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方能交心
——怎样与农村学生家长打交道

2017-01-28 11:25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家庭农村

张 萍

湖南省长沙财经学校

知心方能交心
——怎样与农村学生家长打交道

张 萍

湖南省长沙财经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九十九条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的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在每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是构成当今教育的三部曲,也是协同教育的一个整体。父母、老师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是教育的实施者。学校与家庭、父母与老师,都承担着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责任。因此,怎样和农村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形成合力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与农村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

一、找准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是确定沟通的对象,找到学生成长过程起主要作用的“监护人”才能进行教育信息的有效沟通,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农村学生家庭和城市学生家庭有所区别,农村孩子的家长,绝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工作,他们以地为生,以农闲和农忙为标准来安排自己家庭成员的工作,地里忙时围着土地,地里闲时便外出打工,提高生活水平。因此这些家长没有固定的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时间不确定。更有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些,成了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学生家庭的特殊情况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监护人很不同于城市孩子,因此老师在与学生的首次沟通中就要着重了解这一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各种原因下孩子的学习有的由姨妈管,有的由叔叔管,更有离异家庭父母都管或都不理的,所以,在与农村学生家长打交道时,一定要确认谁是孩子学习的主要责任人,谁的教育更能落到实处,实现有效沟通。

二、找准合适的沟通方式进行教育信息的交流

老师和家长进行教育信息的交流的方式很多,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话、短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都已经普及,传统的老师“进家门”与家长沟通和请家长到学校面谈也仍被大家使用。那么,与农村学生家长打交道哪种方式更合适呢?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用得最多的是面谈、短信两种。因为城乡不同的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家长尚未接受QQ、电子邮件这两种联系方式。电话联系其实是最方便的,因为现在农村家庭一般都有手机、电话,大事小事一个电话就行。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存在着弊端:一是语言问题,有部分家长听得懂普通话但不会说,十里不同音,家长的方言老师听不懂,造成沟通的障碍;二是家长带手机的习惯城乡有区别,城市生活的人一般手机不离身,随时接听电话,随时检查有没有未接来电,而部分农村家长下地干农活时是不带手机的,也没有随时看手机的习惯,这样就造成电话没人接,信息传达不到的现象。如果是重要事情,我个人认为电话里是说不清楚的,而且电话记录的查询很麻烦,通话内容也难于保存,在关键时刻需要提供证明时很难操作。工作中我比较倾向于小事短信沟通,大事请家长来校面谈。在每次的心生家长会上,我都会把自己的工作习惯告诉家长,让家长知道老师在上课时是不能接听电话的,有事可以短信提醒,而一旦是通知家长来学校,肯定是比较重要的事情需要家长配合,请家长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过来。因为前期工作到位,所以大部分家长都很配合,面谈能让双方对事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事情的处理。面谈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家访,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到学生家家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没经历过“家访”,老师不知道学生家住哪里,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仅凭猜想。家访在我校难于实现,但假期中如果方便也可以到学生家里走走,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老师能到家里做客是让全家特有面的一件事,而老师也只有亲自走进学生家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

三、找准“礼尚往来”的度与家长和谐相处

现在,学生家长请老师吃饭或在过年过节时送老师礼物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老师教育学生,是老师应尽的责任,是不能以此来收受学生或家长的馈赠的,但在实践中我发现,绝对的拒绝不一定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农村学生的家长。一次,一学生按父母的要求从老家带了一些土鸡蛋送我,我道谢后立马拒绝了,孩子老实,提着一袋鸡蛋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同事看见学生囧态,就提示我先收下,免得学生为难。收下后第一时间我给孩子家长打电话道谢,从通话中我觉得我的处理是对的,因为该家长的观念就是不收他的礼物就是看不起他。过了一段时间,我从孩子的周记中得知她奶奶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就买了一些合适的药物让学生带去,这样一来二往还成了朋友,学生毕业后我和家长还保持着联系。所以在与家长的交往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的交往中,只要能把握好“度”,不以老师的身份来接受馈赠,把家长当朋友相处,有时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四、找准“说话态度”和家长平等沟通

态度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就会不一样,原因就是态度不同。教师在与农村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自己的说话态度,因为农村家长相比于城市家长更加敏感、更加渴望得到尊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与人交谈的礼仪、事情表述等方面没有任何问题,而最容易疏忽的就是我们的说话态度。个人认为,要把握得体的态度,首先要把握自身的角色。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父母同样都是教育者,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没有什么不一样,要避免教师由于职业或其他原因把自己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对家长居高临下,如果一开始沟通的双方就不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沟通的效果可想而知。一定要记住:家长是和我们老师一起来教育孩子的,不是来受我们教育的。其次要保持冷静。一般和家长联系都是有事情要处理,不管事情轻重,教师都需要保持冷静,不能让自己的情绪脱离掌控,只有冷静,才能实事求是地客观处理问题,也才能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最后是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一些细微之处处理好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农村学生家长交流中,请家长坐、敬茶、询问一下路途是否顺利?天气炎热时递上纸巾等小细节都能充分表达善意,体现尊重,也能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城乡有别,农村学生家长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城乡一家,都是孩子的家长,都是教育的实施者,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尊重为本,公正平等是大原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是教师实现有效交流的技巧。就像一首歌的歌词: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天黑时我们仰望同一片星空……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家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庭“煮”夫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恋练有词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寻找最美家庭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