点,从文化内在因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三、黄枬森现代文化观的当代启示

中国现代文化是唯物史观理论与中国具体历史实际相结合进行文化分析的理论,黄枬森先生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阐释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过程,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黄枬森先生的现代文化观阐明了社会生产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论证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文化不仅是由物质资料生产决定的,反过来也会促进或阻碍物质资料的生产,这种促进或阻碍主要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塑造人本身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符合,通过对生活活动的反思塑造人,提高人对外部生存世界与自身关系的认识,进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过程,而且应该是内化于人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体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凝聚而成的思想观念必然内化于人与人关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人的生活世界,从人的生活世界出发,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去塑造人。

其次,黄枬森先生将唯物史观与中国具体的文化问题相结合,很好地阐释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关系问题,指出中国现代文化作为复杂与融合、多元与一元、共性与个性和结构与形式相结合的过程。古今中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古为今用,洋为我用”如何可以实现,是黄枬森先生对现代文化观进行思考的主要方面,也为我们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以及革新传统文化为现代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割裂,一脉相承是指其民族性即中国人生存生产的活动方式的独特性,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都会按照中国人自身生存生产方式延续下去。但中国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并不是也不能是封闭的,必然也会汲取西方先进文化,但不是完全西化。西方文化只有在符合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被吸收,进而内化于中国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在活动过程中去粗取精,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中西文化都只有作为中国社会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才能逐步地形成现代化中国文化,成为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实践的重要思想内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并促使文化的自我否定而不断前进。

最后,黄枬森先生的现代文化观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识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指导中国社会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同时在中国革命与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内化的过程,即内化为人的实践方式、思维与生活的一部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理论解释方式和文化理论基础。

总之,黄枬森先生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分段,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现代文化观的重要命题,主旨在于如何使中国文化符合中国社会实践要求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详尽阐述了文化与实践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原则的过程中树立中国现代话语理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话语。

[1] 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4.

[3] 黄枬森.黄枬森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

[4] 黄枬森.黄枬森文集:第2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王银娥]

HuangNansen’sChineseModernCultureView

ZENG Bing

(SchoolofPhilosophy,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Wuhan430060,China)

Huang Nansen reflected on the Chinese moder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elieving that Chinese modern culture is the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culture of new democracy to the culture of industrial socialism,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guided b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It is not only scientific but also a national and modern culture. It is not the resto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nor the culture westernization but rather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subl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nationalization after the absorption of Western culture. I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Chinese production and life activities and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but not a completed stage, it is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theory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Huang Nansen;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culture view; nationalization

B261

A

1001-0300(2017)06-0074-06

2017-06-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重点项目:“微观政治哲学视域下理性主义的批判与重建——兼论中国现代化发展”(2015B20201)

曾冰,男,山东潍坊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体育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