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菌检验技术的新进展

2017-01-28 14:20姜羽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检测

姜羽亭

志贺菌检验技术的新进展

姜羽亭

志贺菌在我国临床上非常常见,患者出现志贺菌感染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消化系统疾病,并且以细菌性痢疾为主,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在发病原因中,患者由于饮用水、食物产生的感染在所有患者中居首位,患者发病后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观察病菌类型以及感染情况,可见志贺菌的实验室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关键,志贺菌的检验技术经过临床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能够在临床上采用多种检验技术进行判断,现就目前志贺菌的检验技术进行研究。

志贺菌;检验技术;优势分析;进展

志贺菌即痢疾杆菌,在人群中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产生损伤,志贺菌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俗称“痢疾”,痢疾发病主要有志贺菌进入人体肠道后,侵入肠道的上皮细胞,造成患者健康受到影响[1]。临床研究证实,全球由于痢疾死亡的患者为1.1万人左右,且多数为儿童患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中,医疗条件、饮食卫生性均存在差异,造成痢疾频发,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对痢疾预防与治疗十分重视,预防呈现出一定的效果,但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对志贺菌的检验技术依旧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本文就目前志贺菌的检验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志贺菌临床检验技术特点。

1 志贺菌的生物学分析

志贺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具有短小、无芽胞、荚膜、鞭毛的特点,志贺菌具有多菌毛的特征,在人体中对于生存的营养要求较低,在人体的肠道中十分适合生存,志贺菌能够分解葡萄糖,并产生酸,在人体中的破坏性较大,临床采用抗原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志贺菌具有4个血清群,分别包括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以及宋内志贺菌[2]。随着临床对志贺菌的了解逐步加深,临床上由于志贺菌感染产生的疾病确诊和治疗效果也随之得到改善,在我国临床研究中证明,至2003年,我国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率降至3.9%,我国人民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明显降低,虽然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效果,但较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仍旧有一定的差距[3],志贺菌属于通过食物、饮用水等传播的病菌,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病率较低,可以通过公共卫生进行控制,但在出现大量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的影响较大,因此临床对志贺菌的检验和诊断十分重视。

2 志贺菌主要临床检验技术分析

2.1 生化鉴定检验方法

常规生化鉴定检验方法的主要操作技术,是利用生化培养方式进行检验,包括增殖培养、分离纯化、生化试验以及血清试验。在检验过程中需对上述步骤进行依次完成,检验的步骤多、操作次数多,工作时间长,在临床检验当中的应用价值较低,且随着我国其他迅速、准确的检验鉴定方法逐步开发和应用,常规生化鉴定检验的应用率逐渐降低,但生化鉴定检验方法的优势在于,该方法的检验结果更加直观,准确性强,假阳性、假阴性率低,能够对其他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属于基本的检验鉴定方法。我国国家标准方法当中规定,常规生化鉴定方法检测志贺菌的时间在4~5 d。其中王迎庆[4]等采用4种检验培养基进行志贺菌的检验,发现SS培养基对于志贺菌的检验准确率最高,作为检验培养基效果明显。

2.2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对血清中的志贺菌进行准确、快速的检验,在临床应用时,主要应用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判断和检验当中,采用荧光PCR和酶联免疫PCR均能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5]。志贺菌的病毒变化特点决定了患者的体内存在大量的志贺毒素,并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但如果患者的血清中胆红素、胆酸盐指标较高,则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在检验前需要通过对标本进行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处理方法包括低速离心、高速离心或不同孔径过滤,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能够迅速取得合格标本[6],并投入志贺菌的检验当中,在临床应用当中的速度较快,操作方便,王琳琳[7]等利用PCR检验进行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验,两种病菌检验结果均十分准确,尤其在福氏志贺菌的基因分型和鉴定中效果十分明显。

2.3 酶联免疫检验技术

酶联免疫技术属于免疫学检验手段,其应用原理是采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对志贺菌培养后产生的酶对底物进行催化结合处理,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的特异性较强,并且属于自动化检测方法的一种,酶联免疫技术的特异性虽然较高,但在准确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劣势,尤其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因此在检验过程中主要对志贺菌的特异性进行检测,在临床疾病的确诊过程中,仍需要其他检验方法进行辅助检验。秦巧玲等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技术进行志贺菌的检验发现,志贺菌的检出限最高能够达到106 CFU/ml,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极高[8]。

2.4 蛋白质印迹法

蛋白印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时间较长,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即进行临床应用,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检测蛋白质的特异性进行志贺菌的检出,检验过程中对检验样本中的微量抗原检出率高,且对于出现多克隆抗体的样本中进行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效果显著。在检验过程中,通过对固相膜上的免疫印记进行观察,能够在粪便中有效捕捉到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准确率高、敏感度高、特异性高,是目前临床上应用价值最高的检验手段之一,且操作方法简单,结果保存时间长。张敬平[9]等利用该方法进行志贺菌检验后发现,其检验准确性与PCR检验的准确性相似,陈轼等采用蛋白印迹法与生化鉴定检验方法分别进行检验,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能够观察到蛋白印迹法的检验能力较高。

综上所述,志贺菌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影响巨大,在临床上的检验方法也相对较多,除常规生化鉴定检验方法外,蛋白检验、基因检验、免疫学检验方法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并逐步替代或辅助生化鉴定检验方法对志贺菌进行检验,在临床上应用上述检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志贺菌的检验效果,提高检验速度。

[1]李劲锋. 志贺菌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14,30 (13):1874-1877.

[2]刘红旗. 宋内志贺菌污染学校水源引起菌痢暴发的病原学检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4):682-683.

[3]盛跃颖,陈洪友,张曦,等. 免疫磁珠捕获法检测志贺菌的模拟研究[J]. 检验医学,2012,27(3):167-170.

[4]王迎庆,蒋力,苏德茂. 四种培养基对志贺氏菌属检出效果的实验比较[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3,3(4):236-237.

[5]贺电,张晓曦,单志兰,等. PCR检测技术在志贺菌引起的腹泻疫情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858-860.

[6]倪惠君,王虹玲,费军良. 一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学分析[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3,40(5):328-330.

[7]王琳琳,王颖芳,段广才,等. 志贺菌CRISPR的检测及其与耐药的关系[J]. 微生物学报,2015,55(4):476-483.

[8]吴学兵,唐建云,杨建华,等. 志贺菌致感染性腹泻菌型监测结果[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3):930-931.

[9]张敬平,吴家林,肖勇,等. 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J]. 检验医学,2008,23 (6):642-645.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New Progress of Inspection Techniques for Shigella

JIANG Yuting Clinical Laboratory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Mul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ulan Heilongjiang 151900, China

Shigella is very common in our clinical patients,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of shigella infection of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and bacterial dysentery, caused a great threat to human health, in the cause of disease, patients with food to produce drinking water, infec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in all patients through laboratory tests, observation of pathogen type and infection to patients after the onset of visible laboratory of shigella,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crucial, shigella examin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time,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can use a variety of inspection techniques in clinical judgment, this paper the shigella test technology progress.

shigella; test technology; advantage analysis; progress

R446

A

1674-9308(2017)01-006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1.037

黑龙江省木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黑龙江 木兰151900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