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带教的问题与对策

2017-01-28 14:20李罗碧龚福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专科儿科患儿

李罗碧 龚福进

·教育实践·

儿科护理带教的问题与对策

李罗碧 龚福进

目的对儿科护理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已确认的问题给予合理应对措施。方法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进行实习的本、专科护生的所有资料与临床数据,研究儿科护理中对本、专科护生实行带教的相关问题,给出有效解决方案。结果在本、专科护生实习中实行带教之后可以提升实习护生的知识掌握度,增加护生实践理论能力。结论在儿科护理实习过程中给予本、专科护生实习带教的教育效果较好,儿科护理实习作为临床实习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护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并改善儿科护理实习护生的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实习的效果与质量。

儿科护理;带教;问题;对策

临床实习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护生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显著提升护生的专业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为了进一步对儿科带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我院进行了以下探究,结果报道以下。

1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 由于护生在校时对儿科理论学习不重视或者在教学上只能选择性学习,导致护生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于一些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并不充分了解,常常出现掌握不牢或是空白的情况。

再加上临床实习时间安排相对于其他必修课来说较为短暂,而院方要求护生在较短的实习期间内熟悉掌握的内容相对也较多,致使护生出现时间短、任务重的现象,进而增加了护生的学习难度[1]。

1.1.2 现今来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队伍中多见“90后”,且大多数均为独生子女,从而导致参与临床实习的护生学习主动性差,动手能力、协作精神以及主动性等均存在较大程度的不足,沟通技巧较少或者几乎没有,工作适应能力较差,甚至部分护生会表现出不服从管理以及不愿意从事基础护理工作的现象[2]。

1.1.3 实习护生可能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因看到儿科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技术操作难度较大以及患儿家属对护士工作不理解、发生暴力事件等,从而出现紧张、胆怯、抵触、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心情不稳定、手足无措进而影响正常护理操作。另外实习护生也可能因自身素质原因,缺乏自信心以及与家长有效的沟通能力而在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和负担。

1.1.4 儿科患者都是家属的心肝宝贝与希望,当儿童生病之后,家属经常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严重甚至激怒性高、心态偏激等,如果护生不能顺利操作,家属可能会大发脾气,破口大骂,护生此时会感受到极大的自尊心受伤以及委屈,部分护生甚至并不能接受家长的辱骂以及责备等行为导致争执发生,情况严重时会引发医疗纠纷事件。

1.2 带教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2.1 由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致使在编护理人员的编制紧缩,以至于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发生严重缺编的现象,再加上院内从事临床带教任务的护士以中专学历或在职大专、本科的年轻招聘护士居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对带教任务的认识和了解均比较欠缺,导致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相对不足的情况出现,严重影响临床教学质量[3]。

1.2.2 一方面由于儿科护理流程操作难度较大,护生技术熟练度不高再加上未接触过较高难度的儿科操作导致护理带教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儿科工作具有复杂繁多、锁碎细致,劳动强度大、专业性要求高等临床特点,带教老师会因为担心护生不能顺利完成某项操作而耽误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从而对患儿的治疗和护理产生影响,均会选择自己动手操作示范,这一现象显著减少了护生的实践机会。

1.3 患儿自身问题

患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操作中因疾病原因和护理操作会出现叫喊、哭闹现象,再加上家长安慰孩子的声音、监护人的吵闹声、责备声以及医疗仪器发出的报警声、病房呼叫系统的声音,会导致声音混杂,护理带教质量明显下降[4]。

2 解决对策

2.1 依据护理大纲拟定教学计划

在一般情况下,带教老师可按照各大院校的实习大纲要求进行安排和制定儿科护理教学计划。

2.2 教师整体素质需提升

在儿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选好带教老师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心理以及行为,并对护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院方为了确保护生可以顺利完成实习目标需在科室内选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工作责任心强、操作娴熟、规范、职业道德高尚、具有5年以上带教经验的高年资护师担任总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需要具有与儿童及家长良好沟通的能力,同时愿意参与带教工作[5]。

2.3 入科宣教

临床带教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在护生入科前需要给予护生入科教育,为护生介绍医院内的礼仪标准以及微笑服务的理念,遵循以下原则:在护理操作前需要向患儿以及家长先解释,在操作中需要边操作边讲解,在操作后有道谢,操作失误要道歉。对护生进行安全教育需要针对儿科患者特点以及常见安全隐患并着重强调科内“四查十对”等护理核心制度[6]。

2.4 一对一带教模式

按照院内临床带教计划采取“一对一”与“分散集中”式相结合的带教方法给予护生护理带教,即入科后每名护生需要固定1名带教老师而带教老师则必须将教学计划内容分别传授给每一名护生,护生在自学后向老师提问,由老师解答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7-8]。

2.5 心理疏通

在儿科护理带教中,带教老师需要充分体谅护生的心理感受以及有效疏导护生不良情绪以提高其承受挫折能力。护生在面对患儿及家长时应内心沉着、表情镇定并保持微笑服务,采取积极向上的心态给予患儿护理。实习护生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来获得家属的信赖,护生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对患儿家属的焦躁情绪进行充分理解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学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带教老师通过给予护生有针对性的交流指导以及有意识安排护生与家长、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来确保护生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技巧、手段以及步骤[9]。

2.6 成绩考核

每轮实习结束后,带教护士长需要对护生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的考核,然后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分别与护生进行专业性谈话并指出每位护生在科室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利用问卷调查统计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评出优秀带教老师以增强其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利用调查问卷对科室带教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以期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儿科带教工作并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1]赵琴. 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3,18(11):854-855.

[2]王冬梅. 影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8):877-878.

[3]张惠蓉,史丽荣. 提高儿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的对策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207-208.

[4]李敏,冯启红. 临床护理带教存在问题的探讨[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2(2):297.

[5]唐云飞. 新护士随身笔记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112-113.

[6]崔敏,赵巧弋. 影响儿科护理带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2):64-65.

[7]王亚莉,张世梅. 影响儿科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对策[J].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7):119-120,113.

[8]郑连央,郑祝弟. “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86,88.

[9]宋丽. 儿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24-25.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全文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资料数据,提出有意义的结论(包括阳性及阴性),不可加进解释和评论。使读者和编辑审稿人一目了然,从而大大节省了他们的阅读时间,能在最短时间内让读者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详读全文;对审稿人来说,这是取舍该稿、是否录用的第一步。在50年代以前的科技文章中尚无摘要的内容,其后科学突飞猛进,期刊激增,“信息量爆炸”,各类期刊全世界以每10年25%的速度递增,每年出版的科技论

文在400万篇以上,60年代国外首先提出科技论文应附摘要,80年代加拿大温哥华一个研究小组进一步提出结构式摘要,即要求按四要素来书写摘要:目的(Objectives)、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中英文内容要一致。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关键词或主题词3~5条。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避免使用非通用的缩略语,不用疑问句和感叹句。没有图表中内容,不能出现文中的角号。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LI Luobi GONG Fujin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Jiangnan Branch of Centr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hongqing 404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ediatric nursing, and then give a reasonable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confirmed.MethodsAll the information and clinical data of nursing practic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relevant problems of teaching for pediatric nursing undergraduate and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were analysed.ResultsPractice teaching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 and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ConclusionPractice teaching is effective on nursing specialist in the process of pediatric nursing practic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nursing clinical practice in pediatrics can help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mprove pediatric nursing level,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of internship.

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

R473;G642

A

1674-9308(2017)01-002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1.015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江南分院儿内二科,重庆 404000

,龚福进,E-mail:461538944@qq.com

猜你喜欢
专科儿科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圆梦儿科大联合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